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信号灯交叉口行人过街闯灯违章行为研究

2021-06-29莫小芳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31期
关键词:交叉口信号灯交通规则

莫小芳

(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63)

0 引言

擅自闯红灯、违反交通规则、对交警部门发出的劝诫熟视无睹,一旦由于上述因素引发交通事故,行人往往损失惨重。作为城市中的绿色出行方式,步行越来越受到各个年龄段人们的喜爱。行人作为道路交通系统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其伤亡比率往往最高,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交通事故是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擅自闯灯导致的。有鉴于此,为尽量减少交通事故,确保行人的出行安全,深入探讨行人的违章行为有着十分明确的必要性。

1 关于城市道路交叉口行人违章行为的背景分析

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参与者,行人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汽车保有量在不断激增,另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在逐年加快。同时伴随着路面行人出行次数增加,经常会看到行人和机动车不分时段争抢路面通行的“优先权”,致使道路交通发生拥堵。行人在道路事故中仍然属于绝对的弱势群体,如果不能合法遵循交通规则,将会为出行埋下系列隐患。

对于行人的违章行为,曾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对此作出专业的分析。2013年,我国知名专家曾对如何进行道路交叉口系统进行相对详细的研究分析,通过分析主干道路交叉口的机动车与过往的行人之间存在的种种冲突呈现出的表现,应用国际上相对前沿的技术进行优化路口信号灯的时间分配,尽量在时间上降低机动车与行人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不断提高信号灯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大约在2015年,有关专家再次针对这个课题展开研究,即对行人的违章行为可能导致的危险性进行精准评估,通过函数模型以及专业的分析方法,评估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可能导致的风险来阐述上述行为的危害性。通过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大量研究,取得非常显著且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每一座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各个城市对于道路交通的管理技术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研究成果无法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将结合国内外专家针对行人通过交叉路口常常呈现出的交通特性以及关于违章行为的分析结果,找出几种可能导致行人违章行为的因素,并提出合理建议。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行人的违章行为,在当前交通情况下打造相对安全的通行环境[1]。

2 关于城市信号灯交叉口行人违章的因素解析

2.1 关于行人心理因素的分析

在城市道路信号灯交叉口,行人刻意违章行为的心理因素分别是顺从心理、侥幸心理“抢”时间以及疏忽大意。

首先,顺从心理,也可以称之为遵从心理,指的是某行人看见其他人在某一个时间节点没有走人行道,或者在信号灯显示红灯时采取仍然横穿马路的行为,受到他人影响,自己也会与其采取相同的行动。反之,如果信号灯交叉口的行人都能够自觉遵章守纪,遵守交通规则,受大多数人影响,这位行人也能在很大概率上做到遵守交通规则。其次,侥幸心理,指的是行人从主观意识出发,没有认识到会发生交通事故或者觉得发生事故的概率很小,即使自己存在违章行为也不见得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再次,“抢”时间的心理,常常看到有很多行人,过马路的时候非常焦虑、非常着急,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阶段,很多行人为了“抢”时间置交通规则于不顾,在车流中横穿马路、步履匆匆,或者在车流中疾步穿行。最后,疏忽大意心理,一些行人即使在穿越交叉口时也无法做到将注意力集中,低头看手机、聊天、打闹等各种行为常见,在内心中缺乏对交通安全的认知,导致忽视信号灯变灯等行为的发生。

2.2 关于城市道路交通因素的分析

第一,人为管理是关键。在城市道路交通的各个因素中,人为管理是最关键的因素。如果在交通拥挤的路口有交警或协警,或者是电子警察进行管理,那么这个十字路口出现行人违章行为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第二,交通设施的设置是否合理。在某些交叉路口,没有设置可以引导行人安全等待或者有序通行的导流岛,或是对于人行横道划线的宽度没有做到层次分明,亦或是对于各个时间节点行人数量的变化没有做到有效预估。可能导致几种情况发生:例如,如果人行横道上的划线较窄,可能导致行人在通过信号灯交叉口的时候被挤在横线之外,形成安全隐患。还有,一些便于行人通行的横线上未设置有效的引导设施,致使行人违章行为的发生。

除了上述原因,也不能忽视关于城市路口信号灯的配时问题。信号灯配时出现偏差也是导致交通事故多发的一个原因。例如,某路口长度过大,而留给行人等待绿灯通行的时间非常短,导致行人无法在绿灯亮起的时间段内穿越马路而发生违章行为,这不是行人主观的故意行为,属于不得已而为之[2]。

2.3 关于城市交通中行人基本特征的因素分析

其中,城市中行人的年龄、行人的性别以及行人受教育的情况有一部分概率或课涉及行人交通违章情况的产生。而在这几个要求中,行人的年龄以及性别对于违章行为的影响十分显著,最明显的影响因素是年龄。对于年轻人,反应速度快,同时动作十分敏捷,是容易发生违章行为的群体;而男性行人违章行为的发生概率要大于女性;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由于视力、听力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也会有违章行为的发生。在上述几个因素中,行人受教育的情况所占比重是最小的。

2.4 关于城市交通中外部客观环境的分析

这里所说的外部客观环境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如当天的天气情况及是否是正常的工作日,以及街边的风景和街头的广告等。在工作日,行人往往为了上班和上学匆匆忙忙赶时间,因此违章行为就比较多,而在休息日会相对有所改善,因为时间很充裕,不用为上班奔波,人们的步履也会更悠闲,很少会去刻意与机动车抢行。而在下雨天或者刮风天等相对恶劣的天气情况下,路面上的行人会为了尽早赶到目的地而盲目闯红灯,因此,当天气恶劣时行人的违章行为会多起来。在上述几个因素中道路两边风景的影响最小。

3 关于减少城市道路信号灯交叉口行人违章的几个建议

3.1 在人行横道处设立警示牌

作为交通法规的重要符号,警示牌的设立位置是十分重要的。警示牌是一种图形符号,它既能够用简单明确、形象清晰的图形符号来解释道路交通的法律与法规,同时,它还能够通过简单明了的符号,清晰地表明该段道路目前的交通环境,告诫行人通过十字路口时的种种注意事项,引导人车分离,指引行人和机动车安全有序地通行,确保行人的行路安全。建议在城市中道路交叉口或者是在人行横道处放置交通警示牌,如示意车辆缓慢通行、禁止行人通行等;或者简单地设置一些暖心的交通警示语,例如提醒行人切勿违章通行的几种危险行为。不要小看这些看似简单的交通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在无形中带给行人一种积极的暗示,使行人能够下意识地联系到自身的违章行为会造成非常危险的结果,从而将行人意欲发生的违章行为加以消除,起到辅助城市中行人安全通行的积极作用。

3.2 大力推广对于行人的安全宣传教育

在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应该加大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使得更多人意识到交通安全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加大力度对广大行人进行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可以尽早预防和纠正行人内心中偶尔存在的侥幸心理和违章习惯。通过中国年鉴统计调查和智妍咨询的相关调查数据可以得知,众多违章事故都是由于行人存在顺从心理和一定的侥幸心理,大家普遍认为违章通过路口的行为危险性并不是特别严重,即使交通事故发生了也会侥幸认为都是偶然的,殊不知有因才有果。这也在一定侧面上反映出我国城市中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仍然十分薄弱,没有足够认识到违章行为会带来的严重的危害性,更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不负责的一种表现。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的教育与宣传,做好交通安全的宣传建设,巧妙利用有关契机和能想到的方法加大力度对社会各个层面的群众,进行交通安全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告诉人们交通事故猛于虎,会导致家庭分崩离析,亲人阴阳相隔。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强化行人内心中的交通安全意识,强化交通安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建设绿色、和谐的交通出行环境。

3.3 从社会各层面紧抓交通安全意识建设

要意识到道路安全的重要性,意识到自身的违章行为可能导致终生的遗憾,人们需要进一步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因此,为了让行人知晓事故利害,使每一个行人都能够遵守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尽最大力度避免交通违章行为的发生,需从社会各个层面逐渐渗透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工作。

首先,从未成年人层面紧抓交通安全意识建设:可以在中小学定期开展关于交通安全的系列讲座,指导学生如何通过道路交叉口,可以通过事故实例来指导学生们认识到违章行为的危害性,使学生们从小就在内心中根植交通安全意识,也可以适当在校园中展开交通全安活动,将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志愿者和行人,两组轮流交替,由志愿者引导“行人”安全通过信号交叉路口,请交警在旁边给与指导。实践出真知,使学生们在交通实践中懂得交通安全知识,建立交通安全意识[3]。

其次,从成年人层面紧抓交通安全建设,可以尝试在社区网格层面逐步开展交通安全意识建设。例如,当下,我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实现网格化管理,负责具体工作的社区工作者可以利用手机建群,将自己所辖网格中的居民和辖区负责交通安全的工作者邀请进群,定期发布交通法规政策以及安全事故警示,可以做成短视频,既不会打扰到居民,也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同时,街道和社区可以联合城建部门积极利用其所在辖区街道周围的公益广告专栏,设计醒目的交通公益广告,定期开展交通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参与答题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鼓励人们时刻紧绷交通安全这根弦,将交通安全意识植入人们的心中。与此同时,街道可以定期与交通安全部门联动,利用抖音、快手、直播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节奏明快的交通安全信息,全方位提升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3.4 加强城市道路通行中行人违章处罚的力度

经过调查发现,当前很多城市虽然开展对于行人违章行为的处罚,但是处罚的力度不够,不足以形成威慑作用。在日常的交通管理中,交通管理者对行人的约束力往往较轻,这也导致某些行人肆意妄为,置交通规则于不顾,出现各种违章行为。建议为加强行人违章行为的约束力度,保证大众出行安全,应进一步完善交通法规,加大对违章行人的处罚力度和管理力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交叉路口行人违章行为一直都是较为棘手的交通问题,建议职能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从各个层面进行治理,也希望能够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使人人心中重视出行安全,减少因各种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大家共同携手建设安全、高效的出行网络。

猜你喜欢

交叉口信号灯交通规则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交通规则
基于VISSIM的光侨路与圳园路交叉口改善分析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研究与实践
基于VISSIM仿真的对称交叉口交通延误分析
信号灯为什么选这三个颜色?
交通规则要遵守
安装在路面的交通信号灯
信号灯为什么用
任何时候都要遵守交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