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三教”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1-06-28郭利黄祥
郭利 黄祥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机械技术学院 安徽·六安 237011)
2016年12月2日,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王扬南在广州召开的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中指出:“学徒培养质量是现代学徒制培养关注的核心”。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广大高等职业教育者基本达成共识,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质量保障是顺利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必由之路[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关于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任务,它是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必由之路[2]。现代学徒制试点下,校企双元育人为“三教”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沃土,“三教”改革的成功能有效保证学徒培养质量。因此,现代学徒制试点下开展“三教”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试点下“三教”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当前,“三教”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三教”改革中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落实不到位;教材改革绩效不佳,缺乏突破,教材依然存在繁、难、偏、旧的问题;教法改革创新不够,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任务课程化、课程任务能育化没能良好实现等。
“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3]。其落脚点是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结合我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实际,有效进行了“三教”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提升了学徒培养质量,积累了“三教”改革实践经验。
(一)深化教师改革,提升校企导师内涵
“教师”的改革,我们采取了“双向双融通”的途径,校企双方师资互兼互聘;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4]。具体举措如下:
一是建立健全校企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聘任标准》《现代学徒制学校教师聘任标准》和《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管理与实施办法》等制度。合作企业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相应的带徒津贴。学校将学徒制班的指导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二是校企双方构建“双导师”互培模式,开展“双导师”队伍素质培训与提升工程,如表1。坚持以集中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对校方导师着重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对企方师傅重点强化教育理念与教学能力培养。校企之间定期开展业务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学校支持鼓励企业导师获取高校教师资格证,企业支持鼓励学校导师获取行业从业资格证或技能等级证。
表1 现代学徒制试点导师培养主要内容
三是校企双方建立了人才流动机制。校企双方开展了双向挂职锻炼、产学研项目合作研发、共同进行技术攻关等项目,有效提升了校企导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
(二)深化教材改革,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教材”的改革,我们按照“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标准、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的顺序有序开展。
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结合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技术特点,遵循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作用,构建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生徒一体、工学结合”体现“双主体”育人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生徒一体,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二是依据“双主体”育人课程体系,在注重专业必需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校内实训室设备的应用,主要依据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工艺流程和最先进技术,兼顾通用技术和专项技术应用,校企合作共同更新教学内容。
三是依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为手段,落实国家职业标准和“1+X”试点工种标准,对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校企合作制定课程标准。
四是强化课程教学资源和教材编写建设。聘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组织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准确把握企业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共同进行“五大模块+一个中心”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专业资源库开发以信息反馈提供的行业需求、就业需求、教学反馈、用户评价和运营管理等需求信息为驱动,以质量保障提供的素材开发规范、应用资源开发规范、教学规范、资源库建设和管理规范以及满足认知规律的学习路径为规范,构建优质5大模块专业教学资源库,5大资源库支撑共享和服务中心,形成长效反馈驱动机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共享与共评,如图2所示。共同编写突出“工学结合”特色、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校本教材,起到了“辅教,辅学”的作用。
图2 “五大模块+一个中心”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思路
(三)深化教法改革,实施“双导师”和“双基地”教学
“教法”的改革,我们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线,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
一是按照“学校企业双元育人、交替训教、岗位培养”的人才培养路径,以企业真实生产案例为载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程思政为手段,以智慧课堂教学平台为载体,实施基于项目化的“教、学、做”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5]。
二是统筹发挥校企导师和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资源,实施“双导师”和“双基地”教学,探索并实施“工学交替,校企共育”的模块化“3+2”分段教学,如表2。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在企业开展专业认知见习,邀请企业技术人员现场讲解;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专业讲座,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岗位情况。第二学年学生在校完成专业理论学习和专项技能训练,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生实训指导;在企业进行定岗、轮岗训练,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完成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第三学年学生带着课题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企业师傅进行指导,获得岗位综合技能;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同时获得相应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学徒在岗学习课时超过了50%,有效提升学徒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徒)培养质量,如表2所示。
表2 “工学交替,校企共育”的模块化“3+2”分段教学改革
二、“三教”改革实施成效
经过近三年现代学徒制试点,“三教”改革成效显著。“双师型”教师团队内涵显著提升;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先进、丰富,“辅教,辅学”成效明显;以项目驱动、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徒培养质量深受企业欢迎和认可;现代学徒制试点成效显著。具体成效如表3所示:
表3 近三年“三教”改革取得成效
结 语
当前,职业教育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职业教育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三教”改革已进入落实攻坚阶段,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实践,积极“赋能”教师以提升能力素养,“升级”教材以推动教材改革,“激活”教法以推动教学改革,真正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