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1-06-28
外刊选粹
世界遗产与农业遗产
比较及两者在发展旅
游业方面的潜力
与UNESCO的世界遗产相似的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的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系统所收录的遗产(以上简称“农业遗产”)同样拥有吸引大批游客的潜力。在此語境下,相比世界遗产地,目前缺少关于农业遗产地通过旅游业助力乡村发展的综合性评估。文章重点比较了两者的定义、遴选标准、监测及两个系统评定的同一遗产地的官方说明,进而梳理出世界遗产和农业遗产通过旅游业助力乡村发展的相关启示。
文章首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一是世界遗产和农业遗产的不同特征。世界遗产强调保护历史建筑、遗迹的原初状况,然而农业遗产则注重维持并保护由传统农业实践、基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土地利用、乡土文化和景观所构成的当地系统,并有效传承至下一代。“系统”一词的使用源于FAO对农业遗产的界定,农业遗产涵盖农业的生产过程、景观、自然、文化与社区,同时附加有历史记载、人工制品和农业考古遗迹等。农业遗产是一种宽松的评定体系,并未规定后续发展的限制性条件,给予遗产地更多可选择的发展空间。农业遗产评定后相关遗产地的资格永久有效。相比之下,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世界濒危遗产名录》中列出指定的世界遗产地,以此迫使当地及国家政府实施相应措施,提升并改善遗产地的现实处境。世界农业遗产基金会主席Parviz Koohafkan使就用“动态性保护”与“静态性保护”的表述方式来强调两者的区别。二是遗产品牌。在吸引全球游客参观方面,世界遗产地的评定可被视为是一种有效的品牌化工具。品牌会承担沟通者的角色,遗产地因其“世界遗产”的称号更受游客欢迎;品牌可被视为感知层面的实体或图像,拥有良好形象的世界遗产更易调动游客的观感、动机和情绪;品牌可作为价值增强剂,代表旅游目的地的未来效益潜力;品牌还是一种与游客建立的关系。FAO承认发展旅游业是动态保护农业遗产系统的途径之一。除旅游业外,农业遗产系统品牌还可被用于推广该地区生产的农产品。三是乡村景观管理。包含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要素在内的乡村景观,是吸引众多游客到访参观的内在核心要素。因此,有效管理遗产旅游目的地的历史乡村景观便显得十分重要。在管理景观的过程中,当地社区由个体居民、多元团体和当地政府构成,他们作为遗产地的利益相关者,逐渐意识到自身的利益、所掌握特定的知识或技能以及拥有相对的地缘和民俗优势,同时他们通常也愿意投入时间和资金。
其次对世界遗产和农业遗产定义进行了比较。文章指出世界遗产的对象为有形遗产。农业遗产主要针对拥有有形和无形方面的特定区域:“卓越的土地利用系统、富含全球重要生物多样性的景观,社区与其周围环境相互适应、共同发展,其需求和愿景为可持续发展”。尽管世界遗产的定义将普适性置于重要位置,但是农业遗产系统定义中所使用的词语“土地利用系统”和“景观”会引发人们联想到边界及其周边区域的景象。为了凸显特定区域的价值,农业遗产比世界遗产更依赖于专家的解读。
第三对遴选标准及监测的比较。世界遗产和农业遗产的遴选程序显示出相似的机制。但是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着眼于遗产地内在的普适性,农业遗产则回归到能够提升当地民众生活水平等具体实际的方面。农业遗产评定中所要求的执行计划实质上是一种建议,建议提案中应包含对相关威胁和变革的检测,以及向公众解释如何实施动态保护等内容。世界遗产则严格审查遗产地的保护方案及其实施情况。
第四对具有世界遗产和农业遗产双重身份遗产地的进行比较研究。截至201 8年4月,世界范围内拥有双重身份的仅有3处遗产地:分别是中国的哈尼稻作梯田、菲律宾的伊富高稻作梯田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艾恩绿洲。在3处遗产地中.人类的创造力和对美丽景观的维持是遗产地入选两个名录的共同原因。两者的区别在于UNESCO更注重景观和遗产本体,而FAO则关注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关于遗产地的保护工作,FAO没有任何规程上的要求,而UNESCO则强调需要包含法律框架、措施、管理策略等内容。
最后文章就发展旅游业展开讨论并给出如下结论:
创造“遗产”是为了满足当下的需求。为了保护当地的农业文化免受全球竞争的侵袭,人们开始构想农业的多种功能性,其中之一就是保护传统的乡村景观。当游客在目的地游览时,可欣赏传统农业景观或体验传统农业实践,其游览行为兼具农业旅游和遗产旅游的双重属性。文章分析了上述3处遗产地的相关文件后,发现UNESCO聚焦景观的美学属性,而FAO更关注景观的功能性。在景观管理方面,世界遗产建立了情况监测和周期报告的机制,农业遗产系统则通过多方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重要力量实施计划。因此,世界遗产在管理景观上拥有更多自上而下的途径和方法。
旅游业助力乡村发展与其他发展策略所不同,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农业技术等。首先大量游客会涌入当地社区,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为破坏乡村景观及本地文化商品埋下了隐患。世界遗产地因其严格的保护监测系统可以有效保护乡村景观和文化,但是会因为忽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而导致原住民迁出,进而影响到乡村景观和文化的后期维护;而农业遗产系统鼓励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计划,因此当地民众拥有了更多关于社区的重塑空间。
旅游业会将当地资源打造为旅游景点。世界遗产地中的遗产一般指代遗物、建筑群和遗址,其界定和阐释明确,易被游客辨认。对于当地社区来说,旅游景点已然成型且突出,如何利用世界遗产的品牌进行宣传成为后续工作方向。农业遗产系统中的当地农业系统包含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对于本地居民和游客来说,旅游景点特征不明显,需要当地民众发现并突出潜在的农业遗产资源,从而助力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旅游业内的常规工作不需要精通相关知识,导致乡村旅游业的工作准入门槛较低。除农产品可以当作纪念品进行售卖之外,对于当地民众来说,导览也是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导览者熟练掌握关于旅游景点的知识。世界遗产地的民众可根据学习官方文件来掌握相关材料。但对于农业遗产地的民众来说,则需要自发学习或通过当地政府的协助解读遗产地的各项评价标准,因为当地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并未收纳在农业遗产系统的文件中。
文章刊于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 2021年第1期,作者:Yukio Yotsumoto,KazemVafadari编译:赵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国际资讯
UNESCO在埃及亚历山大大学设立“水下文化遗產教席”
2020年10月20日,UNESCO和亚历山大大学签署建立UNESCO水下文化遗产教席的协议。本次会议由亚历山大大学艺术学院的水下考古及水下文化遗产中心举办。UNESCO水下文化遗产中心旨在促进阿拉伯地区及其周边对2001年UNESCO颁布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了解,同时最大程度上提升社会对水下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
新设教席将会与UNESCO及其下属的其他中心合作,聚焦研究、培训、信息共享,以及该地区水下文化遗产的文档整理工作。同时,教席还将邀请高级别、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研究人员、埃及其他大学或机构的学者开展相关合作。此外,教席还致力于将水下文化遗产的相关介绍与该地区大学的课程体系相融合,广泛开展教育与能力建构活动。
尼泊尔学校中的活态遗产:UNESCO启动尼泊尔的试点项目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教育扮演着关键角色。经验表明,利用学生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教授数学、科学或文学等核心课程时,因其创建了授课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贴合日常生活。
1月8日,UNESCO在尼泊尔启动了“在亚太地区学校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教学活动”的试点项目。65名来自纳塔神庙和吉尔蒂布尔市的市政官员、政府人员、教师、校长、社区相关人员参与了此项目。
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正式教育中的应用,尤其是通过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测验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材料及教学课程,在不同的学校科目中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地乌干达卡苏比陵风险管理计划的推进
在得到UNESCO遗产紧急基金的授权之后,乌干达的世界遗产“巴干达国王们的卡苏比陵”的管理机构正在接受来自国际专家的线上援助,指导其灾害风险管理计划的推进与落实。据悉,“巴干达国王们的卡苏比陵”先后于2010年和2020年遭受两场火灾的破坏,现已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2020年11月3日,举办了一次线上培训工作坊,主要为世界遗产项目“巴干达国王们的卡苏比陵”灾害风险管理计划的筹备工作提供指导。此外,工作坊每周还会指导遗产管理机构各项工作并与之进行在线交流,关注并审视计划的推进情况。
促进非洲青年参与遗产保护
非洲《2063年议程》中的笫5愿景为“让非洲拥有强大文化认同、共同的遗产价值观和道德伦理”。如果邀请社区特别是青年参与遗产的保护和提升工作,就有可能实现该愿景。
非洲拥有世界范围内数量最多的年轻人,同时也是人口增速最快的区域,年龄在14—35岁的年轻人占据了非洲总人口的40%。到2030年,非洲年轻人的比重将会上升至42%,人口数量达到7.5亿。该现象引导ICCROM及其合作方推出“青年、遗产、非洲”项目。项目旨在建立年轻一代、青年组织与策略措施之间的关联,将非洲的遗产视为经济和社会机遇的一种来源。
盖蒂保护研究所发布“20世纪历史主题框架:评估遗产地区的工具”
盖蒂保护研究所与ICOMOS20世纪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合作,发布“20世纪历史主题框架”。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和遗产保护专家均可使用这个免费工具。20世纪是一个新建筑物、城市、景观急剧增长的时代,在此背景下,专家很难确定数量众多的潜在遗产地的重要性及其缘由。
该工具为使用者提供了一套鉴别并评估20世纪遗产的框架结构,同时厘清塑造20世纪全球的社会、技术、政治和经济等驱动要素,整理为10个简要的历史主题,分别为:快速城市化及大型城市的增长,科学及技术加速发展,机械化、工业化农业,世界贸易与全球合作,交通系统与通信系统,国际化、新民族国家与人权,保护自然环境、建筑物与景观,流行文化与旅游业,宗教、教育与文化机构,战争及其后果。
“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ICOMOS参与了网络虚拟研讨会“遗产与我们可持续的未来:研究、实践、政策与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危机、冲突、人口迁徙、社会不平等以及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愈演愈烈,但是人类可以通过相互合作来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 7项目标,进而解决21世纪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联合全球不同地区的政策制定者、实践者、研究者及NGO、博物馆、公司代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了会议,主要讨论遗产研究、政策与实践在可持续文化中的角色。专家会议的议题则涵盖气候变化、文化与自然的内在关联、多维度的评估方法、能力提升、以人为本且去殖民化的路径、数字技术、可持续的城市、精神健康与幸福以及经济发展中的旅游业与创意产业等。
关于构建传统居住地生机活力的遗产管理工作
近些年,南亚地区一直深受洪水、海啸、地震、火灾和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同时该地区还拥有多种形式的文化遗产,包含博物馆及档案藏品、古物、考古遗址等有形遗产,以及习俗、音乐、工艺及传统生活方式等无形遗产。尽管有些时候破坏区域会扩散且无法逆转,但是仍然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减轻灾害风险,构建复原力并适应变革中的现实处境。在此背景下,第二届南亚地区文化遗产灾害风险管理培训工作坊于2月4日正式开始。
工作坊的主题是“理解人类、自然、文化:通过遗产管理构建活态传统定居点的复原力”,聚焦遗产定居点在通过灾害风险管理、适应气候变化来增加复原力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此外,工作坊还与ICCROM和IUCN主办的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合作,希冀可以通过《世界遗产公约》有效提升文化与自然保护实践。
新的研究论证了世界遗产中的海洋遗址在抗击气候变化中的关键角色
UNESCO近日公布了第一期关于“世界遗产中海洋遗址的蓝碳生态系统”的全球科学评估,强调了这些栖息地所具有的重要生态价值。这些地区尽管在世界海洋中占比不足1%,但是它们聚集了21%的世界蓝碳生态系统区域,以及1 5%的世界蓝碳资源。
在过去1 0年间,科学家已经发现海草草甸、潮汐沼泽及红树林所构成的“蓝碳”生态系统是目前已知的最密集的“碳汇”。 “碳汇”是指自然环境中能够吸收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或活动。这一过程通过隔绝并储存大量来自大气层和海洋中的碳来削弱了气候变化的威力。UNESCO海洋類世界遗产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蓝碳生态系统保管员,其相关报告使得该系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总的来说,截至2020年,海洋世界遗产生态系统覆盖面积达到2.07亿公顷,在全球所有受保护的海洋区域中占比10%。
纳米比亚举办关于“保护非洲水下文化遗产”的地区会议
UNESCO与纳米比亚教育艺术与文化部、UNESCO纳米比亚国家委员会合作,举办保护非洲地区水下文化遗产的地区会议。此次会议有助于UNESCO继续努力,提升成员国在保护沉船、沉没建筑物等水下遗产及相关场所的能力。
发言者有非洲地区的国家政府机关人员、考古学家代表、资深文化遗产专家、历史学家及从事保护工作的人员。讨论主要围绕水下遗产现状、最佳实践、如何有效保护水下遗产及如何开展跨部门及国际间的合作等议题。会议还深度探讨如何根据UNESCO清单列表建立非洲地区水下文化遗产的清单等内容。
网络研讨会“AARTeSCIENZA: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传统知识与新技术”
气候变化将对人类整个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遗产不仅无法置身事外,而且会变得更加脆弱,因此需要开展相关的保护、保存工作。系列网络研讨会“ARTeSCIENZA: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传统知识与新技术”的核心议题是那些与保护文化遗产和景观相关的艺术史、传统知识和新技术。
ARTeSCIENZA网络研讨会的第一部分强调了研究新发现、新技术及新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应用。此外,研讨会还解释了科学在塑造新复合管理方法中的角色,以此强调意大利文化遗产及文化景观所面临的威胁。第二部分则聚焦传统知识在文化遗产可持续管理中的价值,以及艺术家、科学家制定文化遗产在预防、缓解并适应气候变化方面跨学科策略的重要性。
国际妇女节:UNESCO比以往更支持女性在活态遗产工作中的权利
在“女性领导力:在COVID-19世界中实现平等的未来”为主题的国际妇女节,“活态遗产的实体”呼吁重视女性在活态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性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ICH)相关实践、传播和保护中的关键要素,同时还在价值与规范的创造、传播及其转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有一点需要牢记,即ICH中的性别关系是复杂多样的,相应的性别动态及性别标准需要在对应的文化与历史语境中去理解。
国际资讯主要源于UNESCO、ICOMOS、ICCROM官方网站,翻译:赵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国内资讯
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就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提出意见。意见要求将历史文化遗产空间信息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整体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类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严格历史文化保护相关区域的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健全“先考古,后出让”的政策机制,促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加强监督管理。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管理的意见》
近日,为进一步加强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管理,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管理的意见》。意见要求:一是切实落实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管理责任,提高对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管理工作的认识,落实中央和地方的资金管理责任。二是加强和规范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管理,提高项目保护方案和预算编制质量,强化项目预算评审约束,加强项目预算执行。三是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四是做好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绩效管理。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在京成立
3月9日,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挂牌仪式在京举行,标志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组建,国家文化公园工作机制建设开启新的阶段。
据介绍,专家咨询委员会受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领导和协调,积极完成交办任务、委托事项,为领导小组及相关方面提供决策咨询、政策建议,研究建立国家文化公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评议各地报审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及相关材料,积极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及其建设工作的宣传介绍、说明展示,开拓性建设、引领性发展。
专家咨询委员会内设长城、大运河、长征专家组,下一步还将根据工作需要设置黄河专家组。此次入选的委员涵盖了历史、文化、旅游、文物、规划、艺术管理、科技、生态等领域的81名知名专家学者和专业管理人员。
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委员会的日常运作、协调服务和组织管理。
云南通海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云南省通海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 3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通海县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其中,秀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海古城依山就势,形成了“山城湖”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九宫格局”模式;古城内103个院落民居为历史建筑,其中有8个院落为明代建筑。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发出通知开展2021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活动
国际社会对文化包容性与多样性的需求日益增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将2021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确定为“复杂的过去,多彩的未来”。ICOMOS在发布今年主题时指出,每个人、每个群体看待和讲述遗产的方式各不相同,应建立更具有包容性的叙事方式,更全面地解释遗产,向更广泛的群体传播遗产价值。尤其需要关注因经济、社会甚至生理原因而存在的弱势群体对遗产的需求,以开创一个更加宽容与和平的未来。
3月8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发出通知,号召广大团体和个人会员及文化遗产同行举办或参与相关活动。具体活动主题可结合自身特色,尤其鼓励开展遗产价值的“无障碍”传播,让社区民众、低收入群体、儿童、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群体都能够平等自由地接触遗产、认识遗产、保护遗产,让文化遗产成为大家共同的“多彩未来”。
上海公布首批革命文物名录
近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了上海市首批革命文物名录,其中包括1 5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208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中共一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贺绿汀创作《游击队歌》的手稿、鲁迅致宋庆龄蔡元培书信、上海市政府成立时的第一块牌匾等都被列入名录。 上海首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中,包含了战斗遗址、烈士墓、陵园、纪念碑、故居、旧居、纪念馆、纪念堂等。可移动革命文物有票据、手稿、书籍、刊物、武器、纪念章、历史照片、生活用品等。
据介绍,上海首批革命文物名录中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大多数都经过了精心保护和修缮。2021年还有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代表宿舍旧址、李白烈士故居、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等7处重要革命旧址正在修缮或处于环境整治中。今年“七一”之前,上海将全部完成这些重要革命旧址的修缮整治,并向社会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