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讨

2021-06-28陈洁

成才之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社交能力教学价值幼儿教育

陈洁

摘 要:游戲是幼儿探索世界的方式之一。教师可充分利用游戏趣味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将其引入幼儿教育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设计趣味性强、操作性强的游戏内容,将游戏与教学相融合,积极创新游戏化教学方式,以充分发挥游戏的教学价值,满足幼儿探索世界的愿望。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游戏形式;教学价值;社交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104-02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而游戏是幼儿探索世界的方式之一,其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要求,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目前,教师已经认识到游戏的教学价值,积极应用于幼儿教育中,使游戏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生活活动和学习活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特点,探究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以期为幼儿教育提供方法上的借鉴,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特点

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其针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游戏化教学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教师可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道具等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其内容有自由游戏、区域游戏、主题游戏等。

1.趣味性

趣味性是游戏化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游戏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幼儿进行教育,但如果缺乏趣味性,幼儿就会失去对教育活动的兴趣。所以游戏化教学的趣味性与教学目标并不冲突,而且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游戏化教学趣味性的特点能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乐趣,从而积极参与其中,并通过游戏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

2.可操作性

幼儿时期是开发心智、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幼儿也具有极强的动手操作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性化需求设定简单、易于操作的游戏环节,以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各种能力。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1.游戏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让其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有利于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形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教师、父母、收银员等角色,可以获得一些交往技能,并初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积累

在游戏化幼儿教育中,教师可利用各种具有实际教育意义的游戏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让幼儿获得具有成长价值的生活体验。例如,在“红黄绿变变变”的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红灯、黄灯、绿灯,掌握红灯停、黄灯亮了缓一缓、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3.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部分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或者举步不前,或者放弃。因此,教师可通过游戏化教学对幼儿进行意志品质的训练,培养幼儿遇到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同时,让幼儿正确对待游戏结果。有的游戏是有竞争性的,有竞争就有输赢,因此,让幼儿树立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非常重要,这对其日后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都有积极影响。

三、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良好的游戏化教学环境

(1)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游戏材料具有不同的教学价值,如果游戏材料单一,就会影响到游戏化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尽量在游戏化教学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材料,让幼儿通过探索游戏材料,丰富知识积累,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2)教师应积极优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价值,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获得成长所需的经验。

2.设计具有趣味性、操作性的游戏化教学内容

为让幼儿有更好的游戏体验,并从游戏中获得知识、经验的积累,教师的游戏化教学内容应具有趣味性、操作性,从而让幼儿轻松掌握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对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情况给予适应的指导,以提高游戏化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1到10的数字。游戏的活动场地选在铺有防摔地板的室内,游戏的规则如下:教师说出数字“1”的时候,幼儿站在原地不动;说出数字“2”的时候,幼儿可两两组合抱在一起,如果多出一个人,那么,这个幼儿就被淘汰;说出数字“3”的时候,三个幼儿抱在一起,如果多出一个人,那么,这个幼儿就被淘汰。以此类推到数字“10”。趣味性十足的游戏化教学内容不仅能让幼儿认识数字,还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如,“小白兔钻山洞”这个游戏的操作性较强。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扮演山洞,一组幼儿扮演小白兔。游戏开始后,小白兔(幼儿)集合在一起,手拉手边跳边唱。扮演山洞的幼儿也手拉着手唱歌。随着教师的提醒“狼来了,狼来了”,扮演山洞的幼儿两两一组,手拉手蹲在地上形成一个个小山洞,小白兔们竞相钻进山洞。山洞的洞口较小,一次只能钻一个人,因此,当活动结束时,没有钻到洞里的小白兔就要表演节目。在这个操作简单的游戏中,幼儿锻炼了协调能力,还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灵活教学,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有效融合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载体,其核心内容是教学。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要将两者有效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通过游戏实现知识、经验的增长。例如,在“认识身边的小动物”的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带领幼儿通过各种卡片,认识常见的猫、狗、兔子、鸡等小动物。教学结束后,幼儿可到活动角,通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玩具,进一步深化对小动物的认识。教师还可指导幼儿翻看有小动物内容的绘本画册。这种将教学与游戏有效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比较灵活,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创新游戏化教学方式

一成不变的游戏化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根据幼儿的需求积极创新游戏化教学方式,引入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建构游戏等,还可将多个游戏穿插进行,同时增强游戏的互动性。例如,教师可选择天气晴好的时候,带领幼儿到室外开展“手拉手过小河”的游戏。幼儿对大自然有天然的亲近感,因此,这种创新的户外游戏化教学方式深受幼儿喜欢。在教学中,教师准备几张用于活动的纸板,让幼儿两两一组。幼儿A将手中的纸板放到地上,两名幼儿手拉手站到纸板上。幼儿B也将手中的纸板放到地上,两名幼儿再次手拉手站到纸板上。之后,幼儿A转过身,将地上的纸板捡起放到前面,以此类推,直到终点。这个游戏既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户外空气清新,游戏趣味性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活动的效果也非常好。

四、结语

游戏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积累,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师可将游戏引入幼儿教育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设计趣味性强、操作性强的游戏内容,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有效融合,创新游戏化教学方式,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季红平.从“小兔找家”看课程游戏化的落实[J].江西教育,2019(21).

[2]徐小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5(12).

[3]叶永琴.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实施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32).

[4]严宝平,张捷.幼儿教育游戏化应用中基于情感培养的情境化设计[J].艺术教育,2018(02).

猜你喜欢

社交能力教学价值幼儿教育
奥尔夫音乐联合体育游戏对轻中度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
巧用一日生活,提升幼儿社交能力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运用传统游戏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