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程思政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

2021-06-28刘丹阳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施课程思政英语教学

【摘要】课程思政是国家对教育教学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新标准。如何将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有机融合,在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着重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培养教师自身的思政意识、挖掘教材的思政内涵,以及在教学中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等,将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课程思政;英语教学;实施

【作者简介】刘丹阳(1975.03-),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上海市商业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一、引言

课程思政是一种内涵丰富而又立意深远的创新教学理念。它是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彰显与功能的发挥,它不是将思想政治理论照搬,而是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内涵予以挖掘,显化并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最终实现在思想、道德、情感、价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与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立德树人是培养有理想、有抱负、具有爱国情操的青年一代的必经之路,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英语在职业教育中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它贯穿于每门学科教学工作中。课程思政如何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将学生培养成既充满文化自信,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所需人才,实现思想政治课程与英语教学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目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

1.明确英语教学思想性的落脚点。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完成语言教学目标的同时,使学生通过学习语言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英语教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不但担负着使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发现自我的作用,也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还未完全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待提升,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发掘教材的思政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理解并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建立起四个自信,即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所谓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当教学内容中出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时候,要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必然性,不能以简单的优劣之分去比较文化的异同,而应该抱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文化的差異性。只有以课堂为媒介最大限度地拓展课堂的维度,才能使学生在理解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从而树立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用英语来讲述中国故事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方面来认识本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三、思政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

1.教师自身教育观念的挑战。长期以来,大多数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的认识为英语课的主要目标仅仅是语言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或是认识到语言教学同时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任务,但仅仅把它作为了解外国文化的一个载体,而忽略了英语教学也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任务。因此,在国家大力倡导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部分英语教师可能仍然因袭守旧,思想认识不到位。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渗透,而不能使课堂教学发挥育人功能。

2.教学方法受到挑战。在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需要教师具备在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意识,更要求教师能更加灵活地运用教材的内容,采用更加灵活的形式,更加深入地挖掘教材的内涵,而不是仅仅在空洞的说教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好的教法才会事半功倍,而空洞生硬的说教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反感,失去了教学本身的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英语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筛选思政教育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对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渗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终目的。

四、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堂的策略

品德修养贯穿于人的各个成长发展阶段,对于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确立至关重要。如果学校在英语教学工作中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学生的思想层面可能得不到正确的引领。教师、教材与教法是实现课程思政渗透于英语教学的三个重要方面。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贯彻思政教育的关键因素,教材是挖掘思政教育素材的来源,教法是课程思政的落实途径,关乎课程思政落实的效果。

1.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引导者,要认识到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也要充分认识到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努力争当新时代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在教学中注重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学资源——挖掘教学资源中的思政内涵。在教学中深入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内涵,同时可在课余补充一些语言教学素材,如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版本、英文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与评论。通过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润物细无声中,通过灵活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把握机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各种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放在各项行动的首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起到激励的作用。

3.教法——课程思政的落实途径。

(1)课堂教学——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思政教育的引入应是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育人方式。为了完成职业赋予的神圣使命,英语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注时事新闻,积极搜集与教材相关的热点新闻,运用多媒体技术对课堂形式进行丰富,并结合板书使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一目了然。其次,尽量精简时政热点的内容,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概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堂各项环节。再次,兼顾整体性与联系性原则,结合本节课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对思政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加深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思政教育的方式影响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结合科学有效的教学技巧来开展英语教学。第一,将单项传递变为双向教学,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在英语课堂上提供双向交流的路径,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关于思政问题的相关建议。师生之间要积极沟通,努力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提高思政教育在英语课堂上的效率。第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授课方式,打造主动式教学模式。教师要提高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认清教学岗位的重要性,主动摒弃被动式教学,实现英语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提高学生将思政教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应在分析具体学情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育人的目标。因此,教师要根据英语教材的特点,找出能够进行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在深入挖掘课本思政内涵的基础上,将其化为某一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交流的状态中体会理解相关的德育知识。比如,在中职英语口译教材“机场送行”一课中,可设置机场送行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到接待外宾时要礼貌真诚,举止要得体,因为个人的形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通过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了口译工作的要求,培养了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也懂得了作为个体应该具有的民族尊严感。在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针对一个话题阐述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并让学生总结出自己对这个话题的观点。学生可以在正反两方面观点的博弈中形成自己对于相关话题的认识,并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在高职英语听力课程中谈到金钱这个话题时,可以让学生在听完听力材料的基础上用英语进行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正確的金钱观,使学生认识到金钱不能代表一切,不应该过分注重物质生活。这种教育方式既可以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更能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育之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渗透。

(2)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的补充。第二课堂就是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从形式来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在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补充作用,合理调节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热情,是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应利用好第二课堂,注重课堂教学的延伸。如可开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等主题的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以多种形式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德育教育。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政治意识对于课程的积极引导作用不容忽视。英语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往传统的英语教育割裂了英语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联系,忽视了思想道德的提高,没有健康的人文环境,就无法实现培养德、智、情、趣均衡发展的全面目标人才。思政教育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应明确为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既尊重别国的文化,也尊重本国的文化。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为此,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完善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努力形成较为科学化、体系化的教育方案,使英语课程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功能,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英语教师应担起思政教育职责,探索建构英语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2]王文臣.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育之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 2018(50):6-7.

[3]何涛.在英语教学中更好融入思政教育[N].光明日报,2019-05-28(15).

猜你喜欢

实施课程思政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