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中心理护理的影响效果探讨

2021-06-29庄永玲薛俊琳

医药前沿 2021年12期
关键词:例数重症情绪

庄永玲,薛俊琳

(日照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山东 日照 276826)

一般而言,ICU作为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其收治的患者多病情危重,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因而就导致ICU患者多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紧张、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1]。如此一来就导致患者对临床治疗的配合度较低,不仅会严重干扰ICU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命结局造成不利影响。因而针对这一情况,合理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从患者的身心多方面予以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十分关键[2]。基于此,此次主要以本院在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64例ICU重症患者为例,探究分析在其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9年9月—2020年9月接收的64例ICU重症患者;在本组患者入院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为17/15;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2.15±3.37)岁;疾病类型包含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支气管哮喘、颈椎损伤重症、症胰腺炎以及呼吸衰竭,对应患者例数分别为3、5、10、9、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为16/16;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2.87±3.49)岁;疾病类型包含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支气管哮喘、颈椎损伤重症、症胰腺炎以及呼吸衰竭,对应患者例数分别为4、7、9、5、7例。纳入标准:(1)纳入患者均为急危重症患者,且在本院就诊后第一时间转入ICU接受治疗;(2)参与患者及家属均对内容知情。排除标准:(1)重度昏迷且无清醒指征者;(2)伴有意识障碍难以进行有效沟通者;(3)临床资料有缺失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ICU病房后,均接受对症治疗干预。对照组同步予以常规护理干预,首先需严密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发生需及时告知主治医师,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加以干预;其次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用药指导,确保其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最后,需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予以一般护理,需确保病房的干净整洁通风,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同时还需做好呼吸道护理、导管护理等工作,全面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首先,在患者清醒,且病情得到相对稳定的控制后,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了解其治疗态度、经济情况及、医保种类等,进而将疾病相关知识详细告知患者,以促进患者科学掌握自身病情,缓解其紧张不安情绪。其次,在治疗中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疾病知识的普及工作,使其主动参与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促进患者在疾病治疗及康复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实施治疗操作及护理管理中,也需要把尽量提升患者的舒适行,降低痛苦。最后,由于ICU内密闭环境及重症疾病的特性,这就导致患者易出现焦虑、悲观、抑郁、缺失主观幸福感等负性心理。因而就需要护理人员合理诱导患者排解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1)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其负性情绪越严重。(2)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进行评估,主要涉及总活力、社会能力、生理功能以及精神健康等四个维度,得分越高改善效果越显著;护理质量采用本院自制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2 56.21±0.2232.75±0.3056.22±0.4735.73±0.66对照组 32 56.33±0.2444.23±0.6156.24±0.3143.26±0.37 t 1.116 95.532 0.201 56.297 P>0.05 <0.001 0.841 <0.001

2.2 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比较(± s,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总活力 社会能力 生理功能观察组 32 54.56±3.62 68.89±5.57 44.51±6.27对照组 32 42.05±3.88 45.26±6.74 35.02±4.22 t 13.336 15.288 7.103 P<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精神健康 护理质量观察组 32 82.33±5.27 92.21±3.15对照组 32 71.55±4.06 86.56±4.02 t 9.167 6.258 P<0.001 <0.001

3.讨论

在综合医院的组成中,ICU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ICU收治的患者一般存在病情危重、病症紧急等特点,这也就促使医院的ICU中往往会配备更为专业的医护人员、先进技术以及一流设备,从而以最佳配置来更好地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监控,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将治疗及护理方案有效落实,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干预,降低其死亡风险。而ICU病房管理上的封闭性,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不良心理情绪;而且ICU病房对及家属的探视也有明确限制,这也会导致患者在缺乏家人陪伴的过程中渐渐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等情绪,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及恢复状态[3]。基于这一情况,在ICU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合理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高效的护理措施的实施也是有效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提升,降低患者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提升其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4]。而结合ICU患者的实际身心需求,在其临床护理中心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作为临床护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心理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结合患者的实际身心需求开展的一种护理模式[5]。在ICU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合理实施心理护理,将其贯穿在患者的整个住院期间,能够有效结合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及身心需求科学予以针对性心理干预,来促进患者负面情绪的缓解,从而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6]。结合本次结果能够发现,在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下,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对照组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同时,在心理护理实施期间,观察组患者总活力、社会能力、生理功能以及精神健康等四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对照组也均有显著提高,且该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也有明确提高(P<0.05)。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在心理护理干预实施下,可全面基于患者身心各方面的需求入手,明确掌握患者真实心态,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予以治疗保障;同时,在疾病知识普及、环境护理、心理疏导等共同作用下,也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通过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并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例数重症情绪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情绪认同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