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2021-06-28梁昀
梁昀
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21.10.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日渐提升。互联网与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变革均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从而带动产业经济向前发展。在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前提下,新思潮、新事物逐渐涌入,并给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变革,这使得智慧城市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所以,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对城市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还给区域产业经济整合提供了新渠道与新思路。但受城市建设未进行统筹规划、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及智慧产业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限制了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本文从智慧城市的具体涵义与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出发,分析我国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改进措施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城市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策略;发展模式;城市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5(b)--04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需要信息技术与金融创新支持,还需要统一、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此外,也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与市场环境的有效主导。智慧城市概念的实践效果随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逐渐提升,随国家政策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已从多个方面取得新进展,并充分实现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1]。我国在2010年颁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智慧城市建设文件,给智慧城市概念的落实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已在多地建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并在2013年正式进入智慧城市高峰建设期,随着城市建设步伐逐步加快,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1 智慧城市具体涵义
由于智慧城市定义尚未明确,我们由IBM公司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可知,智慧城市是指借助信息及信息技术,对城市内多个关键信息进行感测、整合及分析,并以城市居民基本需求为依据,从环保、城市服务、民生、公共安全及工商业活动等多个方面做出积极响应,从而给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居住环境。智慧城市应与我国信息化建设实际与城市建设发展实践为基础,结合物联网与云计算平台,对城市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动态整合,给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大众提供一个动态化、个性化及多样化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 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意义
2.1 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改变城市发展模式
由联合国相关报告可知,城市人口已占全球总人口一半以上,随此趋势发展,到2050年,全球城市化程度可高达70%左右。城市化水平的逐渐提升,虽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但在粗放型、外延型发展模式的城市建设条件下也存在不少弊端。所以,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对改善城市能源消耗与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2]。智慧城市主要涉及城市生命线管理、智能家居、智能医院、数字生活、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将海量信息经传感网、物联网及智能过滤处理,以新生活、产业发展及社会管理等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以虚拟网络对实体网络进行引导,通过降低城市能源消耗,改善城市资源配置,缓解城市压力,促进以往粗放型、集约型城市模式朝新型发展模式转变,从而加速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2.2 智慧城市建設,有助于推动智慧产业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得益于云计算与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支持,加强物联网建设,不仅能促进传感器及上游RFID技术等数据的采集,还有助于传感设备制造业发展。同时,还能借助信息管理服务与下游海量数据的处理,促进物联网等新兴智慧产业的高速发展。
2.3 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城市管理与运营水平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有助于降低城市运营成本,还有助于逐渐优化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与社会公共安全可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形式准确反映出来,随着智慧服务对医疗、食品、交通及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不断深化,逐渐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越来越重视人性化服务,使城市管理模式由“以主体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客体为中心”。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属于城市运营的一种新资源,实现了政府职能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改变了以往的治理模式,逐渐趋于运营模式,扭转了以往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情况,使其转变为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是以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优化,使城市服务与运营呈多元化发展。
3 我国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现状
3.1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3.1.1 城市建设未进行统筹规划
在智慧城市建设之初,由于我国并未就智慧城市提出专门的规划或给出指导性意见,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并无原理可循,所以最开始多是由地方政府机构,以自身实际情况为依据开始试点的。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并未进行统筹规划,使信息在各领域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易导致各城市因缺乏统一的建设体系,难以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这种因缺乏统筹计划的智慧城市建设,易使不同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时,出现智慧城市系统差异较大的问题,甚至难以形成城市之间信息整合与共享[3]。如果各城市之间难以实现信息的跨地区、跨产业整合与共享,则会直接影响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最初是由产业界提出的,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易发生盲目建设的情况。由于智慧城市对产业界的技术具有一定依赖性,当进行政企合作时,智慧城市建设受企业利益影响,导致政府难以根据自身真实需求,建设出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建设路径,甚至建设完毕后,才发现并无实际意义。此外,由于部分官员将智慧城市建设当做政绩工程,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极易出现形象工程,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3.1.2 人们对智慧城市概念认知不够
部分建设者与参与者即便参与了智慧城市建设,但由于其对智慧城市概念缺乏足够的认知,多将智慧城市理解为数字城市,认为智慧城市需依靠各类数值的有效监测。这种对智慧城市概念片面、模糊的认知,并未充分了解智慧城市概念的创新性作用。人们对智慧城市概念缺乏足够认知,易使人们在落实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时,发现城市建设方案有待完善,需要不断丰富自身认知,才能有效完成预期目标。建设方案的不断完善,虽可促进城市建设水平得到一定提升,但也延长了城市建设时间,增加了城市资源损耗,不利于智慧城市的长远发展。
3.1.3 未对政府角色进行准确定位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如果未对政府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则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政府干预过多的现象,这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进展具有阻碍作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如果未充分落实好相关政策,则难以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时,应确立建设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从宏观方面做好有效调控,避免企业之间发生恶性竞争,促进城市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发挥市场竞争优势,从而提升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
3.1.4 未充分重视信息孤岛问题
我国当前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信息难以共享。信息孤岛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中,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多与政府各部门职能分离有关。由于政府各部门之间未建立共享机制,导致政务与社会数据均分散在各个不同部门及单位中,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当前我国各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虽已就信息孤岛问题提出多项改善措施,但效果甚微。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多与政府各部门冲突明显、数据质量差异显著等因素有关,甚至使智慧城市建设存在潜在信息安全问题。另外,部分政府官员视智慧城市建设为政绩工程,分别在不同领域进行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产生了新的信息孤岛问题,还易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限制智慧城市的发展。
3.1.5 智能产业未得到均衡发展
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多依托于智慧产业发展,尤其是科技行业与高端智能产业,但在我国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相关智能产业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严重限制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规模。我国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发展还算平稳,但受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尚不成熟等因素影响,难以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限制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
3.2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制造业、工业等多个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取得了良好发展。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科技进步带动其他领域技术发展与工业产业发展迅速两个方面,前者一般是指我国生产制造业、电子科技行业及服务业等多个领域,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已得到良好的发展与积极变革;后者是指我国工业产业已由传统工业模式转变为新兴产业模式,随着我国技术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工业产业已在工业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从国家政策方面看,我国对循环经济始终持以支持态度,并视循环经济发展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途径[4]。此外,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方面,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时,不仅重视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充分重视节能减耗,力求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1 城市交通较为拥挤
在我國城市建设初期,由于城市规划内容尚不完整,使城市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式各样的交通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交通拥挤。随着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我国各大城市的机动车平均时速持续下降,部分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其交通已达到饱和状态,部分中心地段交通拥挤、交通瘫痪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3.2.2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以雾霾为首的空气污染是我国城市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煤炭使用大国,煤炭在使用过程中,不仅易扩散大量烟尘,还易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引发大气污染。此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机动车的保有量持续增加,汽车尾气给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4 智慧城市建设改进措施
4.1 做好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
做好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配合智慧城市建设制度保障,有助于提升智慧城市发展水平。
第一,政府部门应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及相关指导性意见,给地方政府关于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方向。此外,还应针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合理的战略规划、评价体系及发展标准,同时,还应明确各行业的建设标准,确保各城市之间数据的共享,达到互通有无目标;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反馈机制,不仅能及时发现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利于积极调整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第二,地方政府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应以当地实际发展需求为基础,明确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建设目标、内容及实施策略,做好智慧城市发展整体规划。同时,结合当地城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与信息技术条件,落实城市发展战略,依据自身城市特点,发展成为具有充足竞争力的智慧城市,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2 科技水平逐渐提升
科技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生产力,要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步伐,除要保持良好的科技发展势头外,还应实现科技多元化发展。
第一,推动科技创新。在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实现区域产业经济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为其建立立体化发展模式。此外,区域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智慧城市发展,通过改善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增加两者之间的合作力度,以互惠互利、互帮互助为原则,形成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
第二,推动落后地区的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只有通过区域内产业经济融合,凭借先进的经验、技术及相关管理模式,才能推动落后地区的产业发展,给当地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一个新的开端。
5 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5.1 发挥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智慧城市的涵盖面较广,不仅包括智慧政府、智慧交通、智慧学校、智慧能源、智慧社区,智慧物流,还包括智慧环保、智慧港口、智慧医院、智慧物流、智慧企业及智慧银行等,只有让上述不同智慧行业在不同行业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充分开发出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应用程序。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智慧城市涉及多个产业领域,通常离不开城市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区域竞争力及经济发展等因素。所以,为有效提升城市的科技水平,在加大智慧城市建设时,应兼顾城市经济发展,逐步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5.2 准确定位政府职能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能给城市管理与发展带来全局性改变,还有助于带动城市转型与升级。所以,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智慧城市的全局发展,安排主要部门负责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积极引导智慧城市相关系统的有效开展与有序落实;其他涉及的部门与单位,应明确自身分工,保证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顺利开展。例如,政府部门可组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小组,以城市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结合当地相关政策,制定出《智慧城市规划方案》,并将城市建设目标、产业布局、建設规划、平台建设计划及公共技术服务充分明示出来。在智慧城市规划方案落实过程中,如遇到决策相关问题,可向专家小组提出决策咨询,确保决策的准确性[5]。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者的结合发展。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还从交通、医疗、生活及管理等多个方面给城市居民提供极大便利,促进各领域的变革与持续发展。此外,为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效果,应改变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分离现象,实现信息共享,并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6]。各政府部门、单位应借助创新手段完善共享机制,充分整合各分离数据,不仅实现各信息的跨行业、跨区域合作,而且充分展示给社会,提升这些信息的社会性作用。
5.3 加大智能产业发展力度
为提升智能行业发展水平,应明确智能产业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传统制造业、其他新兴产业等智能产业,在相应科技领域内仍属于高端产业。我国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将高端智能产业列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点项目,使自动化领域、智能化及节能降耗等传统行业,经技术创新,实现转型与升级,并满足当前重大设备的使用要求。此外,在开发核电、智能电网及新能源工程等重大项目工程时,要求满足相关成套设备使用要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加大智能产业发展力度,不仅能充分缓解城市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等问题,还能借助新能源、智能电网与核电能等重大工程项目,缩减煤炭使用量,缓解城市大气污染,提升城市空气质量。
5.4 发挥智慧城市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能辐射到多个行业及领域,而且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及技术等多项领域。所以,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应充分借助相关数据,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城市居民需求为依据,借助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医疗、公共安全、民生、工商业、环保及城市服务等多方面活动,满足城市居民基本需求,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便捷、高效的宜居环境。
5.5 借助互联网平台,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整合城市内各类型信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综合服务平台,有助于提升城市服务水平。这就给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助于形成全方位互联与高度智能化的智慧城市群,还有助于提升信息消费发展水平。以电信为首的运营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意在完善数字民生、电子政务、数字产业、信息中心等多个信息化工程建设。只有大量提升城市信息化发展,才能在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提升城市信息消费力度。此外,我国城市建立初期,虽未做好城市规划,但在接下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将城市今后发展需求纳入到城市规划内容当中。为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应通过城市当前车辆持有量,分析出未来车辆的持有情况,再结合城市道路分布、城市建设规划图及城市建筑特点,加强城市智慧交通信息系统建设,借助各类信息,构建城市交通信息平台。
5.6 关注社会化与教育问题
由国外智慧城市理论及实践经验可知,智慧城市的硬件设施与系统建设并无较大差别。决定城市智慧化建设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是设施使用者的素质与能力,如果设施使用者素质水平不高,不具备较高的适应能力,则难以提升城市智慧化建设质量。例如,在普及智慧交通一卡通与智能手机等大众化产品时,如果人们对其均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与接纳能力,则有助于智慧城市更进一步的发展。为此,加大社会公众对智慧城市产品的普及与教育,对提升城市智慧化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7 做好智慧城市的平衡与制约工作,建立城市决策机制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过于重视增加通信、交通及其他服务的便利性,忽略了智慧城市高便捷下产生的制约因素,导致智慧城市在建设中难以实现两者的有效平衡。为此,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消除制约因素对智慧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另外,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当前主要关注交通与能源两大方面,但也仅限于对实时信息的掌握,对掌握实时信息之后的举措并未进行深入研究。所以,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应就能源利用与交通运行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5.8 关注信息应用安全
当前智慧城市信息应用面临风险较大,其风险性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其一,为用户提供数据储存与安全保护服务的运营商私自盗用用户信息;其二,随意布控的RFID感应器,任意感知个人信息;其三,权利主体信息受到侵犯,难以通过安全请求或法律救济等手段有效解决;其四,公共部门与其他社会主体以超越权限的方式,对公共信息及个人信息进行肆意访问。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关注信息应用的安全性,保证智慧城市建设信息的安全性。
5.9 加大智慧城市人才培养力度
科技创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动力,因此,加强科技创新性人才培养,满足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有助于提升城市智慧化建设质量。以往单一型科技人才已难以适应当前智慧城市的综合性与多样性建设需求。所以,为满足智慧城市建设人才需求,在培养智慧城市人才时,应基于原有专业,对学生实施智慧城市相关知识教育,不仅拓展学生知识面,还应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风险意识,促使学生全面适应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例如,为促进人才的全面發展,在培养智慧城市人才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借鉴国外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将其他学科知识充分融入进来,使学生在现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知识、技术及技能。为大力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应增加人才引进及加大培训力度。政府部门应以项目支持、人才引进及创新奖励等多种方式,制定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政策。为构建高端人才平台,可采用校企合作方式,构建一种产学研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借助人才聚集优势,结合国家政策,使智慧城市得到更进一步发展。此外,政府各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发展需求,通过统一规划、合理设计,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打造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平台。
6 结语
智慧城市建设已突破课本理论,确确实实地走入了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有助于推动信息技术发展,还有助于提升相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随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得到了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始终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智慧城市建设必将给人们提供一个绿色、幸福、智慧、宜居的居住
环境。
参考文献
张海鹏,金川,钱慧婷.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营销界,2020(03):80-82.
禄晓龙,王芸,周春芳,等.健康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联动关系的实证分析——以贵阳市为例[J].特区经济,2019(08):133-137.
孙斌,毕治方.智慧城市群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例[J].前沿,2019(04):41-47.
王华清.智慧城市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2):76-77.
耿倩倩.智慧城市建设下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探讨[J].商业经济,2018(09):40-41+52.
姚琳,代燕.智慧城市建设下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