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
2021-06-29王玉辉
王玉辉
一、任务驱动的定义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即用计算机知识完成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任务,因此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很重要。通过培训,使教师理解掌握任务驱动的概念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任务驱动的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课程最大的亮点。任务驱动教学法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常见的重要的手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它要求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能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三、教师如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进行教学呢?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有其特有的学科特点,设计“任务”时,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通常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
例如我在讲授Word中的图文混排时,我结合这课的内容,注意信息技术课程必须要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定了本堂课的“任务”让学生制作明信片。让他们根据教师讲解的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内容,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小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制作时明确明信片的特点与用途,懂得利用明信片传递感情学会感恩,根据自己的美学观点DIY出有个性而简单的明信片。
(二)“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知识接受能力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到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任务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创设问题情境,新课导入,作品欣赏。根据课堂内容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入本节课的正题。例如我在上EXCEL中的《公式与函数》时,我以通过印度国王奖励国际象棋发明人的故事引入本课内容。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为本堂课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2. 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任务的设计可以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起来,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例如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布置任务让每个同学在母亲节给自己的妈妈发一封感谢信。通过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任务,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三)“任务”设计要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
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把活动主题引向深入,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规律。协作學习把个别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四)“任务”驱动教学要及时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评价要多元化。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要将激励性教育与挫折教育有机地结合,将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突出过程性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各组的表现情况作适当的评价,给予肯定和加分激励,并把加分纳入学生成绩考核的范围。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评价,通过自评和小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并学会客观地评价他人。
“任务驱动”教学法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带来了的可喜的变化,也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任务驱动”教学法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作进一步的研究。以上仅是我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