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美国工厂》:全球化下的劳动世界
2021-06-28宋晖
宋晖
2020年,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将最佳纪录长片奖颁给了《美国工厂》。该片由美国Netflix公司出品,史蒂文·博格纳尔、朱莉娅·赖克特执导,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妇为该片担纲发行宣传,自首映后就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关注。《纽约时报》称该片扣人心弦,圣丹斯电影节将最佳导演奖授予该片。在中国,该片同样引起不少讨论,同时也存在着不少误读。为什么一部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能够在中美两国都能激起反响且读解迥异?该片到底讲述了什么?文章即对此展开探讨。
一、美国视角下的劳动世界
《美国工厂》讲述的是中国福耀玻璃集团在美国的建厂经历。影片拍摄始于2016年,这一年,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在俄亥俄州代顿地区七年前倒闭的通用公司老厂房里,先后投资7.68亿美元建起了福耀玻璃美国分厂。这是目前中国在美最大的一笔投资,解决了1500多人的就业问题。影片主要拍摄福耀玻璃从投资建厂到实现盈利这一过程,将镜头聚焦于这所工厂里的工人,关注劳资矛盾和工人斗争,反映了全球化浪潮中美国制造业回流背景下的工人处境。
一部纪录片,能够成为媒介关注的焦点,固然与它的艺术成就有关,但更多的在于纪录片涉及当代的重大议题。自从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在全球取得主导地位后,资本即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逐利投资。《美国工厂》即反映了这一事实:由于美国本土工人待遇较高,所以将资本迁移到那些人力成本较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中就包括中国。美国传统工业区因此凋敝,工人失业,工厂倒闭,出现了所谓的“铁锈带”。美国政府为振兴这些地区,不惜采用补贴降税等多种优惠吸引资本回流,在当时特朗普政府的“让制造业回归美国”政策背景下,福耀玻璃投资美国设厂这一题材尤为引人瞩目。
影片给全世界观众呈现了一幅全球化下劳动世界的图景。面对全球逐利的资本,工人在劳动力市场的议价能力被削弱,工会影响力进一步降低。影片开头,便是通用汽车公司与工会谈判失败破产倒闭的镜头。几年之后,在通用公司的工厂里,福耀玻璃开设了自己的美国工厂。但是,这一次,工人在劳动力市场的谈判能力大大削弱了,失业多年的工人不得不接受比当年低的薪水,以抓住难得的就业机会。
福耀玻璃顺利投产后,劳资矛盾开始出现了:美国班组长开始抱怨工厂的高温环境。一位通用前工人对着镜头说,在福耀工作几个月,自己就受了工伤。女工Jill指责中方管理人员让她使用叉车超重作业。另外一名工人表示福耀给的薪水不到通用的一半。工会开始发动工人,希望在新工厂里建立工会。按照美国法规,一旦工会成立,工会有权力干预工厂管理决策。曹德旺明确表示,中国需要工会,但不需要美国式的工会。故事主线就此围绕福耀玻璃建立工会的斗争展开。美国普通工人对工会抱有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工会能够保护工人利益,另一方面,美国工会上层已经脱离了工人,失去了工人信任和支持。为了阻止工会成立,福耀玻璃更换了管理层,给工人增加了工资,高价聘请了专业咨询公司,给工人做思想工作。最终,工人多数投票同意不建立工会,积极参与工会的工人陆续被清退,福耀玻璃在2018年实现盈利。
在影片中,不论是中国工人还是美国工人,在最后同样面临着技术革新带来的失业威胁。影片最后一幕,是曹德旺在一群管理人员陪同下视察工厂,一位管理人员指着远处流水线岗位上的工人说,下一步要用自动化机器取代这四个岗位。片尾,工人大批走出工厂大门,由此给观众产生一支劳动大军的意象。字幕则是对此前一幕的背景说明:到2030年全球将会有3亿7000万人因为自动化不得不失业。
影片展现了导演对于跨国资本、劳资关系以及技术对劳动力市场冲击的思考。作为一部严肃的纪录片,《美国工厂》揭示了当代重大主题,即伴随资本全球化而来的劳动全球化,劳动力不得不在全球市场上展开竞争。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吸引资本,不得不尽力压低工人工资待遇,剥夺本国劳动阶层的各种劳动保障,从而获得竞争中的人力成本优势。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竞次”现象,即哪个国家更能苛待本国的劳动阶层、工人工资和劳动保障更差,则在全球劳动市场就会有更大竞争力。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对于发达国家的工人同样造成了冲击:大批的工厂关闭,迁往发展中国家。工人因此失业,在工会谈判中也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正在到来的技术革命,对亿万工人造成的失业威胁日益迫近。
影片给观众呈现了真实而残酷的劳动世界,如实描述了当今经济全球化下的工人和工会困境。导演对于美国工人充满了同情,影片对不平等的国际劳动秩序没有展开讨论,对于美国式的工会及工联主义同样缺乏反省;对于中国企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放在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背景中考察,仅保有同情和理解。这些都影响了影片的客观性和深刻性。
二、“他者”的文化观照
“我们将融合两种不同文化:中国的文化和美国的文化。”在影片开端,福耀玻璃美方招聘宣讲员对前来求职的员工表达了建厂之初中美双方的良好愿望。这也是影片关注的第二个主题:中美文化的碰撞。奧巴马认为,“这部纪录片之所以有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并没有呈现一种黑白分明的观点,这样一个好故事有助于我们所有人感到彼此之间的某种团结。”[1]然而,该影片事实上并没有体现中美双方的文化融合,更多的是讲述文化的交锋。
在电影开始时,中美双方对于合作寄予了很高期望,代顿市的一条主干道被命名为福耀大道,中方雇佣了一批美国人做高层管理人员,双方都充满了友善的合作意愿。然而,在和谐的表层下,逐渐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福耀资方很快意识到美国管理层无法达到要求,解雇了高层管理人员,激起了美国工人的反感。一名美国工人说,我们不希望进入工厂大门就到了中国。另外一名工人则说,工厂所有的美方管理者都降级了,中国人不准备将工厂交给我们。
影片里中方一直在努力适应美国文化,企业管理层对于中国员工进行了美国文化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美国人穿着打扮不讲究,舒适为先;美国人很自由,可以骂总统;美国人很务实,不搞抽象的东西;美国人说话直言不讳;美国人过于自信,要以鼓励为主;美国人是顺毛驴、爱听好话等等。这种培训与其说是为了增进了解,不如说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误解。
不仅如此,两国的劳工文化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中国工人吃苦耐劳,工作12小时轮班,将超时加班视为常态,员工以厂为家,愿意为工作远离家庭。美国工人则对自身权利更为敏感。他们认为工厂和自己是一种单纯的雇佣关系,反感加班,排斥中国式的动员例会,并将自己和工厂分割开来,对于工厂缺乏认同感。双方工人处境和待遇也大不相同,美方员工的待遇要远高于中国同行。这一切,无形中加深了双方的鸿沟。
影片中也不乏温情的镜头,如中国工人非常用心地教给美国工人技术,中国工人王和Rob之间发展出了深厚的友情。然而,到影片结束时,期待的文化融合并没有实现。在故事最终,有两组镜头让观众看到了两国工人的不同境遇,一组镜头是对中国人表示友好的美国工人Rob由于动作慢被解雇,另一组镜头是他的中国工人朋友王的一家在美国团聚,其乐融融。两组镜头剪辑在一起,形成了对比。
奥巴马曾经表明他选择为该片担纲发行宣传的原因是“我们想让人们走出他们自己的世界,体验和理解别人的生活”“也许你无法认同他们的所有观点,但是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以一起前进”[2]。奥巴马的观点反映了他本人内在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即:美国是先进的,中国是落后的,是需要美国加以帮助和改造的(即共同前进)。仔细分析奥巴马本人对于影片的立场,可以注意到两个关键词:我们、他们。在影片中,我们指的是美国一方,他们指的是中国一方。奥巴马的评论,非常清晰地指出了《美国工厂》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对于中国企业和中国一方加以考察,中国在此是作为“他者”出现的。所谓“他者”,是与“自我”相对的概念。对于西方而言,“他者”指那些与自身制度、文化不同的异己世界。“他者”被视为要加以改造,实现同一的对象,隐含西方在文化和制度上的优越感。西方正是通过对“他者”的想象与建构,确立了自我的存在和对社会的认同。在《美国工厂》中,同样如此。
三、多义的影像与多重读解
约翰·伯格曾言,“观看本身可以确立自我在周围世界的位置”[3]。《美国工厂》在中美两国观众中,观影体验和关注重点均具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国人而言,影片的吸引力主要是影片从“他者”的视角,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全过程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影像记录,观众普遍的兴趣点是电影中反映的文化冲突。美国观众则关注影片反映的工会和劳动关系问题,尤其是中国资本和美国工人的冲突。各方势力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影片进行了各种读解。如奥巴马认为影片主要讲述了经济动荡对人类产生的剧烈影响。《华氏911》导演迈克尔·摩尔认为,影片主要表现了劳工的世界,让劳工有了发声机会。影片主角曹德旺本人则认为,导演是意识到美国工会的弊端,所以拍摄了影片。导演赖克特与博格纳尔认为,这是一部近距离观察全球化的影片,讲述了一个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的故事;而在资本市场,《美国工厂》播出后,福耀玻璃的股价应声上涨十余个百分点,这或许算是对该片的另一种读解。
更有意思的是,在网络流行的远鉴字幕组翻译的版本中,甚至对片尾字幕进行了有意识的改写。英文字幕说明是:福耀美国工厂从2018年开始盈利,工资起薪一直为每小时14美元。但在中文字幕中,对工资只字未提,却特别提及在美国工厂安全依然是一个大问题,2018年有一名工人在工作中丧生。这显示,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对影片的解读受到当地文化、社会的深刻影响。
一部影片引起如此歧异的解读,不能不说与影片的特质有关。影片拍摄深受直接电影创作理念的影响,非常注意像“墙上的苍蝇”一样去观察。影片除了极少部分用全知视角、用字幕方式对相关背景进行介绍外,大部分内容采用限知的视角,将阐释权力交给观众。同时,导演对于文化冲突和劳资矛盾注意进行精心的呈现,使情节更加戏剧化,大大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和感染力。《美国工厂》尽管隐含意识形态,但是由于采用限知的叙事视角,很大程度上掩饰了其立场,通过精心选择的镜头,将自身设定为客观、中立的记录者,不动声色地引导观众思考。“拍摄者退到了观察者的位置,这就要求观众以更积极的态度对人物言行的意义做出判断。”[4]限知的多元叙事、克制的情感和立场,使纪录片保持一种开放的结构,留给观众更多的文本解读空间,也大大增加了影片的吸引力。《纽约时报》对《美国工厂》的叙事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工厂》带有政治性,但它没有为自身利益服务,也没有说教或是呐喊。”[5]
从对《美国工厂》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影片的阐释往往受到观众自身意识形态导向和视界的影响。“视界即是指人的前判断,即对意义和真理的预期,视界属于视力范围,它包括从一个特殊的观点所能见到的一切”。[6]《美国工厂》这一题材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性、复杂性、意义的潜在性和可能性,使影片在中美两国观众中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读解。导演注意到了各国观众视界的差异,有意识地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在《美国工厂》中,导演拍摄了一系列带有猎奇眼光的反映中国工厂的负面镜头后,又特别让一位被中国人感动的美方管理人员说:“We are a big planet,a world somehow get divided,but we are one。”(意即:“我们是一个大星球,有些分裂的世界,不过确实是一体的。”)这一发言大大淡化了之前导演对于中国福耀总部的负面呈现,使影片显得客观和中立,不动声色地输出了西方的价值观,加强了影片的说服力。
结语
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劳动世界,在中国资本日益走向海外的今天,中国不仅面临着本国的劳工问题,还要面对他国的劳工问题,也必然会面临来自他国的种种排斥。在这方面,《美国工厂》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西方“他者”叙事的范例。导演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然而,在具体叙事手法上却较为高明,使影片显得客观中立。同时,作为一个严肃的纪录片导演,其艺术本能也使影片触及了一些当代的重大问题。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最早的影片《工厂大门》,记录了工人下班走出工厂大门的镜头。这似乎预示着,工人、工厂将成为摄影机关注和拍摄的重要对象。在《美国工厂》中,最后的镜头同样是工人走出工厂大门这样富有象征意味的一幕。
考察电影史,我们会发现,表现工人工作、生活和斗争的电影,尤其是呈现工人工厂生活的电影乏善可陈。原因无他,工厂流水线上的单调生活缺乏吸引观众所需要的戏剧冲突和浪漫因素。走出工厂,意味着离开那个熟悉的劳动世界,新的世界向他们展开。然而,一切可能的基础需建立在工作还在、收入还在的基础上。
《美国工厂》的过人之处在于,它将镜头聚焦在工厂内部,展现了经济全球化下一个真实而残酷的劳动世界,表现了工人脆弱的生存情境,并向我們提出了严肃的问题:工人离开工厂后,何去何从?这,正是该片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美国工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故事[EB/OL].https://www.sohu.com/a/337421794_204942.
[2]奥巴马夫妇首谈《美国工厂》初衷:让美国人理解更多[EB/OL].https://finance.sina.cn/china/gjcj/2019-08-27/detail-ihytcitn2249278.d.html.
[3][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
[4][美]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第2版)[M].陈犀禾,刘宇清,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174.
[5]奥巴马为何投资《美国工厂》?用故事建立桥梁而不是墙壁[EB/OL].https://m.yicai.com/news/100317755.html.
[6][美]迈克尔·毕拉格.制作纪录片[M].王亚维,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