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21-06-28冯福元

成才之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语言表达能力

冯福元

摘 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可以从要求学生字迹规范工整、书面语言富有文采这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从要求学生口头表达言简意赅、多使用礼貌用语这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书面表达;口头表达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054-02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既注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强化,又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语言表达能力概述

1.书面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指学生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等。在语文教学中,书面表达能力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平时课后作业及期中、期末考试等,都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书面表达能力主要有以下两点特征。第一,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书面语言是非常严谨的,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采,更要讲究语言形式的正规性和严密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进行书面表达时都是写大白话或口头用语,这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面语言。第二,书面表达能力非常看重书写。由于书面表达是通过文字的方式传达个人思想,所以在书面表达过程中文字的书写表现非常重要。不妨以学生的作文为例,假设两名写作整体能力比较接近的学生以同一主题写作文,其中一名学生的字迹规整,而另一名学生相对凌乱,这样就会让阅卷教师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印象。即便这两名学生的作文质量不分伯仲,但在阅卷教师的心中肯定是字迹规整的学生更占优势。

2.口头表达能力

与书面表达能力居于同样地位,并在学生求学之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另一项基本能力就是口头表达能力。语文作为学生的母语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和与他人展开人际交往时会被充分利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母语人人会说,貌似简单,实则不然。口头表达能力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艺术,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理论化、系统化地向学生传授口语表达相关知识,切实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1.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的策略

(1)字迹规范工整。书面表达能力在学生语文求学之路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到字迹书写规范工整。这不仅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任务。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的字迹书写规范工整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对学生的字迹给予足够的关注。一直以来,很多教师认为做好书写工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但是很多学生并不具备高度的学习自觉意识,并未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时,就需要教师参与进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教师可以要求全班学生统一练习楷书,即使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未能达到专业的楷书书写要求,但在写字过程中也能做到横平竖直、字迹清晰。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迹的规范工整,不仅能够体现学生良好的书写能力,更能彰显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学生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因此,在书写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下去,把练字当成一种乐趣,成为一种习惯。

(2)书面语言富有文采。书面表达能力除了包括字迹规范工整外,还体现在语言的文采方面。与口头表达相比,书面表达更能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语文作文考试中,语言的文采性和辞藻的华丽性是文章档次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的书面表达做到语言富有文采、言辞华丽、词藻丰富。要想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教学。第一,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可以使整篇文章的表达效果得到质的提升,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多使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法。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大胆使用修辞方法。当学生出现用词错误或用语不当时,教师应当耐心指导,而不是严厉批评。这样,才能让学生大胆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第二,对言辞华丽的认知要准确。一个句子无论多么华丽,都始终不能改变这个句子的表达含义,更不能左右这个句子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言辞的华丽性只是写作的一种辅助手段,只是为了使文章锦上添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没有必要为了刻意追求词藻的华丽性而耗费大量时间,以免舍本逐末。教育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词藻来修饰句子的同时,教师更需要做的是要求学生夯实自己的写作基本功,如观点表达要直接、修辞手法使用要恰当、观点论证的案例引用要合理、整篇文章写作中不能存在赘笔,等等。学生只有达到上述要求,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书面表达能力。

2.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策略

(1)表达要言简意赅。提升口头表达能力,首先要做到的是实现口语表达的直接性。言简意赅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是口语表达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以课文《穷人》教学为例,在这篇课文的教学工作接近尾声时,可以用口语表达形式把这篇文章的概括性内容向学生展示出来,如:“《穷人》这篇文章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主要介绍了女主人公桑娜在得知邻居西蒙过世之后,把她的两个孩子带到自己的家中抚养,桑娜的丈夫回家后认同了桑娜的做法。”学生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以及对教师最后的概括性口头表述的了解,可以加深对书面表达语言和口头表达语言这两种语言形式的认识,能够理解口语表达具有语言简练、目的直接的特点。

(2)多使用礼貌用语。人际交往离不开口头表达,所以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人际交往中的细节,如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礼貌用语是口头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与他人交际时需要讲文明、讲礼貌,多使用礼貌用语。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效果,还能彰显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应具有的良好品质。引导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可以让学生从与亲人的相处过程入手,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恩意识。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都很注重礼貌,但是面对把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父母,却很少表达出感谢、感恩之情。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與父母进行语言交流和交往时,更要注重礼貌用语的使用,让学生知道:当父母为自己付出辛苦、付出关爱时,要表达自己的感谢和感恩之情;当自己犯错时,要向父母道歉,表达自己的歉意。教育学生对父母讲礼貌,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德育与文化课教育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广大教师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含义,并针对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真正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钦.促进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6).

[2]徐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文学教育,2018(06).

[3]康晓棠.语文教育: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J].语文建设,2016(35).

[4]万晓霞.大语文教学观下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4(09).

猜你喜欢

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注意书写 常抓基础 多背文章 增强语感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作业的有效设置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不沉默才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