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21-06-28徐伟文
徐伟文
【摘要】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对新课程的深化改革,同时也对小学数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于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无论是从教学手段,还是从教学内容来说都有很明显的提高和改进。2020年春季学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多地以网络在线教学的形式进行授课。届时,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更好地进行教学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结合网络教学的优势和劣势,以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为例,探究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实践和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网络环境;实践运用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2020年春季学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了网络在线教学实践与探索。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下,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教学效果更加理想。笔者在此期间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即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的优劣势、设计原则与实践运用和案例分析, 从而探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法与应用策略。
一、主题教学模式的概述
主题教学模式是指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和趋势,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情境,在高度集中的环境氛围之中能够接触更多领域的学习内容。是从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有时甚至可以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更好的教学资源、内容以及策略的整合,这都是同新课改要旨相呼应和发展的。
尤其是在数学此类学科之中使用主题是教学,能够更好的构建完善的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之中是站在学生原有只是水平以及现实生活之中的,直接将生活以及书本生活进行融合;在此类学习情境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机动性,增加对于学生主体的重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主题式教学对于老师的要求也很高,在建立过程不仅需要教师进行建立,有需要进行讨论,从某种意义上更好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新时代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在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之中会出现各类不同的难题和挑战,在创新的挑战环境之中,学生会不断受到刺激和感触,增加不断学习的动力以及斗志;主题化教学是以学生自身感触来学习,不同的学生能够领悟到不同的知识,增加个性化发展,保持全面性学习;并且同以往传统教学方式不同,是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同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能够更好地培养的学生间的沟通能力,进一步提神团队协作精神。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的优劣势
(一)教学丰富性增加但课堂可控性变低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形式的限制,教师只能通过多媒体以及板书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课堂内容相比于网上教学显得枯燥且单一,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电影、动画片甚至游戏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课堂内容丰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是,正是因为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以及教师远程教学,学生的管理方面也出现了很大的弊端,面对面教学,教师可以观察到学生走神或者疑惑的神情,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或者提醒,当时由于线上教育,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没有办法完全进行照看,这很容易造成學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因此,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对学生的课后考察题目设置变得更为重要,同时,由于电脑强光对学生的用眼压力更大,教师应当对时间拥有更好的控制,让学生做到劳逸结合。
(二)情景创设完善但活跃性太强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以固定的套路创立一个情景来开始教学,而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限制学生们的思考,思维发展。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例如,图片、视频等,将教学中涉及的情景全面地向学生展开。利用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获取平台。以这样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们能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保证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创新思维,自主思考,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方式建立情境,虽然能够有效地带入情境和环境,但有部分学生容易跟不上节奏,或是在结束情境之后仍深入其中。
(三)学习资源丰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的学习资料已经非常丰富,学习者可以在网上随时得到与问题解决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学生可一边上课一边利用网络中的学习资料扩宽眼界和思维。在计算机网络的帮助下,学习者不会因困难而陷入窘境,失去学习兴趣和自信。
计算机大信息时代是数据和资源为王,学习资源在相对丰富的情况也容易获取到一些负面或者不好的资料,这就是做教师在教学前需要进行有效筛选,避免无效的垃圾信息。
(四)教师资源充分利用
网络环境可以提供大量优秀的教学资源,这是所有教师集体们的智慧结晶,可以为教师设计教学计划提供有效参考和建议,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大量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而教学过程才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步骤。
三、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同传统教学一样,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主题教学也需要遵守的以下原则。
(一)教学过程生动
面对低龄的小学生,教学过程中生动的讲解更能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规定教师的唯一性,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以“讲”为主,可以“听”为辅,以此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师生角色定位合理
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而教师为辅进行“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激情,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创造力。而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讲授知识,更应该利用好网络环境,为学生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进而深入探究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网络环境的教学过程中,(下转第16版)(上接第15版)最主要的是锻炼学生探索学习的思维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