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红色文化特色德育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方法初探

2021-06-28詹莎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5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

詹莎琪

【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选修课程《弘扬红色文化,构建红色特色校园》的主持人,笔者结合我校德育和思政教育的现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提出“六措并举”的红色德育与语文学科融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为班级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热情与人生价值导向,为提升师生整体的人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红色文化;语文学科融合;六措并举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信仰支撑和精神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精神”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地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上,同样奏响了红色传承的时代强音,“红色精神”将带领中华儿女在复兴的道路上克服艰难险阻,突破险境,绝处逢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为一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笔者在进行班级德育工作建设和学科教学探索中进行有效融合,利用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家国情怀主题阅读、快乐读书吧、习作等素材,以及课前五分钟、阅写时间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精神。

在平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不难发现,受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及个人思想等方面影响,青少年对我国革命历史事件接触较少,对革命传统文化认识的缺乏,针对青少年缺乏爱国意识、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等“红色精神”的现状,笔者特拟定“六措并举”红色德育与语文学科融合行之有效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红色文化特色课程中受到红色熏陶,发扬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特色教育课程在探索和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得到全体家长以及学生的大力支持,由笔者申报的课程《弘扬红色文化·构建红色特色校园》有幸入选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选修课程,课程正在进一步完善,即将与全省的教师见面。现将小学红色文化特色德育与语文学科融合的“六措并举”介绍如下:

总体框架

具体措施:

一、一砖一瓦散发“红色气质”

在校园红色文化的环境布置上,校园的宣传橱窗,楼道两侧和党员会议室,少先队大队部活动室,班级宣传栏等醒目处,陈列和张贴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资料和人物介绍;班级布置中,利用班级黑板报,手抄报等内容进行定期更新,以多种形式来彰显学校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德育特色。笔者带领学生利用课间时间一起参观学习,在校园驻足之处都可以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同时,在学校麦雅书苑和楼道图书角,丰富和充实红色革命题材的书籍和资料,为学生了解红色文化提供了平台。利用阅写时间,鼓励学生学习和阅读红色书籍。

二、一言一行彰显“红色素养”

“每一位师生都是学校的代言人”,围绕着这一理念,作为一名麦小人,作为四(5)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笔者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班会课,班级微信群,红色书籍漂流活动等宣传和教育途径,通过观看历史英雄人物故事和班级优秀麦苗之星的事迹分享,让全体学生以优秀的历史人物为榜样,以麦苗之星为榜样,取长补短,不断养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远离不良作风和不良习惯,从一言一行中,彰显我校师生的“红色素养”。

三、一课一“德”激起“红色内涵”

笔者利用班会课,结合学校德育处的文件精神,依据每年的特殊纪念日或节日,如,“七一建党”“八一建军”“九一八事变”、学雷锋月、国庆节等,渗透红色德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革命历史的深入了解。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当天,笔者为学生上了一节《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的班会课,全体学生认真观看历史纪录片,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少年强则国强”……他们暗暗下定决心,从今天开始一定好好学习,努力奋斗。

在本学期的公开课中,笔者选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爱国主题教育的课文,让学生学习周恩来总理从小心怀祖国,努力奋斗,为了崇高的理想和历史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勇攀高峰,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精神。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笔者选用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渗透德育,让学生深刻体会毛泽东率领红军战士,“顽强抵抗,宁死不屈,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和“不怕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鼓励学生从小心怀祖国,树立远大志向,用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来鞭策自己,克服工作和学习上的困难,长大了报效祖国。

在语文学科知识讲授的过程中,笔者注重渗透一课一“德”的理念,让学生不仅是在班会课上,在语文课堂中也能渗透德育。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无声地浸润在学生的思想之中。

四、一字一句抒发“红色感言”

笔者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推荐《小萝卜头》《小兵张嘎》《红岩》《铁道游击队》等红色经典读物。当学生手捧《红星照耀中国》这样的读物时,对伟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伟大革命家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对中国红军征服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险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不仅学会品读红色经典,还将自身的感悟旁批在作品中,还有的学生认真地写下了读后感。本学期,笔者在写作课上,利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为契机,引导学生大胆抒发情感,学生写下了《我为什么而读书》为主题的作文。在学生的一字一句中,教师能深深地感受到,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学期,笔者班还举行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思维导图解读比赛,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进行头脑风暴,一篇让人热血澎湃的文章,在学生的笔下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红色画卷。

五、一吟一咏抒发“红色情怀”

在2020年的八月,受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州广电传媒集团,惠州党校,惠州党史研究室等单位的委托,笔者带领的八位学生录制10期《我爱讲党史》的节目,受到全市人民的广泛好评。

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利用节假日,在班级微信群播放《我爱讲党史》的视频放给学生观看,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利用报纸、书籍、网络等资源,搜集红色故事,在班会课中,在语文课前5分钟,在阅读课上进行红色故事演讲,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为国捐躯,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品质。

在革命时代,涌现了一大批如《囚歌》《沁园春·雪》《七律·長征》等气势磅礴的红色诗句,鼓励学生通过朗诵、配音、广播等方式朗诵诗歌,重温革命历史的红色内涵。受惠州电台的委托,在寒假期间,笔者还将带领学生到惠州电台进行红色经典诗文的朗诵和展演。让学生在一吟一咏中抒发红色情怀。

六、一评一测牢固“红色信念”

为了使红色文化教育在笔者班的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稳步进行,真正做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红色基因”的革命优良传统,笔者班采用麦苗银行管理制度,将各项工作细致化,规范化,定期进行红色文化小知识的检查和测评,对积极配合红色文化建设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家长给予表彰,对落实不到位的个人给予引导,保证红色文化建设得到稳定地开展,真正将红色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将“红色精神”深入每一位师生的心中,真正做到“红色基因代代传”。

七、结语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伟大中国梦前进和发展的进程中,青少年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和重任,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的红色文化精神的熏陶和引导下,统编语文教科书绘制出的家国情怀的画卷,定能让学生克服困难险阻,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自身素养,创造更辉煌的历史。

[本文系惠州市2019-2010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思维导图学习模式在义务教育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立项编号:2019hzkt29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作用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探索
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研究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红色文化: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载体
遵义会议题材宣传画中的象征手法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