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两委“一肩挑”模式研究

2021-06-28李倩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一肩挑路径选择乡村振兴

李倩

[摘要]“一肩挑”,作为一种化解农村“两委”矛盾,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纳入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从“顶层设计”提出全面推行“一肩挑”模式。截至12月底,陕西省16926个行政村,其中15965个行政村完成了“一肩挑”,占比达94.32%。铜川市的359个村也全面实现“一肩挑”,成为全省首个全面实现“一肩挑”的地市。本文将结合铜川市在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发挥农村两委“一肩挑”制度优势、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一肩挑”;路径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离不开组织振兴,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就成为落实各种工作的基础。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农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之间出现了“两张皮”现象,引发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二元”权力结构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积极探索村两委“一肩挑”模式。从2002年中央文件中首提“一肩挑”,到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多年的探索,“一肩挑”模式在理论和政策中都得到了支持。2019年的三份文件将“一肩挑”正式从试点成为国策。这表明,全面推行“一肩挑”,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一、全面推行农村两委“一肩挑”的现实意义

推进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的现实需要、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协调促进农村“两委”关系的有力法宝。

(一)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并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是事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保证。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革命时期,动员、组织、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设时期,轰轰烈烈的土地运动;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一次改革,都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农村党组织始终与革命、建设、改革同频共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离不开组织振兴。全面推行“一肩挑”,就是使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各项政策、方针落地生根。

(二)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准确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适应城乡关系新变化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重大决策。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印发,对一系列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并进一步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要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干的有声有色的都是党组织凝聚力强、村干部能力强的村;而一些软弱涣散村,就是因为村“两委”长期不合、内耗严重等问题直接导致村级党组织凝聚力不强、战斗力不高。正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把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解决软弱涣散村的重点放在了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一肩挑”上,以此破解农村农业发展困扰,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三)是协调促进农村“两委”关系的有力法宝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村党支部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不顺、不协调。通常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第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职权不分,责任不明;第二,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各自为政,相互对抗。”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的正常运行。而“一肩挑”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职务分设而导致的“两委”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两委”关系的协调。一方面,“一肩挑”使得村庄“一把手”具有两重身份,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这两个身份,恰恰是村“两委”的关键核心人物。“一肩挑”能够在“两委”形成平衡,提供沟通的纽带和桥梁,这种纽带和桥梁作用能够推进“两委”之间各安其分、各司其职,避免出现因“两委”之间的相互推诿或争权夺利而导致村庄治理的失序状态,保证村民自治机制的有效运转。另一方面,“一肩挑”模式下,“一把手”权力来源具有独特性,书记的权力来自于“上”,即乡镇党委;主任的权力来自于“下”,即全体村民。“一肩挑”通过理顺“两委”之间的关系来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二、铜川市在全面推行“一肩挑”中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铜川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陕西省委“八项措施”为抓手,依法依规强力推动“一肩挑”工作落实。

(一)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制度先行。按照陕西省委的部署要求,铜川市委高度重视,先后8次在市委常委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脱贫攻坚和扫黑除恶专题会上,研究推进“一肩挑”工作。一是建立市委常委聯系包抓区县、区县党委直接负责、乡镇(街道)党委具体落实的责任体系,形成了市委统筹领导、区县委靠前指挥、乡镇(街道)党委坚决执行、基层党组织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专门印发《关于积极稳妥扎实推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通知》《关于扎实推进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工作方案》,对推进“一肩挑”工作提出具体部署和工作目标。

2、深入调研,精准施策。一是深入实地,综合研判。铜川市组织市级领导和区县委班子成员深入到区县、乡村实地调研,通过谈心谈话、民主测评、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并建立了《“一肩挑”调研工作台账》。二是精准施策、梯次推进。按照“先易后难、逐步覆盖”原则,逐步推进。率先在“两委”班子团结、群众基础好、经济发展好的标准化建设示范村推行“一肩挑”;接着针对班子和谐、群众基础较好、经济发展较好的达标村,稳步推行“一肩挑”;最后通过“大起底”清理补配、软弱涣散整顿调整等方式,积极推动个别“两委”班子不和、信访矛盾较为突出,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的村实现“一肩挑”。三是优中选优,确保质量。在选任干部时,原来的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适宜“一肩挑”的,优先考虑并提出建议人选;对一些不适合的,考虑从“两委”班子成员、后备干部、村里致富能手中选择优秀人才;如果本村实在没有合适人员,就从优秀机关干部、第一书记中选拔。据统计,铜川市新增的332名“一肩挑”干部中,由原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的有234人、由原村委会主任担任有66人,还有26名是由原“两委”班子成员担任,6人由机关干部担任。

3、依法依规、制度保障。铜川市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规定,指导乡镇(街道)党委严格按照选举程序组织选举。同时不断完善配套措施,建立保障机制。铜川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区县委备案管理。同时配套出台《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暂行办法》《村后备力量培育暂行办法》《村党组织书记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形成梯队培养,强化保障的长效机制。

(二)主要成效

1、减少了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方面,实行“一肩挑”后,“两委”成员交叉兼职,村干部的任职人数少了,行政成本、基层负担都减轻了,村干部的待遇也有所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二元”体制下,支委会和村委会经常出现相互推諉、扯皮的现象,谁说都不算,谁也不愿干。“一肩挑”模式下,不会因职能的划分而操心,不再因责任的分工而忧虑,也不因权力的大小而纠结。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村干部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调查中,有90%的受调查者认为,“推行‘一肩挑后,所在村‘两委的办事效率确实提高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广大群众和干部对实行“一肩挑”后村委会工作效率的充分肯定。

2、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一肩挑”的人选,是经过了党组织严格把关、村民优中选优的过程产生的,这样的选择过程保证了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铜川市新区提出在确定候选人时,对发展好的村,可以通过法定程序,由原来的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对工作滞后村,就要认真研判,从新从严确定候选人;对新区下辖的两个情况复杂村,从街道办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一肩挑”。这大大提高了农村干部的素质,大幅提升了农村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同时,实行“一肩挑”后,村干部的工作量增加,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这对村干部提出考验和锻炼,也使得他们更加注重学习,从而工作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在调查中,有52%的受调查者对所在(驻)村“两委”的工作评价是“非常满意”,40%的受调查者评价是“基本满意”,这也反映出对村干部工作能力的认可。

3、实现了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从产生方式看,“一肩挑”组织是依法选举产生的,“一肩挑”模式植根于深厚而广泛的民主土壤之中,既坚持了党的领导又坚持了人民当家作主;从运作方式上看,“一肩挑”模式促进了党支部对村务管理之领导职能的发挥,畅通了村民自治权有效实现的渠道。在党的领导下,乡村的落后思想得以改造,广大村民的诉求得以声张,人民群众的智慧得以激发,乡村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得以统一。

三、全面实现“一肩挑”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干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一方面,全面推行“一肩挑”后,村“两委”正职干部就变成一个人。但是面对的问题、矛盾并没有减少,各项工作的处理和落实都压在一个人身上,大事小情都要统筹协调和安排落实。面对日常事务、产业发展等等问题,“一肩挑”干部工作任务无比繁重、压力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一肩挑”干部不再是过去的兼顾生产和工作,他们需要全天候在岗服务党员群众,那么他们的日常家庭生计,就只能靠家人打理。数据显示,陕西省“一肩挑”人员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比65%,45岁及以下干部占比25%。这些干部不仅是村里的“一把手”,更是家庭的顶梁柱。随着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现行“一肩挑”干部的工资待遇,早已不能满足整个家庭的正常支出,这对于“一肩挑”干部来讲也是不小的压力。

(二)干部监督措施少、问责难

“一肩挑”后,过去“二元”体制下互相监督的格局发生改变,缺乏制约的权力容易滋生腐败和专权。此外,“一肩挑”干部在问责上也存在难度。例如,当一名“一肩挑”干部犯了错误,那么上级党委可以直接免去他的书记职务,但是,上级党委却不能免去他的村委会主任这一职务。因为村委会主任的罢免,有比较严格的程序,并经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方可进行。而且从以往历史经验看,群众往往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投票,以至于在实际操作中难度也很大。

四、更好发挥“一肩挑”功能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一肩挑”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支部书记。这也对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提出了要求,“一肩挑”干部,既代表“国家利益”,也代表“村民利益”,在党性、业务、素质等各个方面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因此,更好发挥“一肩挑”模式作用,带头人的选拔是关键。

一是要通过发展党员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考察发展对象时,应把符合条件的中青年农民作为发展重点,尤其是注重从回乡知识青年、复转军人、外出务工青年等群体中发展党员。二是用党员标准吸纳能人、英才。注重将“群众基础好、影响力大、凝聚力强”的优秀分子吸纳进来。三是在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人们对“一肩挑”干部的期望,就不只是道德品行,而越来越看重个人能力,能否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

(二)健全“一肩挑”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一肩挑”改变了过去的“二元”权力结构,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因而也增加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的风险。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对“一肩挑”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要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公开公正;二要强化政府监督责任,完善政府监督体制,创新政府监督方式;三要优化“一肩挑”的权力运行程序,建立健全“一肩挑”组织内部的权力制约机制;四要完善“一肩挑”的权力问责机制,把监督与问责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实际效能。

(三)完善“一肩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通过提高在职村“两委”干部工资待遇标准,缴纳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发放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等举措,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严格干部考勤管理、请销假等制度,把各项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发放报酬待遇的重要考核依据。围绕脱贫攻坚、环境治理、农民增收等重点任务建立考核硬指标,完善考核管理办法,把干部的实绩考核出来。

经过近20年的基层实践,“一肩挑”模式在解决农村“两委”关系矛盾中逐渐发展成为制度。“一肩挑”这一乡村治理模式凝结着基层工作者的智慧和勇气,必将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施雪华.现代西方行政领导体制的特征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2006(2):113-120.

[2]李淇.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村两委一肩挑”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3]陈军亚.农村基层组织“一肩挑”的制度优势与现实障碍[J].人民论坛(中),2019(4).

[4]程同顺,史猛.推进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条件与挑战——基于P镇的实地调研[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

[5]姚锐敏.乡村治理中的村级党组织领导[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4页.

[6]罗欣.“一肩挑”模式的困境与农村基层治理[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

猜你喜欢

一肩挑路径选择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哪些高官省级党政双副“一肩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