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三件瓷器
2021-06-28沫沫
沫沫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梅瓶
元明清三代青花瓷中,康熙青花瓷历來以其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颇负盛名。清人陈浏在其《陶雅》一书中说:“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秾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由此可见康熙青花的艺术成就之不凡。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梅瓶,何爱群先生珍藏,高30.3、口径4.2、底径3.7厘米。撇口,短颈,丰肩,敛腹,下承圈足。瓶体修长,线条婉约,造型俊逸。
其口沿以青花淡描如意纹,腹部通体描绘青花山水人物图,通景绘湖泊高山,远景层峦叠嶂,近景山石皱染,周围衬以苍松翠柏,祥云缭绕。画面当中,两位高士站于岸边高谈阔论,一旁小童持琴待侍,渔夫撑蒿前行,动静相宜。整体用笔流畅,以寥寥数笔描绘出细微的人物神态、峻伟的自然景观,青花发色艳丽,画面意境幽雅,分水皴法的描绘富有浓淡深浅的层次感。画面弥漫着丰富的生活情趣,表达了人民安居乐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底部露胎,中心圆圈处上白釉,落“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青花款。
康熙青花瓷中的山水画面表现出一种情景交融、澄怀观道的艺术理想境界,展示的是简淡、玄远的意味,以大自然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为创作源泉,赋予瓷器本身以灵感,山水人物成了创作者书写情思的媒介,意欲将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融为一体,表现出当时文人画所追求的思想情趣和审美趋向。而瓷绘山水早在金元时期的磁州窑瓷器中已经出现,但它的广为流行则始于明代晚期的景德镇窑,至清代更为盛行。除青花还有粉彩、五彩等品种。此件梅瓶的青花绘画不仅有浓淡不一的水印痕,而且山石以斧劈皴画成,这种皴法是受明代绘画影响产生,虽在明晚期的瓷器上已经出现,但康熙的斧劈皴更善于表现山石的宏伟气势。
清康熙青花“郭子仪祝寿图”棒槌瓶
清康熙青花“郭子仪祝寿图”棒槌瓶,何爱群先生珍藏,高49、口径12.3、底径13.2厘米。通体施透明釉,白中微闪青,青花浓淡相宜。盘口,口沿下绘有一圈云头纹,颈部中间以青花描绘连珠纹、回纹和如意纹为主要装饰,折肩,椭圆形长腹,圈足,器型挺拔秀丽,为典型的棒槌瓶式样。底部白釉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款。
这件康熙青花棒槌瓶的腹部通景绘制“郭子仪祝寿”场景。只见汾阳王郭子仪夫妇慈眉善目端坐于上,其众子婿聚于厅堂之中,拱手而贺,画面背景祥云缭绕,整器青花发色深沉,画工流畅写意,画面布局合理,人物神态描绘生动。人物与背景之间协调巧妙,这种移步换景的构图方式,给人以密不透风之观感,虽画面满而全,但主次关系分明,人物关系安排合理,错落有致,既面面俱到,又重点突出。
郭子仪为中唐名将,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其武举人入仕,官极统帅,为肃宗、代宗二朝皇室武相。郭子仪在平乱和抵御外侵之战中作出极大贡献,忠孝二全,封“汾阳郡王”,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生而主不疑”,享有极高的声望。当唐朝江山处于外侵内乱之时,他勇于出征解难,为唐中期奠定了至少30年的安定局面,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肝胆英雄。他享年85岁,皇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相传郭子仪有七子八婿,均在朝为官,其中一子还是当朝驸马,每逢寿辰,七子八婿均携子来贺,可谓官高位显、子孙满堂。
后人多隆郭子仪的功业,颂其德行,并附会其很多传说,加之他多子、多福、多寿,因此,常常成为一种人生、功业、家庭和长寿集于一体的理想化身,也是世俗生活理想的生命状态。康熙时期景德镇工匠将此场景绘成画作,以祈富贵长寿、子嗣兴旺,亦称“大富贵亦寿考”。
清康熙时期,政权巩固,社会经济开始出现繁荣景象,反映在制瓷业上,官窑、民窑相互促进,品种不断创新,棒槌瓶即为此时期流畅久远且最具康熙朝特征的一类品种。
清乾隆天蓝釉包袱瓶
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在继承明代瓷器制作技术的基础上,受其他手工艺门类及西方工艺美术的影响,有了飞跃发展,创造出很多新的品种,如各种颜色釉瓷和仿生瓷等,各种类型的瓷器在造型和绘画上争奇斗艳,成就了中国制瓷艺术上的一个高峰。其中,包袱瓶又叫布袋瓶、袱系纹瓶,是成型于清代的一种陶瓷款式。
清乾隆天蓝釉包袱瓶,何爱群先生珍藏,高22.6、口径8.6、底径8.2厘米。此瓶造型敞口,束颈,溜肩,弧腹下敛,外壁剔刻竖道纹,颈部贴塑绳结纹一周,勾勒出的纹路线条和褶皱,宛若真物,意趣横生。整体呈包袱状,造型新奇稳重。通体施天蓝釉,色泽淡雅。底部蓝釉白字书“大清乾隆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类器物因其形而被称作包袱瓶,始烧于清康熙年间,其器型一般是在瓶身上饰一凸雕的包袱巾或者束带,就像是在瓷器上“打”了一个大蝴蝶结,显得体态柔美、华容婀娜、构思奇特、精美娇艳,令人难忘。由于其器型独特,纹饰优美,且“包袱”与“包福”谐音,故而寓意幸福、吉祥美好,因此成为后世争相仿制的精品。
清乾隆时期的颜色釉瓷,典雅俊秀的器型与润泽瑰丽的色釉完美结合,富有天然韵致,使后人领悟到古人非凡的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陶瓷艺术美观与实用完美结合的真谛。清乾隆时期的《南窑笔记》关于制釉工艺记载:“夫釉水配法,非有书传,亦无定则,法多配试,自有独得之妙。五金八石,皆可配入。色之诡怪,奇异不一,而足千变万化,俱成文章,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乾隆时期颜色釉瓷的生产更是精益求精,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则有“其制作之巧妙,彩色之艳丽,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