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发挥好《中小学生惩戒规则》具有育人属性的教育方式

2021-06-28苏桂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5期

苏桂璇

【摘要】小学是人生学习阶段中的重要时期,小学时候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人格品质的雏形,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不可预估的作用。以《中小学生惩戒规则》为基础,延伸出来的惩戒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中小学生惩戒规则》,对适用范围、适用群体和试用情况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惩戒教育不是惩罚,是教师对学生的指正和引导,教师要深刻学习《中小学生惩戒规则》,积极引导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小学教师将树德育人的教学理念贯彻到底,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养人才。本文将概括如何发挥好《中小学生惩戒规则》具有育人属性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中小学生惩戒规矩;育人属性

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这对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中小学生惩戒规则》应运而生,在《中小学生惩戒规则》下,也延伸出了惩戒教育,这样具有育人属性的教育方式。惩戒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质打下基础。惩戒教育不是用来惩罚学生的城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指正和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少走错路。当代小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小学是学生各种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品质形成的黄金时期,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根据《中小学生惩戒规则》,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小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个人素质。本文将概括重要学生惩戒规则的内容,小学教学现状以及如何发挥好《中小学生惩戒规则》具有育人属性的教育方式。

一、小学生惩戒规则

《中小学惩戒规则》是从2021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小学生惩戒规则》的颁布,是为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依据规则要求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指正,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从这项规则下延伸出来的惩戒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惩戒教育不是惩罚,教师要清楚理解陈列教育的含义,学习惩戒教育的内涵并把它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惩戒教育是以树德为目标的,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从思想上解决小学生的错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模式古板

大多数小学教师在多年的教育经验下,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体系,但大多数还拘泥于课本每天对着课本教书,不管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愿意聽。这样古板的教学模式导致小学语文的课堂氛围归于沉重严肃,这与小学生活泼的天性是矛盾的,不仅限制了小学生的天性,而且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学习在学生眼中本身就是枯燥的活动,古板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对语文课更加没有兴趣,严重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懂得创新,采用新兴的惩戒教育模式,对积极认真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有些怠慢的学生实施一些合理的惩戒,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地学习,促进学生个人素质和个人能力的提高。

2.思想品德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衡量教师教学成果的唯一方式。思想教育并没有分数,所以它引起的关注程度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偏低。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思想品德并没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只是上课的时候随便听、随便记,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效率低而且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轻视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对思想道德没有任何兴趣,甚至出现抵制的情况。

三、如何发挥好《中小学生惩戒规则》具有育人属性的教育方式

1.善于倾听

小学生本性都是善良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当他们犯了错误时,想要走进他们的心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倾听原因。当前小学教育中有很多教师在发现学生犯错误以后不听学生解释,就对学生展开惩罚,或罚站或罚抄写,有时甚至会请家长。这样对小学生的心理冲击是非常大的,这样严厉的教师会给小学生的心灵带来一定的阴影,不利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现在的小学教师把大多数时间都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却把小学生心灵上的需求给忽视掉,而且不擅长倾听。教育的目的不光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生内心的成长。那些直接采取相应惩罚措施的教师,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效,但从学生长期发展来看,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十分错误,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2.善于引导

惩戒教育要求教师要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着重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积极发展,为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教师和学生都是惩戒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学生出现错误时,就是要放低姿态,和学生平等交流,走进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搞清楚错误的原因,引导学生改正并告诫学生以后要注意,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出现过激行为,为小学生的身心留下阴影。小学生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这样就是耐下性子,好好交流,就可以更好地完成树德育人的教学目标。

3.有理有据

在小学生犯下错误时,教师要把惩戒他的原因告诉他,告诉他错在了什么地方,为什么错在这些地方,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惩戒教育的基础是爱学生,在进行沉淀时,要适当有度不可以有自己的情绪,根据具体的错误情况具体分析,给学生适当的惩罚。惩罚过重,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会对学生的心理和心灵留下阴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惩罚过轻,可能会让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熟练掌握《中小学生惩戒规则》,不断提高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积极那个学生向健康的心理发展,为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小学生的本性都是善良可爱的,他们在心灵上的有着很大的需求,《中小学生惩戒规则》可以有效满足小学生心灵上的需求。教师要熟练掌握《中小学生惩戒规则》,加强和小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和小学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在惩戒教育时,要做到有理有据,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犯错就要有相应的惩戒。惩戒不是为了惩罚学生,是为了让学生改正错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小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部.建立教师惩戒制度帮助中小学生健康成长[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9(6):1.

[2]周晓慧.中小学生惩戒教育之我见[J].江苏社会科学,2007(S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