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刍论

2021-06-28李海娥

成才之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自主思考生本教育体验

李海娥

摘 要:语文作文教学工作要从学生本身入手,这样才能体现生本教育的意义,才能充分发挥生本教育的作用,实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教师可采取以下方式将生本教育思想融入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开展正向引导,强化学生的体验;树立个性化作文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生本教育;自主思考;体验;个性化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032-02

语文作文教学工作要从学生本身入手,这样才能体现生本教育的意义,才能充分发挥生本教育的作用,实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生本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是从学生本身入手,了解学生的自然生长状态和学习状态,从而开展自然化的教学。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用生本教育思想,可以从学生需求出发,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写作潜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分析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生本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和策略。

一、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生活经历,教学生搬硬套

学生年龄尚小,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对生活的认识能力不足。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进行写作知识讲解,学生没有真切的生活体验,没有实际感受,也就难以在内心产生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写出来的文章枯燥乏味。部分教师采取教授作文模板的方式,让学生遇到合适的作文题目就进行生搬硬套,认为这样可以弥补学生缺乏生活经历的不足。其实,这与新课标有极大的冲突,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导致学生缺乏自身的思考和想象,也难以提升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2.教学缺乏人文关怀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就在于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可以说,人文关怀是回归语文本位、探寻个体生命意义的根本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注重人文关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让人文雨露滋润学生的灵魂深处,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重视写作知识和方法的传授,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及他们的需求,使课堂枯燥乏味、沉闷无趣,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3.学生缺乏写作素材

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就会灵感不断涌现,下笔如有神。然而,很多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也不具备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的能力。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導,没有让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没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素材。

二、生本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1.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教师应当认识到生本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落实生本教育理念,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比如,市场上有很多以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报刊,上面有很多青少年学生的作品。教师可以挑选其中的精彩文章或段落,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体会到自由创作的乐趣,并且乐于学习写作技巧。学生品读这些文学作品时,由于与作者年龄及心理接近,更容易产生认同、引发共鸣,甚至燃起文学创作的激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符合其兴趣特点的相关读物,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并让学生尝试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从自身的角度写出读后感。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会得以激发。

2.能够发掘学生的写作潜力

小学生所写的作文通常是记叙文,这需要学生对所记叙的事物有全面的认知,可以详细地叙述出来,并具备独立见解,能够形成独一无二的思想和情感体验。教师从生本教育思想出发开展写作教学,可以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不同的思想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教师应该把说的机会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身的思想感受。比如,教学“春天的脚步”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景色和魅力,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展现自身对春天的不同理解,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接着,教师可以进行即兴点评,让学生认识到采用何种语言描述更为合适,从而发掘学生的写作潜力。

三、生本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应从生本教育思想出发,将主动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欲望,让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例如,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接着提出几个问题:乌鸦还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喝到水?乌鸦是怎样做的?鼓励学生展开自由想象,提出不同的喝水方式,进行后续故事的续写。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2.开展正向引导,强化学生的体验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是先讲解写作思路,再让学生写作。而在生本教育思想下,教师在写作开始前,可以围绕写作主题创设相应的情境,以增强学生的感受,强化学生的体验,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效手段增强课堂的开放性,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模式围绕主题进行交流探讨,以相互启发思维、相互丰富体验。例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时,考虑到许多学生通过电影或故事等渠道,已经知道王二小是一位抗日小英雄,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说一说王二小的英雄事迹,然后再细读课文,进一步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无畏及其心中浓浓的爱国情,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假如整个事件就发生在你眼前,你目睹了事件的整个过程,那么,你会做些什么?或者你想对二小说些什么呢?请写出来。这种情境创设和正向引导,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诸笔端,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3.树立个性化作文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写作过程是思想情感的表达过程,也是知识输出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备独立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及广博的知识,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然而,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是给学生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以范文为例进行写作。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通常是千篇一律,老生常谈,缺乏新意和生命力。这样的教学,既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从生本教育思想出发,树立个性化作文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写出具有自己独立思想和情感的、充满个性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才是有灵魂的文章,才会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例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桂林山水风光,然后让去过桂林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游玩感受,接着让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旅游经历,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景致的美丽,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在充分的交流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写一篇游记,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其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精彩的文章。

四、结语

总之,将生本教育理念融入语文作文教学,符合我国新课改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潜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可采取以下方式将生本教育思想融入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开展正向引导,强化学生的体验;树立个性化作文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春梅.基于生本教育的作文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19).

[2]王厚峰.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本教育的相关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8(04).

[3]李虹雅.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7(24).

猜你喜欢

自主思考生本教育体验
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认识误区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