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2021-06-28罗彩琼

成才之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教学价值学科素养小学体育

罗彩琼

摘 要:游戏是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游戏内容,根据天气情况灵活选择游戏场地,根据学生的客观情况设计游戏竞赛环节、确定游戏难度,以此发挥游戏的教学价值,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兴趣;教学价值;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136-02

体育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心智成长的关键阶段,如何以有效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的游戏教学具有趣味性强、内容丰富以及较高的参与度等特点,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十分契合。基于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积极利用游戏资源,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策略。

一、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游戏项目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选择游戏内容时要明确以下几点。第一,游戏本身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要避免出现为使用游戏教学方法而生搬硬套的情况,否则就违背游戏教学的初衷。第二,体育课程的游戏教学要以相关的教学指导纲要为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第三,要根据具体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项目,以提升游戏教学的实际应用效果。

例如,在进行“跳跃”相关教学时,为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选择“跳方格”游戏辅助教学。在游戏之前,教师在地面画一些小方格,并给学生示范游戲的规则,即把沙包扔到某个方格里,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跳格子。教师还可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游戏方式,如增加游戏灵活度,或改变格子的排列方式,以提升游戏的整体趣味性,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这种以“跳方格”游戏进行的体育课程教学,与单纯的重复跳跃练习相比,不仅能提升运动效果,还能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并增强体能,最终达到提升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目的。

二、根据天气情况灵活选择游戏场地

体育课程以户外活动为主,教学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雨、雪、大风等极端天气,此时,部分教师会选择取消体育课,让学生在教室自习,或由其他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而这无疑会影响体育课程的正常教学,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针对特殊天气,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场地,灵活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尽量避免天气因素对体育课程的不利影响。

例如,教师在进行100米跑的室外体育教学时,突然下雨了,此时可以创新体育教学形式,将活动场地转移到学校走廊,发散思维,将100米跑转变成具有趣味性的室内往返跑游戏或双龙戏珠游戏。双龙戏珠游戏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在每组中,后面的学生将双手搭在前面学生的肩上或抱住腰,最前面的学生为龙头,最后面的学生为龙尾。活动的规则是每组的龙头去抓另一组的龙尾,以此让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及韧带。需要注意的是,室内环境不同于室外环境,教师选择的体育游戏项目不能太激烈,以防止摔倒。

三、根据学生的客观情况设计游戏竞赛环节

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为运动员,而是通过身体练习,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增进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在运用游戏法开展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游戏内容设计到竞赛环节设计,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学习方法,并学会体育学习。因此,在设计游戏竞赛环节时,教师可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确保竞赛环节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竞走”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前,以“篮球传球”游戏作为导入环节。首先将所有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篮球传球竞赛,对于游戏的获胜方可以给予口头或物质奖励,对于游戏中落后的小组可以采取表演节目等象征性的惩罚措施,以此加深学生对“竞技”的理解,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并树立正确的竞赛胜负观,以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参与“篮球传球”游戏活动的热情,引入竞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解竞走的发展历史、动作要求、经典动作、比赛规则,让学生全方位了解竞走比赛项目,并与已有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以此激发、培养学生参与竞走运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根据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合理确定游戏难度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要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与游戏教学有效结合。分层教学本身是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身体素质、学习情况以及体育知识掌握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具有针对性,可以有效避免传统“一刀切”教学方式的诸多弊端。这样的体育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也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育学习基础、身体特征、体能发展敏感期和心理发展特点等,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并可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经验,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基于学生的基本状况,如运动技能、身体发育等情况,将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体育游戏项目。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体能有限,心智的发育也处于发展阶段,对此,教师可以设计整体难度相对较小、活动量适合低年级学生实际的、对运动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游戏类型,诸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这些游戏的运动量适度,不会对学生造成身体伤害。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游戏的难度以及运动的整体强度,可以设计“拔河比赛”“蛙跳”等类型的体育游戏,以此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些游戏本身还具备竞技性,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为重点,并与学生已有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可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并根据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游戏内容,根据天气情况灵活选择游戏场地,根据学生的客观情况设计游戏竞赛环节、确定游戏难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基于创新角度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9(33).

[2]王顺民.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19(32).

[3]张宏魁.小学体育专业化与兴趣化教学实践[J].青少年体育,2019(02).

[4]隋显涛.浅谈核心素养下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注意事项[J].当代体育科技,2019(31).

[5]刘静.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引入与实施[J].田径,2018(02).

[6]傅淑英.论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9(18).

[7]殷兆平.基于游戏的小学体育项目教学探究[J].体育风尚,2019(12).

猜你喜欢

教学价值学科素养小学体育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