石漠化区域森林康养模式研究
2021-06-29李甜江王世超巩合德马建忠
李甜江,王世超,巩合德,马建忠
(1.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2.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 650224)
云南省的石漠化区主要包括滇东北中山峡谷岩溶盆谷地区石漠化区、滇东岩溶断陷盆地区石漠化区和滇东南岩溶峰丛洼谷地区石漠化区、滇池流域石漠化区[1]。截至2016 年底,全省石漠化土地面积达235.2×104hm2,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204.2×104hm2[2]。土地石漠化严重制约着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全省持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草)、公益林管护、坡改梯等措施,加快岩溶地区林草植被保护与石漠化土地修复[3-6]。而森林康养作为新兴的林业产业发展途径[7-11],应用于石漠化区域的治理和经济发展中,是否会带来良好的效益值得探究。
红河州是云南省石漠化较严重的州市之一,全州岩溶面积分布广泛,石漠化和生态环境问题突出,2016 年全州石漠化面积达2 345.06 km2[3]。因此,在红河州开展以森林康养方式促进石漠化区域治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由云南太平湖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公司系国有控股企业弥勒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地方民企云南雅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注册资本1 亿元。康养小镇始建于2016 年3 月,于2017 年2 月正式对外开放,其位于弥勒城区东部环太平湖区域,总体规划面积300 hm2。红河弥勒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建设始终以绿色为底色,以生态为核心,以全域康养旅游为载体,以健康生活为目的,把生态修复、石漠化治理、环湖截污和湿地保护充分结合,大规模开展土壤改良,地形塑造,完成多个园建小品、水体景观的建设,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生态景观交织融汇,为小镇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本研究对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进行探讨,分析其建设指导思想、建设内容及其发展前景,以期为石漠化区域的治理和发展提供借鉴模式。
1 太平湖建立森林康养小镇的优势条件
1.1 区位优势
弥勒市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位于103°04′~103°49′E,23°50′~24°39′N之间。北依昆明市石林县、南接本州开远市、东邻文山州丘北县、西连玉溪市华宁县,处于昆明、个旧、开远3个城市和滇中滇南2个经济区的结合部,是红河州的北大门。市境南北长约78 km,东西宽约50 km,国土面积4 004 km2。项目区交通通达性好,距弥勒北收费站23 km,弥勒南收费站20 km,弥勒东收费站3 km,此外,距离云桂高铁弥勒站15 km,在建新机场13 km,区位优势明显。
1.2 自然资源优势
康养小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拔最高在东山金顶山2 315 m,最低在江边河谷870 m。降雨量835.4 mm,平均气温18.8 ℃,最高气温34.8 ℃,最低气温-0.2 ℃,日照2 131.4 h,无霜期323 d。光照充足、有效温期长,霜雪日短。弥勒市境内东西多山,中部低凹,地势北高南低,在群山环抱中,形成一狭长的平坝及丘陵地带,山脉、河流趋向多由北向南。西部石山碎布,间有成林的乔木、灌木;东部山岭表层多为风化土壤,广为草丛、灌木和乔木覆盖;山岭之间有谷地,耕地多散布于谷地和平坝中。弥勒市的葡萄、甘蔗、林木、花卉、烤烟等物产资源丰富,是云南省的粮食、烟草、葡萄、甘蔗主产区之一。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因太平水库得名,太平水库始建于1940 年,由抗日名将张冲带领民众修建,增灌、保灌6 667 hm2土地,改变了弥勒坝干南乡的面貌,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云南水库建设史上的奇迹,弥勒为此立碑“泽流万古”。
1.3 科技支撑优势
小镇正在成立院士工作站,强有力地支撑小镇的农业、林业发展。景区内上百种稀有植物和珍稀动物资源为科研爱好者提供了科研的平台。
2 石漠化区域森林康养小镇建设理念
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秉持“绿化—美化—彩化—香化”为生态修复的核心理念,依托以“木”为形,以“花”为介,以“水”为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与生物圈;着力于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始终遵循“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国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具有“生态、健康、度假”特色的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营模式”的原则,依托绿水青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响应国家战略部署,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以自身产业布局为基础,助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新型乡村。
3 森林康养小镇主要建设内容
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建设以改善石漠区域生态状况为首要目的,结合开展森林康养活动,发展农村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森林休闲、康养为切入点,重点建设湿地涵养区、珍稀动物保育区、林下花海体验区、大地艺术展示区、体育康养体验区、森林木屋酒店、湖景餐厅等,构建了石漠化区独具特色的森林康养小镇。
3.1 滨水湿地涵养区
石漠化湖滨湿地是石漠化地区湖泊流域特有土地利用类型,具有截留流域污染物输入、恢复陆水生态交错带功能、维持湖泊清水稳态等功能,其水文条件的变化为各种营养成分参与湖滨湿地污染物的截留过程以及迁移转化提供了可能。小镇内修建了5 个人工湖,水域面积867 hm2,容量约8 600×104m3,沿湖修建长达21 km 的专业环湖半程马拉松赛道。沿太平湖畔构建湿地涵养区和沿湖跑道,既能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调节大气组分,又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再者构建一定的湖滨景观为体验者提供森林步道。沿太平湖种植挺水植物不仅美观,更能取到修复作用。挺水植物是湖滨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水环境系统内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而且能通过营养竞争抑制藻类生长、减缓风浪、促进营养物质沉积、降低湖水营养盐含量,以及为水生动物提供觅食和庇护场所等。
图1 湖滨区和林下花海
3.2 林下花海体验区
针对石漠化区域配置物种较为单一,生物多样性指数低,石漠化导致土壤板结及地力下降的问题,通过对植物适应机制、养分吸收转化效率及养分归还特征研究,根据植物养分利用区间的差异及养分返还速率,开展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复合型林草空间优化配置,配置适应环境能力强的树种,并配以适宜的水、肥管控措施,集成结构丰富、高效增值的林分结构配置模式,提升林草配置的植物多样性,形成良性的植被土壤生态系统。森林康养小镇内建立百亩林下花海,四季均有鲜花盛开。循迹花林深处,梦入木屋世界,走出森林木屋酒店,目光所及之处即是摇曳的鲜花。
每年举办郁金香(春节)、百合花(国庆、州庆)、马鞭草(五一节)等花展。累计种植特色乡土花卉苗木80 余万株,地被200 余万株,完成生态修复 173 hm2。主要种植有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黄冠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丛生福禄考(芝樱Phlox subulata)、郁金香属(Tulipa)、百合属(Lilium)、凤仙(Impatiens balsamina)、玫瑰(Rosa rugosa)、虞美人(Papaver rhoeas)、玛格丽特(木茼蒿Argyranthemum frutescens)、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紫花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特色乡土花卉苗木包括小叶石楠(牛筋木Photinia parvifolia)、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滇朴(Celtis kunmingensis)、球花石楠(Photinia glomerata)、云南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云南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滇楸(Catalpa fargesii)、银杏(Ginkgobiloba)、木犀榄(Olea europaea)、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等百余种植物和多种自然栖息的动物让红河弥勒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风景区的景色四时不同。
3.3 珍稀动物保育区
红河弥勒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的建成,吸引和滋养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来栖息安家,自建成以来就成为白鹭鸶的栖息地之一,园内有成千余只白鹭鸶及其他水鸟,为太平湖的景观增添色彩与活力。各条生态链和食物链联系着物种及其周围环境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建筑、绿色植物、水、动物、自然人文之间相互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自然生态链。沿湖所形成的湿地,为鸟类、两栖类、鱼类、爬行类、小型兽类、无脊椎动物甲壳类等提供栖息的环境,同时依赖湿地生存的动物又改善了湿地的循环系统,净化了水质,涵养了水源,逐渐形成水陆空良性循环,使石漠化向森林化转变形成可能。
3.4 大地艺术展示区
小镇建设占地21.7 hm2的生态艺术展示区。为提升小镇国际站位视野,特邀世界大地艺术家斯坦·赫德先生[美]在景区内创作其亚洲首秀《太平公主》,作品采用西南地区典型的林下花海植被和红河州特有的珍稀植物制成壮美的大地艺术景观,实现植被艺术化。还以国际皇家玫瑰庄园为核心,配套建成国际会议培训中心、影视摄影基地等,共促园区生态文明建设。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园区举办每年一届的国际生态艺术节,通过生态艺术、大地艺术吸引世界各地艺术家驻足此地并创作,展示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态艺术作品,与园区的非遗文化、屯田文化、水利文化、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相融相促、和谐共生,使经济文化与生态修复达到平衡发展。
图2 大地艺术展示区
在选择大地艺术展示区树种时,不仅根据构图的需要来选择,同时根据植物生态学、土壤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兼顾植被恢复与经济发展,依据石漠化地区的地质、微地貌、气候等立地条件,合理配置林灌草植被,设计针对不同石漠化等级与自然条件的林灌草修复技术,促进石漠化的治理,实现本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3.5 体育康养体验区
基于小镇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体育康养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以国际垂钓赛事为核心启动项目,并通过建设半程马拉松赛道、环湖骑行赛道等陆上项目,引入滑翔伞、热气球等低空项目,开发水上运动、山地运动等其他休闲运动项目,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休闲康体运动,兴建体育场馆提供专业服务,承办国际休闲奥体运动赛事,致力为当地居民及游客提供活力盎然、形式多样的休闲运动游憩空间。
图3 森林木屋酒店和湖景餐厅
3.6 森林木屋酒店
森林木屋酒店由独栋木屋别墅和房车露营地共同组成。独栋木屋别墅拥有68栋独栋别墅、16种不同的户型、115个床位,所有房间均是全木质结构客房,用原木的色彩诠释中式典雅的精髓意义,内饰上延续木屋的厚重自然感。木屋的装修不崇尚豪华、装饰不崇尚华丽,却自有一种质朴、舒适、温馨的气息安顿人们浮躁的心灵。木屋分为木屋别墅A、木屋别墅B、木屋别墅C、木屋别墅D、双房木屋别墅A、双房木屋别墅B、双房木屋别墅C、三房别墅、四房别墅、阆苑等不同房型以满足宾客的多样化需求,所有的小木屋都呈现着最自然、古朴的原始风貌,传递的“家的无拘束与归属感”。
3.7 湖景餐厅
在太平湖畔建立湖景餐厅,一边品味滇中美食,一边观看湖景,体验五感的无限舒畅。滇中特色美食包括过桥米线、弥勒卤鸡、石屏豆腐、豆沙油粽、油炸蚂蚱、烧竹筒饭、汽锅鸡、蒙自年糕、蘸水卷粉、八面煎鱼、哈尼族石蹦炖蛋、哈尼糯米粑粑、哈尼竹筒、白河凉鸡、冬瓜焖饭、狮子糕、燕窝酥等。
4 发展前景
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从2017年5月1日开园以来,每个旅游黄金周日均有上万人次入小镇游玩。随着其知名度不断扩大,弥勒旅游业快速发展,众多知名旅行社把弥勒列入省内外、国际销售的重要旅游景点,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在国际国内市场的辐射力逐步扩大。小镇的多次花展举办中,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2018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随着云南省康养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小镇服务配套设施、外部交通条件的继续完善,景区的国内外市场辐射范围将不断扩大。
红河弥勒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风景区市场现状分析表明,预计近5 a 接待游客数量每年以30%的增速增长,旅游收入按照20%的增速增长。随着小镇内各项体验区的创新升级,红河弥勒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将带来更大的旅游价值,助力弥勒市乃至云南省的康养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5 结论与讨论
红河弥勒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的建立为石漠化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借鉴模式。①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的建立,对滇中石漠化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且永久保护该地区的森林、水体、其他生物资源以及自然景观,进而促进其生态良性循环与发展。②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的建立,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提高了人民身心健康水平。③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的建立,是石漠化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多功能开发技术的一次升华,是该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新途径,满足了建设美丽红河实践生态文明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需求。④带动和促进了石漠化区域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总之,红河弥勒太平湖森林康养小镇的建设,对开发森林多种功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振兴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