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好建设特色新型智库的着力点

2021-06-25王方

决策探索 2021年11期
关键词:研究成果智库成果

王方

目前,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智库作为创新思想的集散地,对内承担着政府决策咨询的使命,对外则是国家软实力的代言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智库建設水平也是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着力点即打通“学”“术”藩篱,推动智库长期跟踪性研究,完善智库运行机制,加强基础研究与理论创新。

强化智库中国特色

强化智库中国特色是特色新型智库的着力点之一。国外智库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智库的研究成果通常会采取商品化的形式向政府提供,政府会基于需求的考虑决定是否购买智库的研究成果。而国内智库与政府部门的良性互动关系,体现在大多数智库已经与政府部门建立了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这是中国智库的特色。相比于国外的智库,内地智库的沟通渠道更加畅通也更加直接,对决策者的需求把握更加准确,决策咨询的成果也更加有针对性,自然就提高了智库咨询的质量和效率。

特色新型智库的特色之一是对国家战略起到支撑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国内外问题更加纷繁复杂,脱贫攻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区域协同发展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和构想的实施为智库发挥作用提供了机遇,智库研究紧扣时代脉搏和国家战略,而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是智库保持活力的关键,同时智库研究成果能对重大关键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撑,而这也是智库提升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基础。

特色新型智库的另一特色是增强对公众传播的影响力。国内智库在为政府和决策提供服务后,有些研究成果在政府层面已经产生了效果,但有些成果往往会束之高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就要求智库除了服务政府决策之外,还需要充分发挥智库研究成果塑造媒体、影响公众的作用,尤其是依靠新媒体平台以及传统传播渠道的建设,依托客观、准确、详实的研究分析,为媒体和公众在对重大问题的理解上提供更加理性的参考。

特色新型智库在服务政府决策咨询的同时,侧重服务于社会公众。受职能定位和业务拓展的影响,在服务社会公众上是关键一环,并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公众提供国家重大战略方针政策的解读,并辅助政策落实,帮助公众享受政策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通道。针对公众关心的国内外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并起到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前沿战略问题,提前布局开展研究,进行综合研判,给出正确发展方向的对策建议。

特色新型智库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中国国际交往层次的深入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倡议,对智库在国际交往平台中发挥作用提出了挑战。《全球智库报告2020》显示,中国多家智库入选了全球最佳“国防和国家安全研究”“国内经济政策研究”等不同领域,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在逐步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8家中国智库连续3年入选全球百强智库榜单。

智库研究厚积薄发

加强智库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是特色新型智库的着力点之一。随着智库成果形式更加多样,智库研究正在持续深入。传统智库成果以文字报告的形式为主,因为服务对象单一,对成果的基本形式要求也是固定的。但是在互联网的普及下,智库成果的受众类型更加多样,因此要求智库成果在面对受众群体分散化的情况下,能够将同样的研究成果,提供给政府决策者、自媒体平台、社会化信息平台以及传统报纸杂志时,运用不同的形式,充分利用编辑工具对智库成果进行整理和提炼,以提高智库成果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随着智库服务对象更加广泛,要求智库的研究更加科学精准厚积薄发。在国内,传统智库以服务上级政府决策为主,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日趋复杂,经济、科技革命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与机遇,影响企业发展和政府决策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多样、相互交织,互联网络在带动资讯传播更加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资讯内容的夸大、不真实,资讯内容的时间混淆。这些问题与机遇催生了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平台、机构等更多类型的社会主体不得不寻求于智库来提供客观、准确、及时的咨询服务。

智库研究方法亟待改进。智库研究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研究方法通常有案例研究法、统计分析法、调查问卷法、深度访谈法等。同时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基础,智库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能够得到保证。当前,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及各类开放式平台的推动下,智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源得到了极大拓展,各种可视化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以及预测工具,使得智库的战略研究和科学预判的触角能够比过去更快速、准确地达到前沿领域。

智库研究成果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智库研究需要将学术成果与社会热点、政府亟须和民众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一是以学术研究为积淀,既遵循学术研究的一般规律,又尊重客观面临的实际问题,将学术研究成果向建言献策的体例转换,将专业的基础研究理论成果转化为公众和决策者能够理解和使用的信息。二是加强智库研究者与基础研究机构之间的互动,推动跨学科、多工具方法的综合运用,形成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合力,既避免咨询成果的新闻化、大众化,又克服过度的学究性探索。

针对重大问题,智库能够给出专业、独立、创新的研究成果是智库区别于一般媒体、评论人等政策参与者的重要特点。这主要源于智库在某一专业领域的长期深耕研究。因此,智库在不断拓宽研究范围的同时,一是找准自身定位和核心优势,明确研究方向,对一些重大需求、专业性问题开展跟踪研究。二是围绕专门研究领域,组织建立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三是注重研究成果的长期积累,围绕特定领域打造品牌优势,形成研究报告定期发布机制、专业论坛交流机制等。

完善独立运行机制

完善智库独立运行机制,是特色新型智库的着力点之一。鉴于当前国内智库大多依托政府部门、研究院所和高校建设的现状,未来智库在服务决策咨询的同时,应该探索更加具有可持续性的独立运作模式,一是保证智库具有专门的机构及人才队伍,并且独立于政府部门及其他机构,打破“项目聚人”的怪圈。二是在资金使用上,满足智库“人脑+电脑”基本需求的同时,更加体现智库在资金使用上的需求与特点,建立与智库人才队伍相匹配的薪酬奖励体系。三是完善各类智库与政府决策咨询的沟通渠道,建立重大决策咨询课题招标制度,鼓励不同类型的智库共同参与政府决策咨询,构建智库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百家争鸣的咨政体系。

(作者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来源:中国改革报)

猜你喜欢

研究成果智库成果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微智库
微智库
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成果获ICID肯定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