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体育沐歌前行:论幼儿运动机能发展的意义

2021-06-28顾晓华

成才之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

顾晓华

摘 要:發展幼儿运动机能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相关研究表明,幼儿运动机能发展存在一个关键期,若错过了这个时期,再进行训练,将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可通过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发展幼儿的运动机能。文章分析发展幼儿运动机能的意义,探究提升幼儿运动机能的策略。

关键词:运动机能;体育;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102-02

人的智力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等的综合。而运动机能是智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运动机能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相关研究表明,幼儿运动机能发展存在一个关键期,若错过了这个时期,再进行训练,将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可通过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发展幼儿的运动机能。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发展幼儿运动机能的意义,探究提升幼儿运动机能的策略。

一、发展幼儿运动机能的意义

伴随着幼儿运动机能的发展,幼儿掌握的动作模式日趋多元、精细,运动经验也日趋丰富,同时,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空间概念与时间概念也可满足成长发展的需要。

1.提高注意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适当的动作训练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即充分利用幼儿的无意注意,锻炼幼儿的有意注意。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正在形成。发展幼儿运动机能就是充分利用他们的无意注意,然后让幼儿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锻炼有意注意,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例如,在进行幼儿韵律操训练时,幼儿需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才可以确保每个动作的正确性。这种体育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持续性。

2.提高观察力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体育活动发展幼儿运动机能的过程,也是提高幼儿观察力的过程。幼儿在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动作要领时,要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另外,在完成每一个标准动作时,也要依赖感觉系统接受外界信息,然后再将这些信息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工。例如,在进行“越过封锁线”的游戏时,面对低矮的障碍物,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幼儿手脚着地匍匐前进,有的幼儿抱膝团身滚。那么,究竟哪个动作最有效呢?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抱膝团身滚这个动作更有效,不容易碰到线上的小铃铛,速度也快。在每一项体育活动中,教师都可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让幼儿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比较、分析和观察能力。

3.锻炼记忆力

在发展幼儿运动机能的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幼儿的无意记忆,让幼儿进行有意记忆。幼儿在体育活动中需掌握一些复杂的内容,这就要发挥记忆力的作用。例如,在进行“看谁跳得快”的游戏中,教师在格子场地上写上1到9的数字,先带领幼儿站在格子旁用小手指认1到9的数字,然后再让幼儿学习用双脚交替的方法跳格子,“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是用手指来指认这些数字的,现在我们再试试能不能用脚来数数”。为快速到达终点,幼儿需要认识1到9的数字,记住数字的具体位置,然后再运动。这种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还可锻炼幼儿的记忆力。

4.提高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动作训练,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掌握动作的程度,与其思维精密程度成正比。当幼儿掌握一定数量的动作后,用动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即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例如,在“小猫送喜报”的游戏中,教师让幼儿扮演小猫跑着给父母送喜报。跑是一种单调的运动,但如果给跑赋予游戏的色彩,就既有利于锻炼幼儿的骨骼、肌肉,又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在游戏中,幼儿要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调整跑的速度,还要根据不断变换的终点调整跑的方向。可见,教师通过科学的体育活动既可以锻炼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发展幼儿的运动机能,又可以提高幼儿快速思考和反应的思维能力。

二、发展幼儿运动机能的策略

1.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寻找适合个人的解决问题方法

好奇、勇于体验,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的本能,他们通过探索逐渐熟悉、适应环境。如果成人给予幼儿太多的直接帮助,为幼儿提供成人的解决问题方法,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习惯大人提供的选择,自己不再开动脑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并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给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空间。例如,在给幼儿创设游戏情境后,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幼儿不能确定其动作是否可行时,可以鼓励幼儿试一试、做一做,思考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当幼儿成功时,给予鼓励和赞许,能增强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增强游戏的情境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感兴趣的日常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通过游戏促进思维发展。例如,在进行“毛毛虫运粮食”的游戏时,放手让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在宽松的氛围中,幼儿积极把想法付诸实践,自创了爬、钻、跳、跑等多种动作,创造性思维与动作机能都有所提高。

3.让幼儿学会比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实质上是一种复杂的分析、综合的思考行为。例如,在进行“熊猫搬家”的游戏时,教师创设的游戏情境是熊猫背着小背包通过窄窄的“小桥”。“小桥”是由两根平衡木组成的,其间有一定的距离。在游戏中,有的幼儿是用跨步走的动作通过,但两根平衡木之间的距离会限制其行走的速度。有的幼儿手膝并用,在两根平衡木上协调地爬,既快又安全。在第一次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组织幼儿展开讨论:“过小桥”时究竟用哪个动作更好呢?在讨论中,先选取两名幼儿分别采取跨步走和爬行的方法进行“熊猫搬家”比赛,比赛的结果是爬行的幼儿第一个到达终点。这样,经过分析比较,幼儿明白了并非能解决问题的动作就是好动作,只有既快又安全的动作才是好的。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比较动作间的区别,并懂得选取更有效的动作去解决问题,不知不觉形成了“比较”的思维习惯,从而有效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实验结果

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运动机能发展的效果:小(1)班幼儿通过半年适当的体育活动,已经初步掌握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动手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所提高。下表是小(1)班幼儿与小(3)班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比较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小(1)班幼儿的动作思维发展水平超过小(3)班,其在体育游戏中解决问题时学会了采用多种方法,能根据自己的动作发展水平想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发散能力也比较强。

四、结语

幼儿时期是发展幼儿运动机能的关键时期,教师可通过体育活动将运动实践、学习和娱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有效发展运动机能。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寻找适合个人的解决问题方法,增强游戏的情境性,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同时让幼儿学会比较,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亚敏.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J].小学科学,2019(12).

[2]方玉平.乡土特色体育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2).

[3]张伟东.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河教育,2019(12).

[4]董建霞.在体育游戏中发展幼儿体能的有效策略[J].儿童与健康,2019(11).

猜你喜欢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你的记忆力好吗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超强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