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齿为骨之余”刍议*

2021-06-28支英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桑寄生鹿茸苦味

支英杰,丁 侃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北京 1007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医学认为,牙齿属于骨骼的一部分,是人体骨骼在正常情况下唯一暴露于外的部分。“司外揣内”是中医学认知人体的基本方法之一,古代医家通过观察人体牙齿发现,其与人体骨骼的发育、病理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并进一步认识到其内应于肾脏,可以测知肾脏的生理病理变化,由此逐渐形成了“齿为骨之余”的理论。

1 苦味出入骨表现为齿的征象

古代医家在论证五脏与五味的病理关系时,观察齿的征象变化与苦味出入骨有密切关系。《灵枢·五味论》:“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由此开始了对齿与骨关系的探讨。

1.1 中医对齿与骨的认识

齿与骨的关系最早被表述为“齿者,骨之所终”。《仪礼·士冠礼》:“緇纚,广终幅,长六尺。”郑玄注:“终,充也”。可见骨之所终,为骨之所充之意,即齿为骨之余气所充。另外笔者认为:“终”亦有“末端”之意,齿为骨的末端,即骨之萌出齿龈暴露于外者。

现代医学认为,牙骨质构成和硬度与骨相似,但无哈弗斯管[1],二者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属于2种不同的器官,因此牙齿并不是骨骼。但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下,牙齿属于骨骼的一部分。历代医家对此有诸多论述。如明·龚廷贤《寿世保元》:“夫牙齿者,乃骨之萃也……牙即骨也”[2],清·汪宏《望诊遵经》:“然齿者,总谓口中之骨。[3]”

1.2 齿为苦之出路

齿为苦之出路,是为从病理变化的角度发现齿与骨的关系。《灵枢·五味论》提出:“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可知胃中之苦味尚未入骨者,仍可通过呕吐而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酸苦涌泄为阴”之语,味苦之瓜蒂为经典的催吐药物,印证了过食苦确实可令人呕吐,呕吐为催苦从胃复出的表现。然而一旦苦味深入至骨,即会像清·章楠《灵素节注类编》所言:“骨者,躯体至深之处,因苦味闭气,不能外走”[4],已不能复从胃外走,只能通过骨复出。

《灵枢·五味论》“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医者何以“知其走骨也”,“走骨”必定有相应的表征。明·马莳[5]《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注释:“故苦入则走骨,走骨则走齿,今入而复出者,即从齿出也,此可以知苦之必走骨矣。”苦味入者,属于正常生理,本无相应症状;但当苦味太过,复出之时,是为病理变化产生相应的症状。骨者,躯体至深之处不易观察,而牙齿作为人体骨骼在正常情况下唯一外露的部分,“走骨”的表征一定体现在其外露的部位,即齿的症状上,因此得出齿为苦之出路的论断。

苦出齿的征象,晋·皇甫谧[6]《针灸甲乙经》论述道:“故苦入胃而走骨,入而复出,齿必黧疏,是知其走骨也。”医者观察到牙齿“黧疏”变化,即“苦出”的征象,“黧疏”是指齿黄黑而稀疏。《诸病源候论》中有“齿黄黑候”,即为以此为特征表现的病证。

苦的来源不仅仅外来之“苦入于胃”,更有内生之苦。《尚书·洪范》“火性炎上,炎上作苦”,“苦”源于“火”。火焰的燃烧总具有向上的趋势,当木烧制成焦炭时就有了“苦”的味道[7]。肾阴虚生内热,虚火上炎,炎上作苦,此为内生之苦。内生之苦亦可入骨入齿,同样导致齿黑的表现。2篇关于“齿黑”病证的报道,均责之于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论治[8-9],即可为佐证。

1.3 苦味药物健齿

苦味药物健齿,是为从生理角度印证齿与苦的关系。《金匮要略心典》曰:“苦者,能泻,能燥,能坚。[10]”其中能坚,一般理解为坚阴,泻火以固守保存阴液之意[11];另外也可理解为坚固筋骨牙齿。二者互为表里,坚肾阴是内在机制,坚筋骨牙齿则是外在表现。

唐·杨上善[12]《黄帝内经太素》:“杨枝苦物资齿,则齿鲜好,故知苦走骨。”明·郑宁[13]《药性要略大全》记载杨枝皮“可为吐药……酒煮含,止齿痛”,杨枝1味既可为“吐药”又可“止齿痛”,均为苦味发挥的作用。明·李中梓[14]《医宗必读》记载苦参具有“除热祛湿,利水固齿”之功效,“齿乃骨之余,清肾者自固耳”,所谓“骨自固”即齿自固之意。苦味用量适宜,清肾虚之热则坚固牙齿,但要防止用量太过,太过则牙齿黧疏、损坏或可引起呕吐。

2 “齿为骨之余”理论阐发疾病病机

“齿为骨之余”的理论用以阐发病机源于《黄帝内经》的厥逆头齿痛,后扩展到骨痿以及多种与齿相关的疾病。

2.1 厥逆头齿痛

《素问·奇病论篇》记载了“头痛,齿亦痛”的厥逆病,《黄帝内经太素》阐发其病机:“大寒入于骨髓,流入于脑中,以其脑有寒逆,故头痛数岁不已。齿为骨余,故亦齿痛”[15],运用了“齿为骨之余”的理论。大寒入骨髓,骨髓充于脑亦充于齿,寒性收引,入脑入齿则经络收缩而拘急,故而导致头齿痛。

席俊明报道了1例阻生齿致长年头痛病例,非常符合厥逆头齿痛的症状描述[16]。刘建新等以《素问·奇病论篇》中“厥逆”一证为题,制造三叉神经痛样动物模型,采取从第一颈椎棘突左上方约1 mm处注射青霉素G钾的方法造模,与厥逆发病“大寒入于骨髓,流入于脑中”的机制十分相近[17]。

2.2 骨痿

明·孙志宏[18]《简明医彀》:“齿乃骨之余,骨乃肾之候。肾气不足,骨痿少力,故齿迟生。”认为骨痿与齿迟的病机相同,均为肾气不足,提示骨痿常伴有齿的相关症状。明·吴崑[19]《医方考》:“肾主骨,骨极者,骨内空虚之极也,故令腰脊酸削。齿者,骨之余,故齿亦痛。手足烦疼,不欲行动,皆骨内空虚之征也”,提到了“骨极”的概念,即“骨内空虚之极”,自然无“余”可言,故而有腰脊酸削与齿痛症状同时出现。

明·汪机[20]《医学原理》:“五蒸汤……如骨蒸热则齿槁、腰痛,盖齿乃骨之余,腰痛乃肾之府病也。”肾虚骨蒸,腰痛与齿槁同时出现。清·叶霖[21]《难经正义》:“肾主骨,又主液,齿为骨之余,故骨病则肾液泄而为汗,齿枯槁而痛也。”肾虚汗出为肾液外泄之征,汗出为骨痿(骨质疏松症)常见的症状之一。

骨痿、骨极等病证,从腰痛、齿痛、齿槁、汗出等症状以及骨空病机考虑,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骨质疏松症[22]。

2.3 齿相关疾病

《诸病源候论》设列“牙齿病诸候”专篇,在阐释牙齿痛候、牙痛候、齿痛候、齿动摇候、齿落不生候、牙齿历蠹候、齿齭候、齿黄黑候病机时,均运用了“齿是骨之所终”理论,将牙齿主病的病机归因为:髓气不足,不能荣于牙齿的基础上,风冷伤髓,冷气入齿根,故齿痛;或经脉虚,风邪乘之,血气不能荣润,故令动摇;或风冷乘其经脉,则髓骨血损,不能荣润于牙齿,故令牙齿黯黑,谓之历蠹(蛀牙);或髓弱骨虚,风气客之,则齿齭(牙齿酸痛);或风邪冷气,客于经脉,髓虚血弱,不能荣养于骨,枯燥无润,故令齿黄黑。

清·章楠[23]《灵素节注类编》:“此热邪伤肾,肾主骨,骨病则身重骨痛……齿为骨之余,邪在骨,齿中麻痒难忍,故啮之。”啮齿,上下齿相磨切有声,因热邪伤肾,齿中麻痒难忍。

清·孙采邻[24]《竹亭医案》:“鼻衄属肺,齿衄属胃,而未始不关乎肾。盖齿乃骨之余,因肾主骨也。先天阴虚血热上冲,或鼻或齿皆可以衄而不归经矣。然徒于血分中求之,恐未得法,且服煎剂。”齿衄属胃,而未始不关乎肾,齿衄的病机以肾阴虚、血热上冲为根本。

3 “齿为骨之余”理论阐释药效机制

“齿为骨之余”的理论,常用以阐释药物的功效机理。分别从补骨即可健齿的角度,如骨碎补等;同类相感的角度,如桑寄生、梧桐泪等;以形补形的角度,如鹿茸、胡桃仁等。

3.1 骨碎补

骨碎补,因具有“补骨碎”的功效故而得名。唐·陈藏器[25]《本草拾遗》:“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作此名耳”,为补肾强骨之要药。除此之外该药还可固齿,宋·沈括《灵苑方》记载该药一味单方,研末揩齿可以坚骨固牙,去骨中毒气疼痛。

明·李时珍[26]《本草纲目》:“骨碎补,足少阴药也。故能入骨,治牙,及久泄痢。”明·李中梓[27]《雷公炮制药性解》运用了“齿为骨之余”的理论,阐释了其强骨之药兼可固齿的机理,“骨碎补温而下行,专入肾家,以理骨病。齿者骨之余也,故能固之”。

曹筱晋等[28]报道运用骨碎补作为主药,治疗齿衄的病例。开雁[29]报道使用骨碎补,运用补肾固齿法治疗慢性牙周炎取得良好效果。现代研究中,补肾类、苦味药物常被用来研发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品,章轶立等[30]对骨碎补总黄酮(强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实验进行了系统评价。刘凤英等[31]对中药骨碎补对体外培养人的牙髓、牙龈、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骨碎补溶液具有促进牙齿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功效。

3.2 桑寄生

桑寄生,因“感桑气而寄生枝节间”而得名。《神农本草经》载其:“味苦平。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32]”明·张志聪《本草崇原》阐释其药效机制:“盖肌肤者,皮肉之余。齿者,骨之余。发与须眉者,血之余。胎者,身之余。以余气寄生之物,而治余气之病,同类相感如此”[33]。根据“同类相感”的原理,提出“以余气寄生之物,而治余气之病”的理论,桑寄生为桑树上寄生之物,故而可治疗寄生之物,齿乃骨之余气寄生,因此桑寄生可用于骨病的治疗。

现代研究表明,桑寄生提取物可以促进白细胞介素1β作用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活力,并抑制其凋亡,用现代药理学验证了其健骨的功效[34]。桑寄生能抑制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具有调节骨代谢的作用,可以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35]。

3.3 鹿茸

鹿茸为雄鹿未骨化密生绒毛的幼角。《神农本草经》[36]载其:“味甘温。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清·陈修园[37]《神农本草经读》阐释其药效机制:“肾得其补,则志强而齿固,以志藏于肾,齿为骨余也。”清·叶天士[38]《本草经解》引入“骨属”的概念:“鹿茸骨属也,齿者骨之余也,甘温之味主生长,所以生齿。”鹿茸为骨属之物,基原为鹿角,中医讲究以形补形,故有生齿之功。《婴童类萃》记载了“擦牙散”一方,以鹿茸作为主药治疗小儿齿迟。

张秀艳等[39]研究发现,鹿茸壮骨胶囊可以提高绝经后牙周病患者牙槽骨的骨密度。王其良[40]报道了1例过量服用鹿茸导致牙衄的病例,与“苦味太过出齿”的理论相呼应,该病例牙衄当为鹿茸甘温太过、甘温之味由齿而出的表征。

3.4 其他相关药物

“以余气寄生之物,而治余气之病”的理论阐释健齿功效的药物还有梧桐泪,该药“乃树脂流出,其状如膏油”,可理解为“树之余气”所生之物。其味咸苦,气大寒,治疗湿热、风热齿痛。

“齿为骨之余”的理论渊源于《黄帝内经》,最早用以说明五脏与五味的病理关系,此为其在藏象理论方面的运用,后被运用于对相关病机的阐发,为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同时诸多药物的药效机制也基于此理论形成,为其在本草学方面的应用。由此可见,该理论对中医藏象学研究、指导医家临床辨证、处方用药以及诊断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猜你喜欢

桑寄生鹿茸苦味
为什么有人爱“吃苦”
足跟痛,试试鹿茸泡酒
为什么有人爱“吃苦”
半寄生植物连载·一桑寄生
桑寄生茶的应用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
4种苦味抑制剂对3种苦味成分的掩味效果
不同寄主桑寄生药材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的影响
鹿茸发生与再生
最佳代言
为什么很多药都是苦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