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2021-06-28闫广和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影响对策

摘  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儿童受教育的两种基本来源,相较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侧重于对孩子性格、心智、意识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家庭教育观念及其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并立足家庭教育角度思考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自我意识;影响;对策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且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对于孩子个性、心智、意识等方面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形成是重要内容,自我意识情况如何,对于孩子认知、性格、行为、态度等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在影响儿童自我意识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往往居于首位,广义上的家庭教育通常涵盖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教育模式等要素,这些方面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或多或少对孩子的自我意识带来的一定影响。因此,作为家长,应当要在认识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意识影响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方式,为孩子提供更加科学的家庭教育,塑造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概念

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所有个体都需要建构起来的关于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如何适应社会的多层面理论。这种建构以自我意识为核心,是连续同一的。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将“自我”的概念分为“主我”和“客我”,主我对客我的认知、评价、体验、控制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又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志三种成分。比如:“我认为我是一个诚实的人,”这句话中第一个“我”是主观的我即“主我”,第二个“我”是客观的我即“客我”。自我意识的本质出现于儿童能够进行视觉自我识别、能够开始使用像“我”“我的”这样的个人词汇时。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从幼稚走向成熟稳定的起步阶段。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个体的行为、态度、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对个体的自我教育具有推动作用。

二、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广义上的家庭教育通常涵盖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教育模式等要素,这些要素是构成家庭教育的基础,同样,对于儿童的自我意识也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一)家庭氛围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家庭氛围是家庭的“无形环境”,是一种儿童在意识层面的感知和体会。不同的家庭氛围往往会给孩子的性格、爱好、心态、情绪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对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氛围对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影响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父母所营造的家庭人际关系对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影响,比如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往往能够给孩子带去更加积极的影响,当孩子身处集体环境中的时候,孩子会有更高的自我意识;而反之,如果一个家庭经常性争吵、亲子关系不良,那么孩子也会因为缺乏关爱和关心,在集体环境中自我意识降低。二是父母的言行对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影响。父母的言行是家庭氛围的重要表现,同样,父母言行也会直接作用于孩子身上,并对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重要影响,主要是因为孩子早期的自我意识,绝大多数来源于模仿,比如有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会表现出较好的言行,对孩子以身作则,那么孩子的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就会比较趋向于父母。三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程度,也会对孩子自我意识带来一定影响,比如有父母,比较尽责,对于孩子十分关心,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会积极鼓励和肯定,孩子的自我意识就会在其中得到提升。

(二)父母文化程度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父母的文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程度越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自我意识越高。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了解文化程度对于以后生活的重要意义,从认知上会更愿意努力培养孩子,对他们的孩子有更高的期望,同时他们也有能力小学阶段有效的辅导孩子的学习,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有了积极的关注、有效的引导,孩子的学业水平会比较高,在学校中获得良好的自我成就感,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也许有强烈的培养孩子的愿望,但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孩子在家庭中未获得有效支持,自我意识会一定程度的降低。

(三)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提出的两个维度,家庭教养方式可以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四种。而这四种家庭教养方式作用于孩子的自我意识也有不同。

首先是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这种教养方式下,父母会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并且会更加善于运用激励工具来鼓励和引导孩子,能够关注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想法观点。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比较自信、自我评价较高,群体相处意识也比较好,有着较高的自我意识。

其次是专断型的家庭教养方式。这种教养方式的核心是“控制”,即父母希望孩子在任何方面都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对于孩子的一言一行都给予了明确的标准和期待,一旦背离了他们的标准和期待,父母就会采取比较过激或者严厉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批评斥责。在专断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下,父母很少能够尊重、倾听和理解孩子他们自己的想法。而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这种教养方式会让孩子自我意识下降甚至丧失,并且直接表现在孩子的行为上,比如孩子自信心不高,人际交往能力交叉,自我调节能力较低等等。

第三是放纵性的家庭教养方式。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下,父母对孩子也抱有更多的积极态度,但是把握不到合适的尺度,往往容易过分纵容。其特点是缺乏控制。但儿童思想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缺乏自主能力和独立思想,放纵型家长往往忽视孩子自身的不足,培养出的孩子跟同龄人相比会显得不成熟,经常冲动,缺乏责任感,也很少为别人考虑,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受欢迎,导致自身自我意识不高。

四是忽视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既缺乏对孩子的控制,也缺乏对孩子各种行为的关注和积极反馈。他们与孩子的互动很少,不愿意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忽视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缺乏关注、缺乏控制,而孩子往往也缺乏对别人的关心,又因为长期被忽视,更可能通过表现一些反社会行为来引起别人的关注。由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较低,所以这类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较低。

三、如何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一)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正如前述,在一般家庭中,父母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日常言行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产生重要影响,继而影响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因此,父母应当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并塑造自己正面积极的形象,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要学会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待人诚恳友善;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跟家人一同分享。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耐心的沟通。

(二)积极引导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有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及行为习惯予以一定的引导的帮助。但无论受教育程度高低,作为父母,都应当要成为孩子最重要的正面催化剂,教育孩子拥有努力上进、坚持不懈的精神,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踏实做事、谦虚待人的好榜样;为孩子展示更多的社会正能量,通过新闻、社会事件等资源培养孩子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给予孩子更多自主空间,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三)坚持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

从现实角度来看,四种教养方式中,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权威型的父母。他們对孩子有合理的要求,积极关注孩子的行为,及时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反馈,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充分的鼓励,更能够与孩子协同完成任务,但同时也会作出适当的限制。民主的权威型父母,在权威的基础上更多了一些亲子平等的概念,这类父母常常以孩子朋友的、同伴的身份与他们沟通相处,更能获得孩子的信任。

四、结论

综述所属,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而自我意识对于孩子的性格、情绪、心理、言行、习惯等方面又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于孩子自我意识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并通过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教育模式等作用。本文在对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意识影响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希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維花.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36):167.

[2]杨涵舒,程文红,肖泽萍.父母教养方式的代际传递特点及成因[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0):1593-1596.

[3]李丽楠.父亲教养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父亲教养投入的调节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3):12-17.

作者简介

闫广和(1982.09.22—),性别:男,籍贯(省市):河北,学历:本科,职称:无,单位(包含具体省市信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工作):应用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100872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影响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