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教学方案的优化研究

2021-06-28陈秀钗

成才之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核心素养方案

陈秀钗

摘 要:目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观念落后等问题。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优化英语教学方案,创设英语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加强文化渗透、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教学;方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084-02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方面构成,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本文针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教学方案的优化策略,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

在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都紧紧围绕中考内容开展,对中考常见的考点、难点敲黑板、确定重点,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以在考试中得高分,而忽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一定的文化意识,忽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单调的教学内容导致部分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英语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教师在讲台上讲得酣畅淋漓,而下面的部分学生却睡得昏天黑地。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把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考试的重点内容——学生的书面语言应用能力上,而忽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总体偏弱。很显然,单一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不符合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2.教学模式单一

在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采取“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只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导致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较弱。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认识到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经典英文电影,让学生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或举办英语写作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读比赛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等。总之,单一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观念落后

在英语教学中,部分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这部分教师没有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积极创新教学思维,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也不注重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这就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教学方案的优化策略

1.创设英语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教学,并不断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适当创设英语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例如,“What does your mother do?”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向他人介绍自己家人和朋友的基本情况,包括职业、工作地点、所从事的活动等。教师可以创设小组对话的教学情境,假设两个学生在街头偶遇,让他们以英语聊天的形式分别介绍家人、朋友的情况。一个学生提问:“What does your mother do?”另一个学生用英语回答:“My mother is a doctor.”另一组的一个学生继续提问:“What does your mother\father\brother...do?”学生回答:“My mother\father\brother is a teacher\farmer\ salesperson...”教师还可以创设表演教学情境,准备一些体现职业特征的卡片,让学生自主挑选,然后以表演的形式展现这个职业的特点,并用英语说出相关例句,如“What's your dad? He's a doctor. What's her job? She's a policewoman.”等。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交流方式,学生可以掌握本课的重难点内容,也能有效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加强文化渗透,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收集外国文化资料,如建筑、生活、风俗等,利用课前的几分钟与学生一起进行“Daily talk”交流,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跨文化的意识。例如,“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是通过探讨课外辅导班的话题,描述中西方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和看法。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创设一个采访对话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教师还可以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在语言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挖掘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广泛阅读让学生感受文化气息,通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语言教学,还要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影响,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语言。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时代的需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积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3.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嘗试、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前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预习,或在课后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复习。例如,在教学“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微课课件,在课前让学生观看微课课件进行英语口语表达练习,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自学中不懂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语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积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进而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针对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创设英语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加强文化渗透,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积极优化英语教学方案,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吕新萍.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探析[J].校园英语,2020(01).

[2]高婧鑫.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中学生英语,2019(48).

[3]茆宜凤.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探究[J].英语画刊,2019(34).

[4]李娜.渗透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J].安徽教育科研,2019(22).

[5]李旺平.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9(24).

[6]李廷佩.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天津教育,2019(28).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核心素养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稳中取胜
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