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鹃花城焕发别样生机活力

2021-06-28王露

党员生活·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麻城人居城乡

王露

三月的麻城,干净整洁,柳绿花红,所有的景物都显得格外靓丽。

“以前根本不愿上街,到处脏乱差,现在环境好了,散步的人越来越多。”清晨跑步的鼓楼社区居民张趋深有感慨。

2020年10月,麻城坚持党建引领,以书记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举全市之力,率先在黄冈市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不到半年,城乡面貌发生颠覆性变化,杜鹃花城焕发别样生机活力。

党委领跑  组织力激活战斗力

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湖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样板区……麻城机遇无限,但管理水平低效,资金短缺,城区和乡镇进展差距大,市民素质亟待提升……发展短板凸显。

麻城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要美,垃圾治理迫在眉睫。

如何破题?麻城市早就在顶层设计上进行布局。

2020年10月,麻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召开,吹响了攻坚“集结号”。

麻城市委書记杨遥在现场会上庄严承诺:“要坚持党建引领,把美丽乡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摆在我市镇村工作的一个重要位置来认识、安排、部署、落实。”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麻城市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方案》《关于创建“幸福家园”社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

书记、市长挂帅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按10分权重纳入各地党政班子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各乡镇办成立工作专班,镇村干部包村下组,全面参与、全员上阵,轰轰烈烈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攻坚战拉开大幕。

2019年到2020年,从可行性研究、立项,到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市委常委会审议和市人大审批,再到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正式启动,全市4642名环卫工人整体交接过程之稳,全市25个乡镇(办区园场)覆盖范围之广,城乡综合变化之大,无不令人拍手称赞。

历经了项目从孕育到实行全过程,麻城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刘超感慨:“没有形成合力,肯定搞不下去,生搬硬套不联系麻城实际,也搞不下去。”

支部带跑  红色堡垒凝聚红色力量

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基石。作为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试点镇,三河口镇组织党政班子成员、部分村书记先后6次赴外地考察先进经验,并在下村调研、征求意见、反复研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率先推行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

“垃圾治理是打造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我们已经有开端,起了步,但推进乡村振兴还任重道远。”在三河口镇人大主席李焕平看来,环境整治,乡村治理久久为功是共识,也是方向。目前,三河口镇的汪家冲村、金盘地村率先开展了垃圾分类全覆盖,垃圾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农村环境卫生自中航美丽城乡环卫集团有限公司接管后有明显好转,但与发展要求、现实要求还相差甚远……各村,尤其是书记,站位要高,对占位不做事、不服管的人,要全部辞退……”元宵节刚过,木子店镇人大主席商友文便就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遇到不协调、不统一、不到位的问题在村支部工作群再作部署,就边远村组运输难的问题,迅速提出解决方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村书记大年初二还在帮我们协调转运车辆,我们遇到的困难,各级领导都在帮我们想办法,作为一个外地人,真心觉得温暖!”中航环卫麻城分公司运营负责人裴春娇回忆接管麻城环卫工作以来,各级党组织给予全力支持的点点滴滴,眼里满是感动。

麻城市镇村两级党组织积极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在组织领导上一盘棋、协调配合上一股绳、具体工作上一张网,将人居环境提升与脱贫攻坚、污水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有机融合,将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列入“支部主题党日”“塆组群众会”主要议程,结合“爱国卫生月”“擦亮小城镇”“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等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志愿者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充分宣传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以实际行动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现状,助推镇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党员竞跑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示范带动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村里到处干干净净,邻居家整整洁洁,如果自家门口脏、乱、差,感觉面子上都挂不住……”张家畈镇李家冲村党支部副书记余金威说。作为村干部,余金威除了每天带头把自家庭院、家门口扫一遍,闲暇之余,还会到村民活动广场里打扫卫生。

在他的带领下,现在,李家冲村家家户户主动清扫门前垃圾,共同维护环境整洁。负责该村片区的中航环卫工人丁九荣深有感触:“以往过年,村里到处都是鞭炮残渣,根本扫不过来。现在好多了,大家都先把自家门口清扫整理,我们清理也方便多了。”

三河口镇金盘地村郭家大垸村级事务公开栏里,村民投票评选出来全村“十星级文明户”排名赫然公示在列。

该村村委委员汪进解释:“1户党员示范户带动10户村民,有榜样,有比较,有激励,大家都有自尊心,环保意识一下子上去了。”

党员带头干,群众才会跟着干。在党员带动下,“亮一户联十户带百户促千户”的示范效应持续扩大。

群众跟跑  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龙池街道城西社区的戴大爷,现在每天遛狗都自己带着铲子处理排泄物。“大家把社区打扫得这么干净,我们也不好意思去破坏。”

一个小小举动的改变,折射出的却是麻城大地环境更优美、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践行者的美好图景——

“别看我们罗家墩是老小区,现在环境好了,住着舒心又方便,以前卖了房子的居民又想住回来呢……”鼓楼街道朝圣门社区干部罗成一边督查垃圾清扫收集情况,一边介绍,“发宣传单,讲大道理,都没有实实在在的改变让居民信服……”

改造后的朝圣门社区罗家墩小区路宽地净、排水通畅、地面整洁、管线有序,文化气息浓厚,车辆能顺畅通行,治安也好,群众获得感强,自然聚集了人气。

刘家畈小区的居民万世丽在巷子里开了20年的小卖部了,社区改造背街小巷,她二话不说同意敲掉小卖部延伸出路面的两级台阶。现在,居民买杂物都要踩着几十公分高的铁架子进门。

“巷子里路窄,我让一点应该的。就是咱们门口那个排水沟有味儿,社区能给我们解决不?”万世丽探出脑袋问路过的城西社区副书记刘杰,“那有什么问题,我们下一步就来解决。”

群众的环保意识觉醒,就会落实到对待城乡环境的一言一行上。不光是下沉党员,村(社区)群众纷纷加入到清扫、保洁、宣传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正在一点点强起来。

以好环境,促好心情;以好心情,丰富好日子。

猜你喜欢

麻城人居城乡
最美城市“绿化带”
贺麻城巴水农民诗社成立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贺麻城获“千年古县”兼读凌礼潮先生《麻城不待麻秋筑城而早有城》感怀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贴心服务聚英才
麻城城市热岛效应初步研究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世界人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