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曾国藩,高调的匾
2021-06-28范诚
范诚
在湖南双峰县曾国藩故居的一角,摆放着一块大匾,匾上正中大字为“笃亲锡祜”,上款题“同治六年丁卯岁仲秋月下瀚”,下款题“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钦差大臣、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兵部尚书、两江总督、特赏黄马褂、双眼花翎、一等毅勇侯曾国藩敬题”。款下钤印两枚,一为“曾国藩印”,一为“毅勇侯章”。该匾长4.35米,宽1.7米,在当时来说,是一块巨匾。
该匾落款共52个小字,写的全是曾国藩在同治六年(1867)前包含虚职在内的所有职位,可以说是一张最全的名片。而曾国藩一贯比较低调,这么破天荒地将自己的所有职位全写在一块匾额上,送给别人,这是不多见的。
经考证,此匾是清同治六年曾国藩应湘军水师名将杨岳斌之邀,为杨氏宗祠而题的一块匾。这是目前发现的曾国藩所書匾额中最大、落款官名最全的一块。
“笃亲锡祜”,“笃”意为“纯情专一”,“锡”同“赐”,“祜”同“福”,意思是:好好专一地善待你的亲人,上天就会赐福给你。
曾国藩为什么为杨岳斌题匾呢?
两人的结识也是一番趣事。曾国藩爱才惜才、慧眼识珠,很多人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落魄街头的人,因其因材而用成为大器,也成为他的得力助手,辅助他建功立业,危难之中对他肝脑涂地,舍生忘死。
当年,由于母亲病逝,曾国藩回家奔丧,路途中在岳阳楼就餐时,洞庭湖上忽然起了风浪,雨急风猛,离岸边百来丈远的一个木排上有个十来岁的女孩子落入水中。危急时刻,湖边木排上跳下一个年轻人,冒雨迎浪向湖中游去。先救了女孩,又把绳子拴在木排和自己腰上,用一己之力把木排拉到岳阳楼下。
曾国藩对年轻人见义勇为的品德和罕见的神力感慨不已,吩咐随从请壮士过来。了解到壮士祖辈放排,自己不擅习文,从小练习武功,十八岁闯荡江湖,见过世面。
这个壮士,前程远大,若无人提携,也只能默默无闻。于是,曾国藩给湖南巡抚写了一封信,交给这位壮士。壮士自是感恩戴德,向曾国藩倒身一拜:“他日若有出头之日,定不忘大恩大德。”
这位壮士就是杨岳斌。
后来,杨岳斌成为清末湘军重要将领,湘军水师的创办者和统帅者之一,为湘军镇压太平军立下赫赫战功。他也因作战勇猛为曾国藩所器重,与曾国藩结下深厚友谊。后累官至湖北提督、福建陆师和水师提督,后任陕甘总督,为左宗棠的前任。
同治三年,杨岳斌倡修宏农堂《杨氏族谱》,请曾国藩作序,曾国藩欣然应允并作序。这次,他又向曾国藩求匾,曾国藩郑重其事,赠送一块大匾,并把自己的官衔全部写上去,此举是有其原因的。
同治五年,杨岳斌在陕甘总督任上,兰州发生兵变,布政使林之望上疏朝廷,弹劾杨岳斌分派粮饷不公。杨岳斌知道后,私下拆阅林之望奏折,最后被革职留任,降为三品顶戴,以左宗棠接替杨岳斌为陕甘总督。次年,杨岳斌再次上疏朝廷,称自己病情加重,要求回乡休养,当时,左宗棠尚未到达甘肃。清廷便命穆图善暂时署任总督,批准杨岳斌解任同籍。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杨岳斌返回家乡湖南,向曾国藩求匾。曾国藩十分同情杨岳斌的遭遇,不仅答应,而且特送一块大匾,写上自己的全部官衔,算是给这位曾经的部下一点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