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自备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实践
2021-06-26郝晓玲闫树清左兴堂柳丙轩
郝晓玲,闫树清,左兴堂,柳丙轩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迁安 064404)
1 系统概况
首钢迁钢公司2×50 MW CCPP发电机组2014年投产,机组配套汽机额定功率21 MW,凝汽器为N-2800 型,双进双出,管束材质为0Cr18Ni9 不锈钢管。运行过程中,发现凝汽器换热管水侧不断结垢,沿冷却水流程方向呈加重趋势,垢层厚度达到0.3~0.5 mm,将金属管壁全部遮盖。受换热管结垢影响,凝汽器运行端差增大,真空度下降,机组效率下降,夏季平均端差11.6 ℃,真空-90.0 kPa,汽机负荷20.5 MW,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
针对结垢问题,现场曾采用金刚砂胶球在线清洗、循环水系统加药在线清洗,高压水枪离线清洗等措施,均未取得预期改善。为恢复机组效率,提高运行经济性,决定利用机组大修机会,采用化学清洗的方式清除凝汽器换热管积存水垢。
2 介质选择
为确定清洗介质类别,首先取现场垢样进行溶解性试验,垢样在室温环境下,6%浓度酸性溶液中经浸泡可完全溶解,判断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垢。鉴于该厂凝汽器换热管为不锈钢材质,盐酸会对其产生晶间腐蚀,无法选用盐酸作清洗介质。
氨基磺酸为白色斜方晶体,是一种固体有机酸,其分子式为NH2SO3H,氨基磺酸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酸性与盐酸、硫酸相似,有固体硫酸之称[1]。氨基磺酸及其盐类与多种金属化合物均生成可溶性盐类,具有在水中溶解度高、不析出沉淀而对金属腐蚀小的特点。其反应方程式为[2]:
初步选定氨基磺酸作为清洗介质后,对取自现场的垢样进行静态试验,分别配置3%、6%、8%浓度氨基磺酸溶液,在30 ℃环境下,垢样均在45 min内全部溶解。
另外进行挂片静态腐蚀试验,试片表面积28 cm2,与换热管同材质均为不锈钢,配置3%、6%、8%浓度氨基磺酸溶液,添加缓蚀剂(0.3%乌洛托品),溶液温度控制(30±5)℃,浸泡时间为4 h,试验结果如表1所列。
表1 挂片静态腐蚀试验
经试验确定,3%~8%浓度的氨基磺酸可充分溶解系统水垢,且试片表面清洁,腐蚀轻微,腐蚀速率<1g/(m2h),满足《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DL/T 957-2005)规范要求。经综合分析,确定清洗方案,选择质量分数6%的氨基磺酸作为清洗剂,添加0.3%乌洛托品作为缓蚀剂及适量消泡剂。
3 系统建立
结合机组大修,采用凝汽器半侧逐一清洗的方式进行离线清洗,临时清洗系统水容积总计约65 m3,为保证清洗系统循环充分,管内清洗流速达到规范要求的0.1~0.25 m/s,选用一台大流量低扬程管道泵(Q=300 m3/h,H=20 m),清洗系统水容积构成如表2所列。
表2 清洗系统水容积构成
为最大限度降低费用,减少设备改造,充分利用凝汽器系统现有装置,现场利用收球网人孔作为清洗系统回水管接点,利用凝汽器水室排气管作为排气门,利用凝汽器进/回水门进行系统隔断,仅需在凝汽器现有进水管道开孔预接清洗进水门,即可完成临时清洗系统的构建。清洗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清洗系统图
4 方案实施
4.1 系统准备
估算清洗药品用量,准备氨基磺酸4 t,缓蚀剂0.5 t,消泡剂0.1 t,中和用碱3 t。机组检修停运前,凝汽器两侧分别投运胶球,清除换热管积垢表面附着的絮状粘泥;机组停运后,凝汽器汽侧灌水查漏,检查封堵泄漏点位,同时将凝汽器水室内杂物清理干净。
搭建临时清洗系统:关闭凝汽器进/回水门,与运行系统进行隔断;在凝汽器进水管道开孔接清洗进水门,利用收球装置人孔接清洗回水门,完成临时管道连接;清洗泵试运正常,运行良好。
4.2 循环清洗
采用凝汽器半侧逐一清洗的方式进行清洗,打开清洗侧清洗进水、回水门,稍开凝汽器水室排气门,通过工业水带完成系统注水,在清洗水箱设置检测试片。启动清洗泵,动态控制清洗水箱液位,检查消除系统漏点,投入加热蒸汽,提高控制水箱温度,按预定比例,投入质量分数0.3%缓蚀剂,清洗系统循环30 min使缓蚀剂分布均匀。
按预定比例,投加柠檬酸12.5 kg,氨基磺酸2.5 t,初始投药后反应生成气体多,排气量大,有气流冲击声,适当调整开大排气门开度,充分排除反应气体。控制半侧循环清洗时间4 h 左右,每30 min 取样分析清洗液pH 值、酸浓度及铁离子含量,清洗过程中,根据铁离子含量分析结果,适当添加还原剂二甲基酮肟,保护系统碳钢管道,根据酸浓度分析结果适当补充加酸,如果酸浓度连续稳定不降低,说明垢已除净,30 min 后可结束酸洗。清洗过程中酸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清洗过程中酸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4.3 排酸冲洗查漏
酸洗完成后,迅速排出酸洗废液,添加30%浓度NaOH 溶液中和,调整pH 值至6.5~7.0;废液经中和处理后送往厂区配套污水处理厂,对COD、氨氮等污染物完成进一步深度处理。
酸洗废液排出后,关闭清洗进水、回水门,将清洗系统退出,之后打开清洗侧凝汽器进/回水门,将凝汽器接入循环水系统进行循环冲洗,同时投入胶球,通过胶球擦洗清除换热管内壁残留泥垢;胶球清洗完成后,退出循环水,凝汽器汽侧灌水查漏。检查无异常后完成半侧清洗,依照相同技术方案完成凝汽器另外半侧清洗。
5 效果评价
5.1 除垢效果检查
凝汽器两侧清洗完成后,打开人孔,凝汽器管板管束完全呈现金属光泽,配合内窥镜进行换热管内部检查,管束内部干净,无残留物,除垢率≥95%,达到优良水平。换热管清洗前后表面状态对比如图3所示。
图3 换热管清洗前后表面状态对比
5.2 试片/换热管腐蚀情况检查
清洗过程中,设置试片进行检测,经测量平均腐蚀速度为0.021 g/(m2h),小于1 g/(m2h),总腐蚀量为0.08 g/m2,小于10 g/m2,满足《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DL/T 957-2005)的规范要求;清洗结束后,凝汽器灌水查漏,未见异常,经内窥镜检查,换热管内部无腐蚀、无过洗现象;经运行验证,凝汽器换热管运行良好,未发生泄露问题,整个清洗操作过程安全可靠。试片腐蚀速率测定如表3所示。
表3 试片腐蚀速率测定
5.3 经济效益提升
凝汽器清洗完成后,机组运行经济性取得显著提升,凝汽器运行端差降低3.0 ℃,排汽温度降低2.5 ℃,真空度提升1.8 kPa,机组效率提高2.9%。机组夏季额定工况运行数据均值对比如表4所示。
表4 机组夏季额定工况运行数据均值对比
6 结语
经运行验证,通过综合评价得出结论:此次凝汽器离线化学清洗方案科学合理,全面清除管内积存水垢,同时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换热管腐蚀轻微;清洗完成后大幅提高凝汽器换热效率,机组运行经济性取得显著提升,达到了理想的清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