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西“镜像”:石汉瑞“跨文化”设计的根源与形成*

2021-06-26钱小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镜像跨文化设计师

钱小兰

(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设计师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毋庸置疑地会影响到其个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品位,而不同阶段经历的过往更会直接影响到设计师的发展轨迹和风格导向。虽然“艺术是我,设计是他”[1]5(即强调设计作为为他人服务的生产活动和大众消费品,更多地表现出普适性、大众性和功能性),但撇开设计的服务功能,设计作品同样可以被视为设计师个人的情感出口、人生阅历的书写方式,以及与世界沟通的通道。

石汉瑞(Henry Steiner,1934-),作为“跨文化”平面设计的代表设计师,其作品所表现的东西方文化的对立与统一,与他的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和美学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正是以自身敏锐的触觉捕捉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共性,成就了“跨文化”设计。他的作品充满了东西方文化间的互视以及镜像关系,如同他的名字“石汉瑞”是“Henry Steiner”在中国语境下的映射,研究者同样可以在他的设计作品中看到东西两种文化的对视、交流与相融。

一、东西对望:设计师“自我”的物化

提到石汉瑞,学界赋予他最多的标签是“香港平面设计之父”“跨文化设计师”,甚至会将他与保罗·兰德、包豪斯联系在一起,却忽视了石汉瑞还有一个犹太人身份。作为极其特殊的文化群体,犹太人经历了长达千年的颠沛流离,一直在自我认同的疑虑与外部质疑的排斥声中徘徊,极度缺乏认同感和安全感;与此同时,他们的适应力和接纳度极强,是一个充满智慧、崇尚知识的族群。得益于“犹太人”这一特殊的民族基因,石汉瑞的身上流淌着“世界性”的血液,并促使其不断地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游走于东西方文化语境之间。

在石汉瑞自己看来,不仅他的设计生涯,就连他的人生也始终贯穿着多元文化的影响轨迹;甚至说“跨文化”意识的觉醒还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石汉瑞5岁前一直生活在出生地维也纳。那里曾是中欧的中心,具有强烈的文化过渡性和鲜明的民族多样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石汉瑞随家人搬到了“被自由照耀的世界”——美国,并在纽约长大;此时,纽约伴随大量战争移民的迁入成为一个国际化都市。他感受到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和博爱”——这对生活在和平年代、和平地区的人们而言略显空洞的口号,恰恰为他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生基调。

大学时期的石汉瑞不仅系统地学习了设计原理,更广泛接触了各种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风格,如抽象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以及包豪斯理性设计和纽约派设计。这些都为石汉瑞开创“跨文化”设计先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美学前提。可见,设计师所处的成长环境和所接受的观念教育是其设计风格的重要导向性因素。

1961年,石汉瑞接受了《亚洲杂志(TheAsiaMagazine)》的邀请来到香港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其间他还兼职从事了一些品牌设计项目;继而在1964年创办了自己的品牌与战略咨询公司,以企业形象设计为主要业务,展开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平面设计生涯,就此开启“跨文化设计”风格[2]89。

正是这种特殊的成长经历,使得石汉瑞仿佛一面多棱镜,在穿梭于东西方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心灵镜像。在他的身上,既可以看到源自东方民族的韵味,也可以看到西方文明的烙印。时至今日,在石汉瑞从事香港平面设计的五十多年历史中,他所创作的数不清的成功案例,无不体现了“跨文化”设计的美学实践。设计作品作为设计师学养、审美以及设计手法的具象化表现,是在其主观能动性作用下的创造性成果,更是“自我”[3]74-78的物化。而之所以被称为“跨文化”设计,就是因为石汉瑞始终在探讨和研究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之间的可能性。

二、思想与眼界:观念的传承与表达

石汉瑞先后在纽约市立亨特学院和耶鲁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接受了正统的高等教育,读书期间广泛地接触了诸多现代艺术和设计大师。可以想象,丰富的艺术面貌、新鲜的艺术思想、多元的艺术互动,对从事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的设计系学生而言是多么宝贵。也正是那些人、那些经历,为石汉瑞日后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培养了高级的审美品位和坚实的设计技能,更为其美学观念和设计风格的形成铺垫了现代性的基调。

(一)保罗·兰德的影响

保罗·兰德就是石汉瑞在美国读书阶段认识的导师。众所周知,作为纽约派领袖人物的保罗·兰德是美国乃至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图形设计师及设计教育家之一。他所设计的IBM、UPS、ABC等标志堪称教科书式的典范。保罗·兰德深受欧洲功能主义设计思潮、德国包豪斯建筑美学和瑞士国际主义风格的影响,同时又受到美国大众文化的浸染,因此他的作品风格体现了理性美与幽默感的高度平衡。他的风格特点和独特的美学思想深深影响着石汉瑞,对石汉瑞的设计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在石汉瑞撰写的Cross-CulturalDesign:CommunicatingintheGlobalMarketplace一书的前言中,提到了保罗·兰德对他的教诲:“当我还在耶鲁大学读书时,保罗就在那里讲学了,而我也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谨记他的两句格言。第一个最主要的思想:如果你不能在一张卡片上写下你使用每个视觉形象的缘由,那你做的就不是设计。而另一个原则是讲求对比,可以是视觉上的对比(比如大和小、粗糙和平滑、明和暗),又或者是心理上的(新和旧、熟悉和陌生),如果一个设计没有对比,那它就会变得很脆弱很平庸。”[4]2一方面在设计之初写下自己的创作理念,注重对设计主题的深度分析和透彻的领悟,使作品中的设计语言恰到好处;另一方面对“对比”概念加以强调。石汉瑞牢记了保罗·兰德的设计方法。“对比”可以说是石汉瑞设计的思想内核,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文化的对比、设计语汇的对比以及视觉元素的对比。显然,对比和融合之间并不存在学理和表现意义上的矛盾,因而在石汉瑞的“跨文化”设计中,在“对比”的形态之外,更多地可以感受到他对中西文化互融的理解,以及异质文化通过对比达到的平衡与和谐。

(二)雷蒙德·萨维尼亚克的启发

如果说纽约的设计教育奠定了石汉瑞的设计高度的话,那么之后巴黎的游学经历则拓宽了其视野的广度。这段经历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石汉瑞通过广泛地接触设计师、设计作品和设计活动,了解到更多的设计风格,并通过大量的设计实践探索了更为广阔的设计领域。此外,广泛游历欧洲,欣赏了诸多经典艺术和设计作品的经历,也使其审美认知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开发。对此石汉瑞认为:“我曾游遍欧洲,拓宽视野,遇见了许多设计师……这点让我成为独立、思想全球化的人,为我打开了国际化的新世界大门”[5]90。欧洲游学促使石汉瑞开始以国际化的视野思考如何将设计思路和活动放置到全球化的场域中进行探讨和实践,这为他日后到香港工作起到了准备和助推作用。

尤其是在跟随巴黎招贴画大师雷蒙德·萨维尼亚克工作学习时,雷蒙德·萨维尼亚克执着地采用绘画手法的平面风格,创作具有绘画风格的海报设计,直接影响到了石汉瑞香港初期的海报创作。对雷蒙德·萨维尼亚克的风格评价,石汉瑞认为是具有超现实主义的。其实石汉瑞早在耶鲁大学的硕士论文TheInfluenceofModernPaintinguponRecentAmericanMagazineAdvertising中就已经在探讨现代艺术对广告创作的影响了。他认为对广告(平面设计)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风格——只有超现实主义。而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跨文化”设计正是以超现实主义为美学前提展开的。

三、求“同”存“异”:“跨文化”设计的本质

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改变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香港的城市文化事业也进入蓬勃发展期。同时,品牌包装和商品设计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不仅要符合东方人的审美习惯,还要满足西方世界的品位喜好。“纵然本地平面设计师的技巧已能令入口货中国化得来较易接受,但已无人想要这些东西了。人们想要的是类似美国风格的东西。”[6]157就在香港人尚不清楚什么是“现代设计”的时候,进港的西方设计师令港岛设计界眼前一亮。

石汉瑞对于香港的认知,在过去的采访中曾表示在到香港之前,对亚洲文化可以说是知之甚少。而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碰撞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虽然也是国际化城市,但明显有别于纽约、维也纳之类的城市。纵然中国与西方的巨大鸿沟在此是割裂式的,甚至没有丝毫的文化过渡性,但是香港很好地包容了两种文化,以中、英两国为代表的东西方文化在这里良好地沟通,从而造就了诸多跨文化的设计经典。这种跨文化并不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简单混合,而是一种有趣的文化互动,是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

东西方文化所持审美导向的差异,反映在设计中则体现为观照立场和视角的明显差别。与此同时,要想做出好的设计,需要在两种文化体系中寻求平衡,可是如何找到文化共鸣的切入点,则是个难题。石汉瑞认为交流是关键,保罗·兰德则给了他更为明确的答案——“要向受众展示他们知道的,也要向他们展示一些他们不知道的”[5]93。

跨文化设计作品通常具备“执两用中”的概念,其中“两”的成分体现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性,于对比手法的使用下表现较为明显,体现了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并带有一种对话性,可以看作是在中庸美学思想标准下的设计[5]34。虽然称其为“跨文化”——尤其是在诠释文化内涵和演绎形式的时候——但追问其根本,石汉瑞作品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文化差异性的比较,而在于异质文化交流下产生的平衡与融合,体现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其中,求“同”存“异”正是跨文化设计的本质。因此,在石汉瑞的设计中,人们感受到的既有熟悉的文本,又有陌生的映像;不仅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踪迹,还可以看到西方现代设计的身影。

回顾石汉瑞的设计作品,1962年的香港希尔顿酒店(图1)和1969年香港置地的标志(图2),分别通过格式塔心理学的正负形关系,将拉丁字母和中国儒家经典(八卦)以及民俗文化(寿字)联系在一起,成为石汉瑞最初尝试让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都能够接受的跨文化设计。20世纪20年代,石汉瑞的“跨文化”设计理念日臻成熟,设计手法也更加如鱼得水。从1972年Jade Creation标志到1989年香港地铁公司十周年海报,再到1991年的羊年贺卡和1993年的中信泰富标志,每一个经典成熟的设计都体现了东西文化的对照关系。石汉瑞在《每个标志都是一段故事和想象》一文中特别谈到中信泰富标志的设计:“中信泰富集团是一家金融企业,它在香港成立后,亟须塑造一个独特的视觉形象,既要有别于北京的母公司,又需体现中国传统色彩。我们为这家业务广泛、发展迅速的企业所构思的标识,意念清晰而统一——以企业的英文简称CITIC五个字母所组成的传统灯笼图像,呼应着‘中’字的形状。火红、热闹、寓意吉祥的灯笼,在亚洲文化里极受欢迎。”[7]74-75

图1 希尔顿酒店标志(1963)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石汉瑞公司自1975年开始的十二生肖办公文具的创意与设计,即以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为创意,将十二生肖概念与各个属相在西方文化中的典型形象相对应而形成的视觉系统。这是一个设计项目的创意,是石汉瑞设计公司品牌文化的实践,更是一个新的设计文化——跨文化设计的自我诠释。就1975年乙卯年的信封、信纸等办公文具设计来看(图3),石汉瑞并没有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选取形象,转而借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兔子先生演绎出了一个全新的西方文化视域下的卯兔概念。对于石汉瑞的跨文化设计而言,这次设计并不是单纯的形象引入,而是充满了对象征手法的玩味——看过《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读者和观众都知道,爱丽丝正是因为一只戴怀表穿礼服的兔子,才钻入树洞掉进未知世界,开始的奇幻之旅——“兔子”在这里的含义就是“楔子”,象征着一个故事的开端。石汉瑞用这样一个文学形象暗示了乙卯年的开始,并且昭示他的跨文化设计是以西方现代设计(西方文化)为体,又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中开展的文化旅行。此外还有一个具有典型特质的设计作品则是1998年上海《海平面》杂志第五期的封面(图4)。该期杂志对石汉瑞进行了专题报道,并邀请他进行封面设计。为了突出呈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和风格,石汉瑞综合运用了以往的所有设计手法,包括图式的引入、图文的异质同构、文化的对照以及意象的暗示等;将民国时期台历与美国现代艺术、中国汉字与希伯来字母、石头与纸张等几组对立元素巧妙地统一在了以纸张为代表的人类文明语境之中。其中,紫色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间色,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其糅合了红色系的温暖、躁动和蓝色系的冷静——就如同上海这座城市一样——各种对立因素都可以和谐共处。整幅作品在显隐之间传递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特定的时间线索,充分体现了石汉瑞宏大的历史观、世界观以及综合调度文化符号的能力。

图3 乙卯年办公用品设计(1975)

图4 《海平面》杂志封面(1998)

综上所述,通过设计师的艺术选择与思想观念分析,可以印证其风格和价值的导向。审美意象的创造,在于创作者自身设计观念的传递。然而创作者设计观念具有独特性,这就直接将审美意象的追求和创造导向差异化,诚如《历代名画记》中所载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理论。其中“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是审美创造中的一个统一过程,在审美观照的基础上,“意”与“象”相契合并升华,从而产生审美意象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的想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8]252。创造性想象所依托的正是创作者自我乃至更深层次本我意识的觉醒与表达,其差异化和不可替代性不言而喻。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创作者个人成长经历、经验和个人学养、思想甚至情感和心智方面的差异,才使得即使面对相同的创作对象抑或相同的创作动机,创作出来的作品仍然会因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这其中的“不同”之处恰恰体现出创作者个体的特色和魅力。

四、结语

从某种角度而言,“石汉瑞”作为一个成熟的设计“品牌”,正是Henry Steiner在“跨文化”设计领域进行得最具有标志性的尝试,本文认识到“汉瑞”与“Henry”在语言音韵和文化语义上的共通性和联系性。“跨文化”设计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和审美趣味,在体现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戏剧性冲突的同时,彰显了文化交融的和谐韵律,集中反映出石汉瑞本人的无国界设计师身份以及设计本身所展现的文化包容性。设计作品作为设计师观念的产物,与设计师本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乃至从业生涯、美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石汉瑞血液中的基因跨越了文化的界限,从东方到西方,再从西方回归东方;几经周转的人生阅历、优越高阶的专业起点、丰富广博的实践经验和超越文化的人文关怀,都注定为他的跨文化设计融入了多元因素的给养,由此可见设计作品的最终呈现是造化与心源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在设计风格的形成过程中,观念的传承与思想的表达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主义可以说为石汉瑞“跨文化”审美意象的创造提供了解放思想的前提准备;对比观念的贯彻则为跨文化设计风格创造了设计语汇和表现上的可能性。而从根源上讲,正是基于对多元文化的认可、异质文化的包容,以及对差异与统一的调和,才最终促成了石汉瑞的跨文化设计产生。如果说设计作品是设计师自我的镜像,那么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跨文化设计”本身也恰似一面镜子,在东西方文化互相观照中成就了对方眼中那个最好的“她”。

猜你喜欢

镜像跨文化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镜像
镜像
创意设计师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镜像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