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高校“互联网+”党建创新研究

2021-06-28樊丁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3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党建互联网+

[摘  要: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各领域带来的影响巨大,在党和政府以及全体中华儿女的努力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进入后疫情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后疫情时代对于高校“互联网+”党建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党建创新是应对挑战的“题中之义”,“互联网+”党建有着开放、先进等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何在后疫情时代进行“互联网+”党建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党的建设,为党的事业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是高校党建工作者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高校;“互联网+”党建;创新]

后疫情时代指的是新冠肺炎疫情过去的时代。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在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有效控制,国民生产生活得以有序进行。2020年6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同塔吉克斯坦总统通话时,也提到了“后疫情时代”一词。2014年12月28日至29日,全国第23次高校党建会议在京召开,习总书记在会上特别强调了我国所处的新时代背景、互联网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中国互联网未来的美好期许。高校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党建工作亦应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师生,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高校的党建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所面临的局面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习总书记提出的从严治党思想必须贯彻到党建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党员、基层党组织、党建方式方法都必须与时俱进。在后疫情时代,对高校“互联网+”党建提出了新要求。由此,高校党建工作必须线上下下两手抓,虚拟现实两不误,切实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工具,创新党建的方式方法,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采用“互联网+”党建的优势

2015年3月14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官方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科技创新的成果与各领域、各行业深度融合,用于推动发展。该概念一经提出,便掀起了热潮,各行各业纷纷探讨“互联网+”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速度如雨后春笋一般,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有关行业的进步,同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疫情期间互联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可以说,互联网已经融入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国国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也通过抖音、微博、微信、QQ等手机APP以及电脑、平板进行传播。

“互联网+”与新媒体共同作用的党建,是对传统党建方式方法的创新升级。“互联网+”为党建工作提供了新媒体平台,是对时间空间界限的打破,是对各类资源的有机整合。高校党建工作势必要与“互联网+”相结合,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搜集、发布有关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同党员群体进行实时的交流。同时,“互联网+”党建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由于防疫需要,许多高校便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党建活动。

(一)“互联网+”拓宽高校党建工作的时间、空间

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迅速,普及率达到了65%,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你在全球任何地方,只要有网络,就能实时接收信息,随时反馈信息。高校利用“互联网+”进行党建可以不囿于环环境、时间、地点的限制,在高校内,党建工作往往需要相对安静的地点,需要有关的器材,并且需要面对面交流。而有了互联网技术以后,高校党建工作者利用互联网可以忽略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党建工作可以更有效率,效果更佳。比如使用钉钉,微信进行視频会议,党员间既能学习党建知识,又能相互交流。

(二)“互联网+”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

高校党建工作,往往是采用讲座、会议、心得体会和参观红色根据地等形式,而且经久不变。通过学习著作的形式更不上后疫情时代党建工作的要求,因为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采取的方针政策时效性更强了,只有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知识,时效性才能得到保证。传统的党建形式经过实践的检验,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组织大量高校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在疫情期间是不现实的,而且也会花费相应的经费,安全问题也需要考虑,而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展馆搬到网上,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相应知识,感受红色教育。同时,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党员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而非传统的纸质阅读,所以,只采用纸质宣传材料,效果可能打折扣。“互联网+”的运用,势必会为后疫情时代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三)“互联网+”强化高校党建内容的针对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这些海量信息充斥着不少的负面内容。尤其是碎片化阅读后,手机上各种APP会获取一些权限,非法搜集用户信息,然后根据用户信息为其提供符合其偏好的内容,长此以往,会加深用户某方面认识。如果是一些辨别能力不强,立场不够坚定的党员,可能会加重负面影响。高校党建工作与党政机关、国有企业有一定的区别。高校党建工作的对象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思维较为活跃,但是一部分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辨别能力较差,可能会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这对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是不利的。高校党建工作者需要根据师生群体的提点,利用互联网作为载体,进行内容的定量投放。比如,在学生群体喜欢的平台进行宣传,传播正能量内容,进行积极引导。像在哔哩哔哩、微博、抖音、微信等学生喜欢用的软件上进行互动交流,投放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同时将党建的内容融合。

二、高校“互联网+”党建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党建工作者对“互联网+”的认识不够

高校极少部分党建工作者对于“互联网+”党建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认为,党建工作必须“按部就班”,必须严格按照传统。这部分党建工作着把“互联网+”党建理解过于狭隘,认为只是用来发布信息,搜集信息,除此之外,作用有限。他们认为,党员的发展、培训、学习和日常管理,都应该采用传统的方式,而不该采用互联网的方式。究其原因,是部分党员的思想未紧跟时代潮流,是害怕通过互联网进行党建会受到批评。有的同志也认为互联网的形式不够规范、标准。

(二)党建平台建设力度不足

当前的“互联网+”党建工作主要通过专门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网上展馆和视频学习等方式进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具体而言,有以下表现:

首先,一些高校缺乏专门的网站和公众号等互联网党建平台,高校更多的是将宣传部、党政办等部门的网站作为党建平台,二级学院也有党建专栏,但是各部门的党建内容是“碎片化”的,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来整合党建信息的平台。其次,党建平台内容的相对单调,大部分高校党建平台的内容都是上级党建内容,或者是自己单位的学习情况,然而学校的特色以及模范党员凸显力度不足。第三是高校党建平台内容的针对性不足,打开高校宣传部、组织部和二级学院的网站或者公众号,内容往往都是“老三样”,而与学生党员、教师党员贴近的内容则相对匮乏。

(三)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的结合欠佳

“互联网+”党建,是高校党建的新形式,是一种工具,而非目的。部分党建工作者混淆了党建工作的目的和手段,以为采用“互联网+”形式进行党建就要抛弃传统党建模式。其实不然,“互联网+”党建是传统党建的补充,二者并不冲突。当前,作为高校党建工作主要对象的学生和教职工,基本上都离不开互联网,所以,在线下进行党建的同时,也要注意线上的党建工作。在注重网络虚拟技术的同时,也不能丢掉传统党建工作的优势。“上下虚实”的工作都要做到位。

三、后疫情时代高校“互联网+”党建创新的具体途径

我国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将新冠肺炎疫情牢牢控制。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的力量。在高校党建方面,“互联网+”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天空。后疫情时代,高校“互联网+”党建的创新必不可少,具体有以下途径:

(一)提升党建工作者对“互联网+”的理解

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者,要清晰地认识到,敌对势力的反动思潮、不良文化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大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一味回避互联网只会适得其反。而要想更有效率地进行党建工作,要想取得更好的党建成果,那就必须利用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为高校的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高校党建工作者和党员同志,一定要摒弃陈旧的观念和错误地思想,在把握时代特征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互联网进行和支持党建工作。同时,高校也应当积极推行“互联网+”党建,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和教职工党员。

(二)提升党建的内容丰富性、针对性

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党建信息,创办专门的党建网站、公众号或APP,完善相应的模块,比如党史专题、党的规章制度专题、习总书记论述和讲话专题、师生专题等等,同时积极地与党员进行互动,获得反馈信息。其次,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相应的内容,提升党建内容的吸引力,在版面、内容、图片和视频方面,做到图文并茂,搭配得体,使之可读性更强。再次,设立知识问答、小游戏、党员间互动的版块,像“学习强国”软件一样,可以积分累计,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礼品。最后,设置搜索功能,可以模糊和精确搜索想要的内容,更具针对性。

(三)增加党建形式的多样性

在考虑传统党建形式的同时,也要发挥“互联网+”的特点,使党建形式更加“有血有肉”,有党建了丰富的形式,不仅可以提升党员的参与度,还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党建工作的效果。高校“互联网+”党建形式的多样化,应当以人为本,考虑到党建对象的特点。负责党建工作的有关部门,应时刻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保证将最新的成果运用到党建形式创新的工作中。比如将AR、AI、VR等技术应用到网上展馆,运用到情景体验等场景中。同时,还可以增加游戏形式,增加体验式、互动式内容,使党建对象在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洗礼,学到党建的知识和内容。

(四)线上线下结合 服务高校

后疫情时代高校“互联网+”党建,要做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做好服务工作。传统党建活动的内容、形式单调,不符合高校党建对象的特征,也更加重视线下的党建工作。对此,高校党建工作者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做好线上工作,比如网站建设、线上信息收集、发布,以及与党员的互动,增强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引导性。其次,要做好線下的工作,线下的党建也可以结合“互联网+”,在进行讲座、会议、参观的时候,运用互联网加以辅助。传统的党建方式不可忽视,要正确处理线上线下的关系,避免出现线上热闹,线下冷清的情况。在服务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利用“互联网+”提升党建服务的质量。一方面,进行常态化的内容推送,协助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与教职工党员的喜好,然后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 202004/t20200428_70974.htm,2020-4-28.

[2]乔丹,汪振友.“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0):95-100.

[3]石玉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36(01):77-80.

作者简介

樊丁(1988-),男,陕西西安人,法学硕士,助理研究员。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组织部  陕西  西安  710122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党建互联网+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