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演员的肢体语言塑造在戏剧表演中的运用
2021-06-28王晨
王晨
摘要:话剧是一种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中的肢体语言是演员自身非常重要的创作工具,演员通过对于外部肢体语言的准确运用,使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具感染力、生命力,而且话剧演员通过运用恰当合理的肢体语言可以将饰演的角色情感和形象更能生动的展现给观众,引发观众内心的情感共鸣。一台好的戏剧,舞台呈现效果离不开演员自我对肢体语言准确的控制,肢体语言的应用可以直观的展现出演员的演技和艺术造诣。本文对肢体语言在话剧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指出了在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和存在的问题,探究话剧演员如何更为高效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
关键词:肢体语言 表演 塑造角色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155-03
话剧表演是非常复杂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一场完整的话剧表演需要多方面的共同配合。其中,演员的肢体语言是话剧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笔者比较感兴趣且想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对人物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物的塑造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不仅依靠于剧本台词,肢体语言更是一种使人物形象饱满鲜活的表现形式,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一场完美的舞台话剧离不开演员对自身角色肢体语言的把握和理解,通过肢体语言可以使演员将角色形象体现的淋漓尽致,从而使观众更能理解剧本想要表达的思想,引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感悟。本文从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及其特点方面进行阐述,并且通过一些优秀作品中演员肢体语言的表现来分析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体现。
一、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
(一)肢体语言的定义
肢体语言指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活动来表達人物的想法,肢体语言也叫做身体语言。大体上来说,肢体语言包括了面部表情、身体与四肢。说到用肢体表达情绪,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许多习惯性的动作所表达的意思。比如无奈的时候会摊手,难过的时候会低头、挠头表示在想办法、跺脚表示后悔懊恼等等。表达者用这样的肢体语言表达情绪,别人也能从他的肢体中感受到他想表达的心理内容。而在舞台话剧的表演中,将生活中的肢体语言融入表演,使得话剧表演更加多样性,使得单一的话剧表演有了新的方式,从而使其传递情感的途径更为多元化,使得观众更能够融入规定情境中,体验到舞台话剧的魅力和思想。
(二)肢体语言在话剧中的作用
肢体语言的可塑性强、传播广、交际性强,所以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在舞台上光是通过语言表达是很单薄的,还需要通过一些肢体语言来丰富角色,让观众更能接受这个人物。肢体语言主要是让人物形象更鲜明,人物内心活动更外化、更直观、更能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最重要的是展露人物的内心世界。
为了能在舞台上呈现一出好戏,演员需要让自己的肢体收放自如,从而使得出演的话剧与观众产生内心的共鸣。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需要演员自身的表现力,其次需要演员对舞台节奏感的合理运用,最后需要肢体与角色的统一,这样才可以将每一处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带入感,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与共情。
无声的肢体语言在舞台表现中的冲击力能够带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震撼,表演者在舞台上要注重说台词时对呼吸的控制,所以必须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肢体,其次在展现肢体语言时要符合饰演角色的性格特征,做到肢体与角色统一,也就是自我与角色的高度融合。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个人魅力,将观众带入到剧情情节中。在一部经典的话剧中,演员的肢体语言一定是紧贴剧本且合理生动的。因此,在话剧表演中只有把握好肢体语言才可以塑造出经典角色,才能让观众印象深刻。
二、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运用的案例分析
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想要充分表现人物个性的张力,就必须为其量身设计一系列的肢体语言。当然,设计创造肢体语言的前提,是必须遵循剧本,剧本是人物塑造的骨架,只有先对剧本中人物的职业、家庭等社会环境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将人物“骨架”立起来,随后,演员则是需要通过自己对人物的分析和对角色的情感领悟,在规定情境中设计创造出符合人物性格的、有特点的肢体语言,为骨架赋予血肉,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作品的风格本身就很注重肢体语言在话剧舞台上的表现,非常适合当做本文的分析案例。
剧中的红白玫瑰佟振保,是由两个演员来演绎的。两个演员有时动作是相同的,有时又是矛盾的,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困惑用这样的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舞台上演员们略带哑剧和滑稽戏风格的肢体语言,加上直白诙谐的台词,令人忍俊不禁,在这种滑稽的气氛中,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剧作家想要表达的思想,从而引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感触。
(一)四肢肢体语言的创造
四肢肢体语言可以衍生到除了面部以外演员的所有动作,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手、腿、胸、腰、背等;而这一切的动作都需要建立在人物性格之中,使其不显刻意又能准确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剧本中,王娇蕊是出生在新加坡的华侨家庭,这也就注定了她自身内在的中式传统的含蓄,但是新加坡和当时的中国相比又更早的接近现代化,同时在英国留学的经历又让她有着西方文化的开放,有着如此矛盾的性格特质,这也让她更加带有热情奔放而又高傲的气质。王娇蕊是一位干练自信、气质高雅的女人,所以演员在塑造王娇蕊这一角色的时候,要学会控制自己手臂习惯性摆动和脚步太碎的小动作。还有因为接受西方思想教育,并且在外留学归来的王娇蕊在仪态上也是与中国地地道道的女人不相同的,就像孟烟骊穿的是低跟布鞋,走路迟缓,步伐小心翼翼,且总是低头含胸,而在塑造王娇蕊时,演员要选择一双高跟尖头皮鞋,在肢体语言上要选择步伐轻快有力且昂头挺胸,并且在“被振保抛弃之前”肢体动作上选择双手抱于胸前,体现王娇蕊高傲不羁的性格,同时,抱手在行为心理学中的肢体语言表示“拒绝”,体现出王娇蕊不仅有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存在的随性,还有中式传统的含蓄,以此体现出她骨子里仍不是一个随便的女人,这就是王娇蕊红玫瑰的形象。
当王娇蕊进入白玫瑰的角色后,要体现她心中对真爱的追求,对佟振保的依赖,在肢体动作上要选择最直接、最具体的肢体表现方式——亲身依靠,坐着时斜靠在佟振保的身上,站立时依靠在佟振保的身上,只要王娇蕊和佟振保独处时,王娇蕊必定都是靠在佟振保身上的,希望借以表现出王娇蕊对佟振保的依赖,也是白玫瑰对真爱的依赖。
(二)面部表情的表达
面部表情,通常是指演员的神态、眼神的表现,其在人物的塑造中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更好的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演员在塑造王娇蕊红玫瑰这一形象时,要注意一个面部表情的细节——下颌微抬,把自己的下颌线体现出来,目光不断打量着,以一种高傲的姿态来目视所有人,像是目空一切,可是看似高傲,又何尝不是一个保持着少女童心的女人。在初见佟振保时,王娇蕊对佟振保充满了好奇与好感,所以在初见他时,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表达上,演员要选择、设计从看到他第一眼起就表露出娇羞的神态,并且在之后的日子里,也总是与佟振保眉目传情,嘴角上扬,妆容精致,毫不掩饰自己的害羞。
在演员塑造白玫瑰的形象时,对于王士洪,王娇蕊给他发邮件,希望能够给她和佟振保自由时,王娇蕊是处于上风的,所以演员在塑造这一角色时要选择眼神坚定且保持自信满满的神态,当得到满足时,也不隐藏自己的开心与满足。而对于佟振保,王娇蕊似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渴望佟振保给出相应的回应,这时不仅仅是眼中充满着激动,更体现出一种渴望,因为她多渴望佟振保能给她一个回应;可是结果却是佟振保推开了她,并且拒绝了她,在被拒绝后,演员在肢体语言的设计上选择了无力的坐在地上,而脸上的神情先是错愕,而后是一种失望与难以置信,表情是嘴巴微张,眉毛向上微挑,哭的梨花带雨,脸上再无初始时的光彩,最终,她收起了满身的张扬与傲气,慢慢成为了白玫瑰。
三、话剧中肢体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话剧中肢体语言運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本功不扎实。话剧演员若想在表演中合理的应用肢体语言,就要长期坚持训练基本功,通过扎实的基本功才可以在舞台上将角色应有的肢体语言体现出来,而不是在舞台上手足无措,显得滑稽。但是,现在很多话剧演员没有认识到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对于肢体语言的理解存在误区,也不注重磨练个人基本功,缺乏表演实践经验,这样就导致很多话剧演员的基本功极不扎实,缺少相应的表演经验,无法合理运用肢体语言。但是通过舞台实践表演可以看出来问题,如果一个演员没有扎实掌握表演基本功的时候参加舞台话剧表演,在舞台表演上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使得舞台表演显得滑稽、无趣,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演员暂停的现象,从而大幅度降低观众的现场体验感。
第二,感染力缺失。一些话剧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虽然应用了肢体语言,但是却没有将应有的感染力表现出来,这主要是由于话剧演员没有对肢体语言加以分析、理解,对角色应有的肢体语言认识存在严重的模糊性,在话剧表演的过程中也只是为了应用肢体语言而对其加以应用。这样,就导致肢体语言的应用存在较强的呆板性,不具备感染力与相应的艺术特征,表演乏味无趣。
第三,机械性较强、灵活性不够。很多年轻的话剧演员,他们积累的经验不够丰富,表现力不够鲜明,个人艺术修养欠佳。所以呈现出来的肢体语言会看起来很僵硬,不能够游刃有余。因此,在应用肢体语言的时候,显得比较僵硬、刻意、机械。此外,很多话剧演员没有理解肢体语言的内涵与魅力,在应用肢体语言时使其脱离人物设定,并不能做到使自身高度融合剧情角色,会显得剧中角色呆板,使剧情走向另一个未知的方向,失去了艺术感染力,这些都是话剧中肢体语言运用所存在的问题。
(二)话剧中肢体语言运用的解决方法
首先,每一位演员都需要苦练基本功。因为任何一位话剧演员若想在表演中把肢体语言运用的合理恰当,就需要先把自身的基本功练好。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肢体语言的运用效果,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强化基本功训练。除了发声训练及表演技巧的培训工作外,还相应增加了艺术实践方面的培训,为我们在表演中可以很好的应用肢体语言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老师在给学生指导时也加强了学生对肢体语言的理解,让他们认识到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并且加以分析和把握,从而实现了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
其次,话剧演员在舞台表演的时候需要将肢体语言与剧情、人物紧密结合。话剧演员在应用肢体语言的时候,一定要将其与话剧的剧情、人物设定紧密结合。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是观众了解剧情、体会剧中人物性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演员一定要分析角色的内外部性格、特征、人格魅力等,还要随着话剧剧情的不断发展对肢体语言进行适时调整。话剧演员还要注意到不能使用所谓的表演模板,演绎不同的人物要有不同的特征,在不同的场景中也要有不同的设计,保证肢体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最后,每一位演员都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话剧演员要是想让肢体语言给自己的表演加分,就得勤学多练下功夫,多实践以便于积累经验。话剧演员除了应当在舞台上积累表演经验之外,更要学会在生活中积累生活经验。众所周知,有很大一部分肢体语言是来自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因此,话剧演员需要多观察生活,多看看身边的人在发生不同的事情时都有怎样的肢体动作,并加以总结、分析与提炼,并且在长期表演的过程中将可以利用的生活元素与肢体语言相结合。这样,不仅能让演员的肢体语言为舞台表演锦上添花,而且因为演员长期的练习,他们在舞台表演上展示的肢体语言就更加自然生动,不会让观众产生违和感,会使观众更加融入剧情,感受舞台戏剧的魅力。
四、结语
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在话剧表演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肢体语言的准确表达是话剧表演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演员通过自身扎实的基本功才可以高度融合角色,从而将角色的肢体语言体现的淋漓尽致,引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使得观众更能理解剧作家想要表达的剧作主要思想内容。但是一些话剧演员在表演中无法合理应用肢体语言,导致话剧表演中感染力严重缺失,丧失原本应有的艺术魅力。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列举了实例并且提出了论点加以解决,结合舞台实践提出:话剧演员应当不断强化个人基本功训练,将肢体语言与剧情、人物紧密结合,并且在实践中摸索肢体语言的运用方法,合理应用肢体语言。
参考文献:
[1]麻林森.戏曲与话剧舞台灯光的形式创新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9年.
[2]汤逸佩.中国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的演变[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03年.
[3]闫卿月.论中国新时期的话剧舞台美术[D].昆明:云南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