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农大: 聚焦思想引领,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五个“度”

2021-06-25王红艳王燕萍黄婉珺

决策探索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党史红色师生

王红艳 王燕萍 黄婉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南农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福建时提出的“三个深刻领悟”的基本要求,聚焦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目标,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两个高质量”,为建设以农为优势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悟”思想,做到学习有深度

抓好校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通过领导干部领学,邀请校外专家、校内思政课教师和党政干部讲学,对各基层党委、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督学,配发资料自学、党委中心组交流研讨学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推动党员干部灵活运用“五种学习方式”,不断领悟思想伟力。在学校官网开辟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同步发布中央、省委重要报道以及校内特色活动。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党史百年天天读”“党史百年天天看”专栏,在“红色琴弦”微信公众号上开展“青春寄语党”“讲个故事给党听”“对党说句心里话”网络活动;推送“学党史”专题理论学习11期、“学习动态”7期。“河南农大学工”微信公众号,开设了“百年影像”红色故事专栏;“微晓农大”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公众号,开设“歌声飘过100年”“百年党史青年说”等专栏;“农马先声”微信公众号推送“歌声中的党史”“图说新中国史”“影视中的改革开放史”等内容。另外,学校各级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微视频等推送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推进学习宣传,让党史宣讲融入师生的工作和生活。

抓好全面系统学。为领导干部发放《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书籍。编印《理论学习口袋书——党史应知应会一百题》,发放给全校干部师生学习使用。为学生团支部购置了党史学习资料,列出了100种红色阅读经典;落实青年学生参加每周网络“青年大学习”。围绕党史发展的四个阶段,编写特色竞答题目,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党史知识竞赛,激发师生学习动力。做好“全省社科界庆祝建党百年理论研讨会论文征集”和“2021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研究项目申报”工作,深化党史理论研究。

“学”理论,做到讲堂有厚度

注重宣讲全覆盖。在全校建立“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集中讲、党政干部分层讲、师生党员交流讲”的四级宣讲机制,达到宣讲全覆盖。组建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校领导、党政干部、专家学者为成员的理论宣讲团,每位成员都承担相应二级单位的宣讲任务。组织先进党员宣讲团,从“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先进群体中,遴选出具有故事性、育人性、特点性、生动性的典型人物,开展“百年风华”微党课展演。组建五老宣讲团,邀请抗美援朝老兵开展“聆听老战士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宣讲。组织优秀青年大学生和思政骨干组建青春宣讲团,用青年喜欢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讲。紧扣青年师生思想引领,以“请进来+走出去,厚输入+厚输出”的育人方式,邀请专家学者走进“团学大讲堂”“青马课堂”,通过100堂红色微团课讲授、100件红色文化精品创作、100次红色团日活动开展,带领青年师生、“青马”学子不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截至目前,校内集中宣讲共开展14场次,各层次宣讲达80余场,覆盖全体师生。

注重课堂创新。学校率先参与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省教育厅组织录制的“红‘动中原 跨越时空的思政课”。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重现了电影《建党伟业》中在嘉兴南湖上中共一大召开的场景,通过创新思政课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入心入脑。100年前,中国革命的新征程在红船起航,100年后,在跨时空的思政课上经典重现。此次思政课是河南农业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六个一”活动的一部分,通过讲好一个故事、读好一本书、演好一部情景剧、唱一首红歌、做一次好事、写一篇学习体会,让青年大学生在学党史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史增信、以史明德。学校在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中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红色基因的传承;在专业课程中深挖思政元素,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中,推动协同创新。

“传”精神,做到赓续有广度

开辟“第二课堂”。学校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开辟“第二课堂”,推动红色资源火起来、红色人物亮起来、红色精神扬起来、红色基因传起来。坚持每周一开展“爱祖国、升国旗”活动;结合清明节,开展“学党史、祭英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国家安全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学习雷锋精神,广泛开展“我为同学做件事”活动。学校党支部、各班团组织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学习百年党史、感悟初心使命,汲取榜样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入党一百天,致敬建党一百年”等一系列主题党日、团日活动。

推进校史党史结合。明年是建校120周年,学校注重深挖校史红色资源,发挥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育人作用,同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同弘扬“三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引导师生在知校爱校中厚植家国情怀。开展“党员说党史”活动,采写党员的口述历史,采写教职工生的文字、影像、旧物,紧扣建党百年,真实反映老教师参加革命的历程及建校以来师生员工爱校荣校活動和取得的成效。开展喜逢建党百年 共迎百廿校庆——“百廿精彩 因为有你”校友访谈活动,以及“给党说句心里话”活动,录制学校师生党员视频,并进行线上巡展。推出“品味牡丹国色 回望百年历史”河南农业大学首届牡丹文化节系列活动,“农大红”捐赠者任景岳先生出席开幕式,以见证历史变迁的珍贵牡丹品种为载体,将党史、校史结合起来。通过深挖学校红色资源,与历史见证者面对面交流,更好地深化全校师生与党史学习的情感融合。

“搭”平台,做到宣传有热度

学校统筹加强主题策划、创新平台载体、转变话语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持续“热”起来、“火”起来。学校“致敬红色经典、传承红船精神”思政课,以及思政课教师代表王俏蕊、辅导员代表朱瑞萍的党史宣讲课例被河南卫视、河南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录制的视频“唱响青春给党听”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相继转载,短短几天观看量累计20万以上。“1岁致敬100岁”活动被《河南日报》《人民日报》广泛报道。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央视新闻联播、河南电视台等国内主要媒体专题报道、转发我校党史学习教育、干事创业相关信息164条。通过融合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优势,将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党的思想“零距离”传达给全校师生。

“谋”实事,服务师生有温度

按照河南省“五个围绕”的要求,引导党员干部面向基层、主动作为、服务师生。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办实事,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启动会、工作培训会、座谈会,自觉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指导实际工作;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扛稳扛牢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专业和技术等优势,形成了“一派一培一引一带”的“四个一”工作思路,《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校助力台前县脱贫攻坚工作。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校领导、社会服务处工作人员、后勤处工作人员等多次到台前县、卢氏县等地调研指导产业规划和乡村规划;围绕保障师生需求办实事,4月初龙子湖家属院职工食堂正式投入使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龙子湖校区图书馆顺利开馆;通过参与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和高密度举行线下专场招聘会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落实“六稳六保”工作;围绕深化线上线下服务改革,进一步办好便民利民实事,学校不断加快干部培训中心建设和智慧党建工作,持续完善教学项目的网上报销审批程序,逐步推出各类适应手机应用的“微教务”服务。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猜你喜欢

党史红色师生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