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时代意义

2021-06-28吴金鸽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历史价值新时代

吴金鸽

[摘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理论基础,又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检验标准,具有重大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40多年来,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提升执政能力与领导能力,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代,需要进一步审视这场讨论的价值意蕴与现实功能,把政治价值目标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相结合,继续开启思想解放新征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词]真理标准;新时代;马克思实践观;历史价值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在全会公报里有这样的表述:“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推动了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进程,端正了思想路线,历史意义和影响重大。”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进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一步确立。1982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章程指出,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提高党的战斗力,思想上政治上要高度一致。“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②用实践标准来检验社会主义,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了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本源所在,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世纪实现怎样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与创新发展,更加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进一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③

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历史价值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文革”结束以后,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战略决策,而新的工作重心的确立,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广泛的政治认同。为此,在思想理论界进行真理标准的讨论,就作为一个重大的政策性问题被提上了政策议程。1978年5月10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理论动态”上首次刊发。5月11日,《光明日报》进行了转载。《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也于次日转发此文。紧接着,全国大部分省市的报纸也相继进行了转载。截止1978年底,中央及省级报刊登载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专文达到650余篇。促使这场讨论扩展成为一场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解决了困扰当时发展的一些方向性、紧迫性问题。

思想解放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历史的发展是客观的,但人类可以通过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来指导实践,推动或者阻碍社会发展进程。这就需要客观审慎稳妥地推进思想解放,不断探寻规律来促进发展进步。一般而言,自上而下的推动和自下而上的反馈是认识和总结规律的方式,健全的制度是思想进步的有力保障,采用何种方式来推进思想认识的深化则需要根据现实的经济、制度与文化环境状况而定。换句话说,用讨论的方式推进思想解放,需要有民主制度来保证,用讨论说理的办法而不是压服的办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这种方式本身就是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一方面,重大方针政策出台前,先通过主流意识形态释放问题信号和政策信息,正确引导舆论方向,聚焦政策问题核心进行讨论。另一方面,把聚焦后的核心议题在公共领域空间内进行商谈,进而在社会层面达成广泛共识。故此,这种价值观念、政治情感、政治认同达成的过程,实际上也可以看作一个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事实上,正是这场大讨论让人们重新认识了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了发展思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有了方针指引与路线保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次讨论不仅解决了思想路线问题,工作重心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形成了一种政策制定范式,即政策议题先在党内进行讨论,随后在社会中进行争鸣,达成共识,然后通过相关法律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当组织的目标和愿景能够内化为行动者个人的目标与愿景,这样的政策执行成本最低,阻力也较小,政策绩效比较理想。因此,真理标准重新确定的过程也是一个集中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和集中民智的过程。这样的决策程序和决策过程就是思想引领与民智集中的过程,就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也是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总结。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指导意义

马克思实践哲学涉及到对三个问题的理解:一是马克思对哲学本身的理解问题;二是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问题;三是马克思对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的理解问题。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域中,哲学所追求的并不是一种精致化的理论体系,而是要为现实的革命实践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强调从主体性或能动性和价值性的关系维度来谈论实践观点,强调通过实践来变革现实世界的根本性作用。“人们首先要能够生活,然后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生产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这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④

对哲学本身的理解,是一个理论思辨与探索的过程。对实践的理解,是检验理论的一种方式,是把理论应用于现实的途径。对理论与现实关系的理解,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某种意义上讲,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质,是活学活用了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了社会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而且用现阶段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证明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精髓所在。把马克思实践哲学运用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与中国印记的发展道路,走出了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进程之路。让西方国家对自身的政治体制、民主理论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等话语体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检验,突破了西方的知识霸权与话语霸权。这样不仅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独特魅力与强劲实力,而且践行了《共产党宣言》中共产党人的神圣历史使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在各国相继以本国利益优先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深入推进思想解放进程,加深对现代性的认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处理好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實现新的跨越与发展,这是摆在时代面前又一个现实课题。

三、“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新时代内涵

习近平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对真理的认识与创新也永无止境。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美好生活需要是以发展为目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群众不仅在物质文化上,而且在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公共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也日益增加,且对发展质量和幸福指数也有较高体验。

(一)深入推进思想解放进程

“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破旧重在立新,理念的创新才是最根本创新。思想枷锁打破之后,才能够从实际出发,找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西方国家对真理标准判断的影响。西方国家主要是从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出发,遵循实证主义、自由民主和个性主义等思想来看待和理解问题。由于资本主义具有内生性缺陷,其叙事逻辑和分析理路不可避免暴露西方所谓真理标准的虚伪性。例如,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Marx Weber)认为:“民主是以权利平等为假设前提的,资产阶级的本性是逐利的。”⑥从经济效率看,财富分配不均、权利实质上的不平等是资本主义的固有本质特性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由民主等理念不过是资本输出国侵略别国的政治美化工具,是安抚民意的政治口号。又如,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谓历史的终结,不过是“一种新弥赛亚主义出场,一种新的末世学论调,是资产阶级运用意识形态伎俩来压抑其他各种异质或对抗声音的新方式”。⑦与之相对,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人道的社会主义前景的正确性。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并非世界历史的顶点,而是代表了另一种社会类型的轮廓,与孕育了它们的社会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别”。⑧

中国对真理标准的探索符合自身发展实际。近代以来的变革、革新和改革,基本上都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进程为参照系,进而修正和改变自身的特点来符合所谓普世的标准,这就难免产生水土不服,具有迷信盲从和削足适履的意味。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物质生产实践是解决人类生存、发展问题的重要路径,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物质生产劳动的历史。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唯物史观的生产实践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大力发展生产力,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路线,并结合中国国情,适时形成新的理论和政策,逐渐找到了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和特点的道路。长期的探索,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得到了有效提升,体现了政治价值的应然性与社会现实实然性的有机结合。

(二)深化对现代性新阶段的认识

西方国家对现代性的不同认知阶段。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在现代化历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被称之为现代性。现代性具有双重语境,一方面,代表着进步与解放,它将人类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生产力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深入发展,自然的“报复”、信仰危机、阶级对立、风险社会等问题日益加剧。在西方学者看来,现代性是以理性为基础,以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产业工业化、思想文化自由化为制度特征。在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结构—功能”分析理论指引下,经过二战后的西方经典发展理论学者以及东亚经济现代化学者理解与演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便成为了经典现代性理论。经典现代性是以GDP增长为目标,是财富中心论。这样的发展理念必然漠视人与人的现代化,也漠视生态环境。马克思、涂尔干、韦伯、鲍德里亚等分别从资本、阶级、理性化与消费社会维度剖析现代工业社会弊病,在他们看来,劳动异化、阶级对立、工具理性泛滥、消费文化猖獗成为现代社会表征,“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⑨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在《流动的现代性》一书中,把现代性区分为稳固的现代性和流动的现代性两种。⑩作为一种单线发展观,现代性破坏和解构了整体现代化,造成公共产品供给匮乏,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官员信奉片面政绩观,导致社会公平和公正目标边缘化。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尽管现代性具有上述种种弊端,但毋庸置疑的是,现代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现代化仍然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成为发达国家,就在于其现代化进程比较完整,尤其是以蒸汽机、电力、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前三次工业革命依次进行,呈现串联式、递进式、接力式特点。在工业革命4.0版本的开启进程中,西方国家的现代性理念仍然牵引着现代化进程。美国学者塞缪尔·菲利普·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指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性,而现代化的过程却滋生着动乱。”?理性和主体性构成了现代性的兩大支柱,“现代性是一个内生性全球化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现代性认知程度的深化。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实施工业化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互联网+”成为工作重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五位一体”,成为新的发展指引。随着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启,数字化、智能化,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新的努力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相继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现代化进程呈现出并发式、叠加式、跨越式等特点。中国独特的发展语境造就了中国特殊的出场方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发展思路选择。中国的现代化是在新全球化发展背景之下,以现代产业和新技术为推动力,在新型工业化基础上进行的现代化,既要完成未完成的现代化任务,又要追赶新的科技革命,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这就需要把握不同现代化进程的节点,正确认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这样一个交叉重叠的过程。

(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讲到:“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要以“三个有利于”来测量和评价工作绩效。简单化理解生产力标准是有害的,只强调生产力总量、速度或者生产力的效益,就会抹煞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其实质是单一化经济标准。单一用它来检验社会主体的认知和决策,就会导致“金钱至上论”,产生拜金主义与奢靡之风,出现“消费社会”“消费文化”的种种弊端。

新时代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时代。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样一个历史进程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实践的检验,而马克思实践哲学与真理標准讨论所得出的实践便是有力的证明,更是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有力保证。中国的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城市化、国际化尚且没有完成,但却不能不同时面对生态化、信息化、公共治理等后现代或新现代性的挑战,这就需要有中国自己本土化的“新现代性”。这个新的现代性就是要在深化改革开放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硬实力与软实力,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被动地跟随西方国家,进而迷失方向陷入被“边缘化”风险。

结语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是方法,而不是教义。它提供的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0多年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引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马克思哲学是开放的批判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实践性和批判性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发展的途径与动力。“密涅瓦的猫头鹰”看到的是眼前,“清晨报晓的高卢雄鸡”观察的是未来。解决新时代的矛盾和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坚持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真理标准大讨论取得的精神财富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推进理论创新,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知识的权力对抗西方意识形态霸权。要以思想理论革命引领来推动社会实践革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赋予其鲜明实践特色,用实践的成果来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正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指出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中国之治成功的核心就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国家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正因如此,当下才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的时代意蕴。

[注释]

①人民日报.1978-12-(1).

②中国共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6日通过).人民出版社,1982.

③陈曙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N].光明日报.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8.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6.

⑥[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M].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1-123.

⑦[法]雅克·德里达著.马克思的幽灵[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

⑧[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M].郭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76.

⑨[德]乌尔里希·贝克著.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65.

⑩[英]齐格蒙·鲍曼著.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163.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136.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 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0:6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8.

猜你喜欢

历史价值新时代
旧建筑改造中历史记忆延续策略探讨
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
文革期间北大荒知青版画创作历史价值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经济学视角下印章石文化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