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疾病预防措施及治疗中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2021-06-27周艳华黄立春

畜牧兽医科学 2021年21期

周艳华 黄立春

摘要:肉牛养殖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治措施,保证肉牛获得健康生长。近年,肉牛养殖业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薄弱环节。如疫情防控知识和治疗手段的落后等,严重阻碍肉牛养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该文重点探讨肉牛疾病预防措施及治疗中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肉牛养殖;疫病防疫;疫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1.074

Preventive Measures of Beef Cattle Diseases and Points for Attention in Drug Use in Treatment

Abstract:Beef cattle breeding needs to strengthe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of beef cattle,while ensuring an adequate supply of beef products to increase farmers'income from breeding.In recent years,beef cattle breeding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but there are still weak links.Such as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nowledge and treatment means backward,seriously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beef cattle breeding and related industries.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beef cattle disease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treatment of drug use precautions.

Keywords:beef cattle breeding,epidemic prevention,epidemic treatment

引言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产业的进步,肉牛养殖产业也获得快速的发展。牛肉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同时脂肪含量低等优势特点,具有广阔的消费者市场,这也是导致肉牛养殖产业的迅速进步的重要因素。而肉牛养殖中的疾病问题是限制肉牛养殖产业科学发展的重大阻碍,提高肉牛养殖中的疾病防控和治疗水平是现阶段广大肉牛养殖户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肉牛养殖中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科学措施进行介绍。

1 加强牛病防控的重要性

肉牛养殖中疾病问题的出现将显著降低肉牛的生产性能,导致产肉量降低,牛肉的品质下降,即便是出现疾病后获得康复,其患病过程中损失的生产性能也会带来经济损失,且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人力也导致肉牛养殖经济成本的提高。肉牛养殖生产中需要秉承预防大于治疗的方针,避免疾病在肉牛群体中大规模的出现。肉牛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出现易导致牛群患病,需要结合当地常见的肉牛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及时进行疫苗注射,采取针对性的疾病预防措施,同时做好生物防控工作,避免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提高牛群整体的免疫能力,将疾病问题所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1]。

2 肉牛养殖中疾病预防措施

2.1 注重肉牛养殖中防疫需要

肉牛防疫要充分掌握肉牛的病害和疾病特征,注意肉牛日常饲养状况和健康检查,并进行询问和记录,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对牛进行异常情况识别,确定疾病类型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同时,区别肉牛的用途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喂养方法和喂养周期不同,实际肉牛养殖中采取的疾病预防措施也有所差异。但是疾病的预防均需要满足肉牛养殖过程中科学防疫的基本要求,为肉牛的生长发育营造良好的环境[2]。

2.2 提高母牛的机体免疫能力

母体抗体是防疫阶段的重要因素,主要是指肉牛胎盘或母乳中抗体的转移,这是自然界抵抗疾病的能力,母体抗体的强度是决定疾病发生率的關键。尤其是肉牛在胎儿阶段时进行母体疫苗接种时,需要对疫苗的使用种类进行科学的选择,选择副作用较小的疫苗种类,而且要根据母体的抗体水平合理选择疫苗的注射时间。

2.3 合理选择疫苗及规范化应用

肉牛养殖中疫苗的注射是疾病预防的主要措施,疫苗的科学选择对于改善肉牛的机体健康状况有重要的作用。疫苗的选择首先需要考虑肉牛机体的免疫状况及疫苗的免疫保护时间周期,根据不同的肉牛养殖防疫要求制定合理的免疫防治计划和程序。落实肉牛养殖中疫苗的注射工作,保障疫病防治工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提高牛群的机体免疫水平[3]。

2.4 肉牛养殖环境条件控制

肉牛养殖中环境条件对于肉牛的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舒适卫生的养殖环境也是避免肉牛养殖中出现疾病问题的关键。不同的肉牛养殖地区需要结合当地的养殖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清洁消毒计划,定期做好肉牛养殖栏舍中卫生消毒工作,保障肉牛养殖栏舍中获得良好的通风,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促进肉牛健康生长发育。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也有很大差异,在预防疫情时,必须充分考虑所有因素,防止疫情蔓延。

3 肉牛疾病治疗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3.1 考察药物配伍的情况,合理使用药物

肉牛实际养殖中,对于疾病的治疗通常不会单一使用药物,而多种药物的配合使用需要先充分了解各种药物的特点,避免不同药物之间存在冲突,对肉牛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若药物之间存在冲突和拮抗,将导致药物疗效降低,甚至加重肉牛的疾病问题,导致肉牛死亡。举例而言,若以青霉素注射进行消炎时,切记不能使用庆大霉素或者四环素类药物进行配伍,因为这些药物会提高动物对于青霉素的易感性,从而提高青霉素对于动物机体的刺激,并表现除高血钾的症状。而药物浓度过高时,甚至可能导致动物心脏骤停、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畜禽养殖中疾病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疾病治疗的药物也越来越多样化,进口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许多养殖户认为进口药物比国产药物的效果更好更安全。实际上肉牛养殖中药物的选择并不是根据药物的来源所决定的,而是需要对药物的作用及疾病的种类进行合理的选择,避免药物滥用。如细菌感染类疾病需要对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具有良好敏感性的抗生素类药物,而对于病毒型感染的疾病需要明确病毒感染的类型和感染的部位,采取针对性的药物和治疗措施,保障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2 遵循药物使用标准,科学用药

药物治疗是肉牛养殖中防治疾病的关键措施,药物的科学使用尤为重要。实际肉牛养殖生产中需要遵照药物说明书,科学应用药物。对于情况严重的疾病问题需要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使用,保障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肉牛在出栏前需要停止药物的使用,保障一定时间的休药期,避免药物残留,影响牛肉品质。

3.3 肉牛疾病防治中休药期管理

休药期是指牛肉养殖中最后一次使用药物到肉牛出栏屠宰前的时间段。休药期的作用主要是为避免药物在肉牛机体中的残留,肉牛养殖中需要制定严格化、规范化的停药期制度,约束肉牛养殖户的行为,同时严格监管,保障养殖户能落实牛肉养殖中休药期的规章制度。肉牛养殖休药期前也需要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量,不能盲目增加肉牛休药前药物的使用剂量。

3.4 良好的饲养管理巩固用药效果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良好的饲养管理水平会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并改善其健康状态。在不同原因导致的肉牛发病后,除了使用药物进行及时治疗,也需要通改善饲养管理水平来巩固药物效果。这不仅有助于病畜的快速恢复,还可以充分发挥动物的繁殖性能和生产能力,提高对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效率,降低养殖成本。这主要包括改善養殖环境,进行定期打扫消毒,勤换垫草,让动物生活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制定科学的养殖防疫程序,准时、定期进行防疫,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喂养精细,科学设计饲粮配方,把握饲料精粗比,严谨饲喂劣质、发霉饲料,维持动物良好体况,避免过肥或过瘦;提供清洁饮水,并在冬季对水进行加温,避免肉牛由于饮用冷水而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实时观察,出现疾病苗头时,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防止疾病恶化和传染。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肉牛的发病几率也有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肉牛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传播,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均应采取科学措施,应不断完善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过程,并采用关键技术,为我国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杰杰,赵红波,游伟,等.饲粮油菜籽添加水平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1):2 233-2 241.

[2] 孙芳,何丽华,辛杭书,等.黑龙江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建议[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24):13-16,174.

[3] 唐凡真,余鑫,才冬杰,等.肉牛常见胎衣不下、阴道及子宫脱出病因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22):42-43.

作者简介:周艳华(1980-),女,广西百色人,中专,本科,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