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原因及防治策略

2021-06-28郭伟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5期
关键词:防治策略

郭伟光

【摘要】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是不少学生的噩梦,会对被欺凌的学生身心造成伤害,而实施欺凌的学生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也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本文重点讨论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原因,同时提出一些防治策略。

【关键词】校园欺凌行为;现状与原因;防治策略

校园欺凌事件中,在校学生是关键群体。校园欺凌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校和家长也尤为重视。2017年12月,教育部联合公安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中,明确了学生欺凌的判定标准、预防措施、处置程序、惩戒措施、各部门和学校具体职责分工等,建立了培训、考评、问责处理、依法治理等长效机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欺凌事件的频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为了更好地减少学校的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学校的教师必须对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明确提出预防措施,并找到科学研究和强有力的可行性分析对策,向学生展示一个健康安全的自然环境,以促进学习和成长。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1)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校园欺凌是一种存在于中小学的社会丑恶现象。多指中小学生之間的欺负、霸道和攻击行为,也包括教职工与校外人员对学生的侵害。它包括显性的攻击和隐性的伤害,也包括肉体的侵害和精神心理的伤害。通常是一人或多人为加害方,向单独个体为被害方,所实施的攻击性行为。其侵害程度远高于学生之间的一般矛盾和打闹,而低于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恃强凌弱的特征。

(2)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的个人作用区划

在欺凌和欺凌的恶性事件中,也存在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对欺凌和欺凌的原因和存在具有关键的危害。欺负者是“扮演”欺凌和欺凌恶性事件的人,但他并不属于所有欺凌和欺凌恶性事件。我们不能从一个人的角度处理所有欺凌和欺凌的恶性事件。每个人都将欺凌中的角色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欺凌者,第二类是受害者。第一类可以分为五个角色,即欺凌者、欺凌的帮凶和间接性帮凶(关键是表现出基于戏弄和制造麻烦的诱因,从而导致个人对欺凌和欺凌行为的增加) ,说话冷漠的未成年人和微笑的人。

二、学校暴力和欺凌行为的现状与危害

(1)学校暴力和欺凌的现状

在江苏省一所职业高中的学生宿舍中,一个男孩被其他男孩包围,被迫喝一罐棕色液体。湖南省道县的几个未成年人轮流打了一个女孩的耳光。甘肃省女孩在六分钟内被打了 38 次耳光。汕尾市海丰中等职业学校一个男生宿舍里的四个男孩用凉鞋殴打了另一个男孩,导致他被送进了医院……近年来,学校暴力和欺凌事件不容忽视。

(2)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造成的危害

被学校欺负暴力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在人体上,被学校暴力欺负的学生可能会感到一些一般的身体不适,例如,发烧、感冒、头痛或失眠。研究发现,由于校园内发生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并且欺凌和欺凌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受害人会导致学习成绩差和学习恐惧感。更深入的研究表明,校园暴力欺负的痛苦可以在内部转化,主要表现为不自信,自尊心低落和性格减退等个人行为,然后发展为焦虑症或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另一方面,受学校暴力欺负的人会感到不安全,更有可能发起攻击,并可能伤害他人。最严重的不利影响是校园暴力和欺凌的个人行为很可能导致被欺凌者增加自杀行为的风险。长时间欺负他人的“欺负欺凌者”将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缺乏责任感,不会为他人着想。

三、个人行为引起的校园暴力和欺凌

欺凌的原因有很多:欺凌很可能来自一种不自信和自以为是的精神状态;可能是由于缺乏社交媒体专业技能或责任感;可能是更好的权利;也可能是由于他们自己复杂的家庭经济状况造成的。有些学生曾经是欺凌行为的受害者,后来又成为另一组的欺凌者。因为他们通常认为人群中只有两种选择:欺负或被欺负。而且,如果在恶性欺凌事件中有更多的同谋,那么,个人欺凌的频率就会更高。

四、怎样辨别学生遭受欺凌暴力

如果孩子遭受了校园欺凌,个体会有所变化,教师家长需细致观察,认真对待:

(1)身体经常出现难以合理解释伤口(如,红肿、 淤青和割伤等)。

(2)经常告知家长自己生病,无明确原因的头疼、肚子疼或其它不舒服,要请假在家休息不想上学,甚至迟到旷课逃学。家长送孩子到校后,害怕家长离开。

(3)出现失眠、做噩梦尖叫、食欲下降、精神恍惚,心不在焉等异常行为。

(4)在学校或家里闷闷不乐,突然变得少言寡语,情绪表现上突然出现焦虑、胆小、沉默寡言,沮丧、悲伤甚至试图自杀。

(5)对课程学习突然没有兴趣,成绩下滑,学习不在状态。

(6)刻意改变上下学的时间或路线,有时可能携带刀具。

(7)书包、文具和衣服等会有所破损撕裂,其它物品丢失、损坏。

(8)下课后常常自己一个人活动,减少与其他同学沟通和交流的频率。比原来话少,将自己封闭。

(9)有时以各种理由给家长要钱,甚至偷窃家里的钱物,家长要保持高度警觉。

(10)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谈论时闪烁其词,兴致不高。

五、预防学校暴力和欺凌的预防措施

在近几年的两会上,校园暴力和霸凌的社会问题已成为许多委员会关注的焦点。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明确提出了关于防止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的建议。建议的内容可能与专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密切相关,对技术专业法律法规进行定义,调整刑事处罚的年龄,扩大处罚范围,建立第三方解决制度。回应社会发展的各种声音和权威专家,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暴力和欺凌是校园中的一种慢性病,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物质。对于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把“家庭,学校和社会发展”战略很好地结合起来,共同努力以扭曲甚至消除问题。

猜你喜欢

防治策略
睢宁县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
关于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财经违纪新情况及防治策略探讨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的防治策略探讨
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探讨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鞍山市2010~2014年性病疫情分析与防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