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护理服务”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2021-06-25李现文莫永珍褚志平

群众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护理服务专科居家

李现文 莫永珍 褚志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互联网已渗透生活各个环节的背景下,如何让互联网医疗更好惠及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是一个重要课题。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下发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将江苏列为6个试点省市之一。三年来,江苏结合实际,制定《江苏省“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积极组织各级医院参与落实,整合医院优质护理资源,为出院患者和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精准对接和满足百姓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医疗护理需求,将护理服务从医疗机构内延伸到社区、家庭,逐步探索出高质量“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路径。

搭建线上桥梁,打造安全便捷服务平台

江苏各级医院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医院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第三方APP等实行“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运行模式。针对出院患者,充分发挥大型医院优质护理资源的帮扶带动作用,借助医疗集团、医联体、医共体、医学专科联盟等载体,将住院相关信息延续到平台,在出院之后可以查看全面信息,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比如许多化疗的患者需要进行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但患者出院后的PICC导管需要每周重新到医院维护一次。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患者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注册、预约,护士可以到家服务,通过专业评估后完成PICC导管的维护。“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创新型护理服务模式,通过打造安全便捷服务平台,满足了患者足不出户即可获得便捷、高效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出院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进一步拓展了医院优质护理的外延,改善了患者就医新体验。

“互联网+护理服务”针对社区慢性病人,扩大了传统的医院门诊服务内容,可以将医疗检查、认知测试结果上传到平台进行初步诊断。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等团队开设心血管疾病云病房、糖尿病云管理、阿尔兹海默症社区管理“互联网+护理”等项目,实现了“医院—社区—居家”一体化管理。心血管疾病云病房等项目至今已实现医患对话沟通54979次,患者上传心电图850次、动态心电图报告3200次,根据检验结果指导调整用药1587次。

坚持特色发展,增加专科护理服务供给

作为在某一特殊或专门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专科护士在促进临床护理专科建设发展、深化优质护理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江苏逐步推进临床护理向专科护理转型,开展以专科护士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发挥专科护士作用,开设伤口造口失禁、骨科康复、脑卒中筛查、中医特色疗法等专科护理门诊。但一直以来,如何充分将专科护士的作用下沉是专科护理发展的难题。

在“互联网+护理服务”中,各级医院根据相关标准招募医院护士,同时招募社区护士、社会工作者等人员参与,确定上门服务项目与内容,制定相关指导手册,结合居民需求、护理操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医疗风险值、居家消毒隔离等因素,经论证开展覆盖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慢性病护理、妇幼保健、老年综合管理、康复护理、安宁疗养等居家上门护理服务,重点增加伤口及造口护理、管道维护、PICC和输液港维护等专科护理服务供给。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初步建立了三级医院负责高风险、高难度专科护理,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做好较低风险、基础服务项目的分级协作模式,真正实现了将专科护士下沉。此外,各家医院还同时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紧急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强化护士在“互联网+护理服务”中依法执业意识,规范“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为。

融合老年照护,形成老年护理服务新业态

截至2019年末,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34.1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3.32%,江苏省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仅次于北京、上海,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十四五”时期江苏省老年人口数量将有一个迅速增长过程,预计到2025年江苏省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7%。针对老年人群,“互联网+护理服务”融合老年照护,实现了将住院期间的诊疗护理延续到老年人家庭。

通常老年人住院期间疾病管理很好,但是回家后生活方式的改变、医疗服务的不连续会带来很多问题,如饮食、用药、自我照护、仪器使用、带管护理、复诊时机等。对于肿瘤晚期的老年人,疼痛管理、营养支持、舒适护理等都是亟需帮助解决的居家医疗和护理问题。老年患者吞咽障碍、跌倒、压伤预防、认知障碍等等的居家护理都需要专科护士上门指导解决。“互联网+护理服务”融合老年照护,接受患者及家属线上预约,进行专科个案的上门照护实践。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前期与政府部门合作,负责南京市江宁区民政局7个街道近2万名80岁以上老人签约居家养老服务。在提供生活照料等过程中,发现20%的签约对象实际上对居家医疗护理的需求远远大于生活照料服务。因此,主动对民政数据库中80岁以上社区老人开展免费上门护理评估,为重点人群(慢病、长期卧床、虚弱和失能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按需实施居家老年照护,开展糖尿病管理、血糖监测、糖尿病高危足护理、老年跌倒的预防、高血压管理、生活自理能力评估与指导、非侵入性止痛药物的使用护理、老年压伤的预防等。

多措并举,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制度支撑

针对需要居家护理服务的重点人群,如高龄老人和长期卧床、虚弱、失能老人等,同步推进社区健康档案利用,将“互联网+护理服务”与社区面对面随访结合,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在线下服务时,开展覆盖患者、家庭及社区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科普,教授慢性病患者和社区居民掌握常见高血压和糖尿病监测和管理方法。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特点,线上提供健康科普知识精准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水平。

“互联网+护理服务”收费问题是患者和护理人普遍关注的问题。江苏结合“互联网+护理服务”新业态的特点和服务形式,探索实行有利于“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发展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在医保支付与个人支付相结合的灵活价格支付体制指导下,各级医院在统筹交通成本、信息技术成本、护士劳务技术价值和劳动报酬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服务项目,制定相应收费明细,包括专家劳务费、交通费、护理治疗费、耗材费等。各级医院规定工作时间,采取就近上门服务原则,减轻护士负担,并完善激励机制,将“互联网+护理服务”纳入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中,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同时探索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价格和相关支付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面。

“互联网+护理服务”将护理与家庭需求打通,为专业护理服务进入家庭开辟了新途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医疗资源短缺、分配不均的问题,有利于节约患者就医时间、减轻家庭看护负担。江苏自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以来,为探索服务主体从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下沉、服务对象从医院患者到社区居民扩大、服务领域从医院向家庭辐射,提升社区健康服务能力、提高群众获得感积累了经验,为全民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健康服务产业新布局提供了参考。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责任编辑:张宁

猜你喜欢

互联网+护理服务专科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上海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
“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可行性、难点及对策
staycation居家假期
京津沪等6省市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