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基于学科交叉的设计创新》
2021-06-27
专题序言
学科交叉研究是当今科学研究与设计创新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设计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科交叉与设计创新在自然人机交互、工业设计、信息艺术设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交叉学科领域研究与创新的飞速发展,设计思维、计算思维、工程思维不断得到深度融合。这不仅对当今的设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设计的未来提出新的思考和挑战。
本期发表的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学科交叉的设计创新。基于增材制造的陶瓷器型创新设计研究综述”(贾艳红)通过梳理陶瓷领域的增材制造技术,并结合传统陶瓷的工艺过程及特点,探索增材制造技术对陶瓷器型创新的推进作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她基于陶瓷传统工艺过程,提炼传统器型的造型特点,就其存在的限制与问题进行分析;梳理目前陶瓷增材制造的技术发展脉络,探索不同增材制造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对陶瓷造型的影响,并结合陶瓷增材制造实例进行设计剖析,从创作方式和设计语言两方面阐述增材制造对于陶瓷器型的创新推进作用;最后对陶瓷增材制造技术进行未来展望。“针对变老焦虑的柔性动态形变服装设计研究”(孙喆,王韫,张羽青,张凌奕)一文提出,随着人的成长,衰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本文希望通过设计的手法,引导人们直视衰老,引起社会对于“变老焦虑”的思考。以“变老焦虑”为主题,依据“美感体验”、“移情设计”、“启动效应”等心理学理论,开展了动态形变服装的设计实践。以记忆合金作为主要控制元件,通过控温电路控制不同区域的面料发生形变,从而达到以服装展示“衰老”的目的。服装、装置的设计方案以服装形态模拟人的不同年龄段,整体设计遵循平等的原则,模糊了社会地位、个人身份等差别。在整个设计实践过程中,尝试将服装设计与装置艺术相融合,最终提出了一种柔性的动态可形变面料、一套服装设计方案,及相应的艺术装置设计方案。
本专题旨在为学科交叉与设计创新研究提供一个学术讨论的平台,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发表他们的见解,期望对相关领域的学科交叉与学术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专题主编简介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任。兼任清华大学-阿里巴巴自然交互体验联合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主任。徐迎庆教授在自然用户体验研究、计算机图形学、触觉认知与交互、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等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
徐迎庆
徐迎庆教授近年来在国际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并申请数十项专利,设计作品也多次在国内外参展。他曾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例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并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他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计算机学会(ACM)会员、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
他在用户体验设计、未来教育、沉浸感知与交互设计、触觉认知与交互设计、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以及自然用户界面设计等研究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曾获得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清华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多次获得清华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他在国际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并申请了数十项专利;有多项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实际产品之中。他曾负责或参加了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 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多项国家科研课题。还参与了多项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他努力探索基于学科交叉的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并做出了积极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