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USC3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2021-06-28刘佳奇卜晓波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细胞系划痕生物科技

刘佳奇,杨 爽,宋 洁,卜晓波

(牡丹江医学院生物教研室,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TUSC3(tumor suppressor candidate gene 3),在过去数年中曾被命名为M33、N33等。该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短臂2区2带(8p22),8号染色体全长146.364 Mb,包含1198个基因,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高重复含量和高节段重复程度的染色体[1-2]。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TUSC3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旁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并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产生了影响,分析实验结果提示该基因在乳腺癌中可能发挥抑癌作用[3]。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了TUSC3表达水平不同时的乳腺癌细胞的运动能力和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TUSC3表达水平不同的乳腺癌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分析结果的相关性,为下一步实验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组织材料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来自牡丹江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正常乳腺组织蛋白MCF-10A及乳腺癌细胞株MCF-7(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

1.2 主要试剂TUSC3兔抗人单克隆抗体(宝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编号ABIN3185751)、TUSC3过表达质粒(苏州吉玛基因股份有限公司)、TUSC3 siRNA(广州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ipo200转染试剂(广州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ranwsell试剂盒(宝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Vimentin 、E-cadherin抗体(中国中杉金桥)。

1.3 操作方法

1.3.1 转染细胞系建立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分别接种在6孔板中。分别通过TUSC3 si-RNA建立TUSC3低表达细胞系(MDA-MB-231)及对照组(TUSC3-siRNA;Scrambled-siRNA),通过TUSC3过表达质粒建立TUSC3过表达细胞系(MCF-7)及对照组(pcDNA3.1-TUSC3;pcDNA3.1-NC),每组设3个复孔。

1.3.2 划痕实验 用200 μL移液管尖端轻轻刮擦细胞,然后PBS洗涤。使用光学显微镜在0 h、48 h分别获得图像,并记录划痕面积(S1、S2),细胞迁移率(%)=(S1-S2)/S1×100%,每组实验重复3次。

1.3.3 Transwell实验 将配置好的Matrigel胶加入Transwell小室装置的上室底部,凝固后,将重悬好的细胞以1×104浓度接种于上室中,在上室和下室分别加入200 μL无血清DMEM和600 μL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37 ℃、5% CO2培养箱常规培养14~16 h。将下面侵入的细胞使用甲醛固定,0.1%结晶紫染色20 min。使用光学显微镜取三个不同视野拍照,计数穿至膜下层的细胞数,取平均值,每组实验重复3次。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USC3高/低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转染后,乳腺癌细胞的运动能力因TUSC3的表达不同而发生变化,见图1。与对照组比较,敲除MDA-MB-231细胞中TUSC3后的细胞迁移率增高(P<0.0001),与对照组比较,使MCF-7细胞中TUSC3过表达后,细胞迁移率下降(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划痕实验检测处理后细胞迁移能力

2.2 TUSC3高/低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在MDA-MB-231细胞中,敲减TUSC3表达后,穿膜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细胞侵袭能力上升(P=0.0055);与对照组比较,在MCF-7细胞中,过表达TUSC3后,穿膜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细胞侵袭能力下降(P=0.0023),见图2。

图2 侵袭实验检测处理后细胞侵袭能力

2.3 敲减TUSC3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与EMT相关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在分别敲减、过表达后,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提示,在MDA-MB-231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当敲减TUSC3表达时,E-钙粘蛋白表达下降(P<0.05),波形蛋白上升(P<0.05),提示与EMT相关。在MCF-7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当TUSC3在细胞中过表达时,E-钙粘蛋白表达下降(P>0.05),未见统计学意义,波形蛋白下降(P<0.05),见图3。

图3 Western blot检测处理后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表达

3 讨论

TUSC3以8号染色体短臂2区2带的短臂缺失,基因异常甲基化等形式在许多癌症(前列腺癌[4]、胰腺癌[5]、大肠癌[6])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不同作用。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实验发现TUSC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低于乳腺癌旁组织。我们选择了两个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CF-7)根据该细胞系中TUSC3的表达情况,通过使用siRNA和过表达质粒分别建立了TUSC3高/低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系,实验结果发现,干扰TUSC3的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产生了变化[3]。

乳腺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其发生了迁移和侵袭。因此,我们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干扰TUSC3表达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过表达TUSC3后,乳腺癌细胞的划痕闭合率与空质粒转染的对照组相比更低,穿膜细胞数也更少,提示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受到了抑制。敲减TUSC3的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的划痕闭合率与小干扰RNA转染的对照组相比更高,穿膜细胞数也更多,提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上升(P<0.05),见图1、图2。这种负向调节的作用进一步说明了TUSC3在乳腺癌中的抑制作用,但它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的过程,包括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局部侵袭、进入血管、通过血管迁移、外渗和在其他组织定植等,而EMT是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的先决条件[7]。研究显示,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获得EMT样表型[3]。目前有研究发现,TUSC3在结直肠癌[6]、卵巢癌[8]中发挥的作用均与EMT过程相关。EMT(上皮-间质转化)是指上皮细胞通过逐渐丧失其细胞极性、细胞间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使细胞增加侵袭力和迁移能力,并产生了大量细胞外基质成分来抑制细胞凋亡,逐渐变成了具有间质细胞形态和特性的细胞[9]。EMT主要的分子特征就是两个关键分子表达的变化,即E-Cadherin下降,Vimentin表达上升。本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减TUSC3表达后,E-Cadherin表达下降,Vimentin上升(P<0.05),见图3。符合EMT表型的分子特征。因此,我们认为敲减TUSC3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增强可能与EMT相关。研究发现,有几种信号途径与EMT过程相关:(1)MAPK通路:ERK通路、JNK通路、p38MAPK通路[10];(2)TGF-β信号通路[11];(3)Wnt/beta-catenin通路[12];(4)NF-κB信号通路[13-14];(5)Notch信号通路[15];EMT相关细胞信号可以激活多条分子信号通路,而这些通路上的分子又可以激活EMT相关的转录因子的表达,互相作用。

猜你喜欢

细胞系划痕生物科技
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蜂之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研究现状与思考
去泛素化酶OTUD3调控胆固醇酯化酶SOAT1蛋白稳定性的机制
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的疗效观察
美亚生物科技
冰上芭蕾等
生物科技让里约奥运更安全
汽车划痕擦擦就掉神奇抹布一品一码美国原装进口谁做谁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