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管理策略研究
2021-06-25任延庆
任延庆
摘 要: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原因等。对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详细分析了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管理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预防;管理
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给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严重阻碍我国的教育事业顺利发展,使社会稳定受到不利影响。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问题,为了减少其发生的概率,全社会都在致力于探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最大程度降低校園暴力行为的发生概率。因此,本文对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进行相关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预防
对中学生的校园暴力行为,预防管理工作需要以家庭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因为孩子接受教育的首要场所是家庭,这是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预防的根本源头。家长应积极地与子女展开交流与沟通,创建温馨、良好的家庭环境,构建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不是仅仅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班级排名等。父母应以身作则,消除孩子功利心重、自私自利的问题,培养孩子的朴素心态,使孩子脚踏实地地学习和成长。家长可以增加与孩子的亲子互动,例如,组织郊游,或一起看电影,讨论电影中的人物、情节等。了解子女的社交情况,若是发现不良现象,应及时干预,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避免孩子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以民主教养为原则,避免过度溺爱、纵容孩子,导致孩子应对外界事物的能力降低,容易发生情绪波动问题。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用友善的语言、稳定的情绪与外界沟通,像朋友一样教养孩子。
二、社会预防
校园暴力作为社会暴力的初级表现,可引发严重的后果,中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对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能会通过学习、模仿形成冲动暴力行为,因此社会秩序的维护是预防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重要举措。应创建美好的社会大环境,杜绝打架斗殴事件,消除各种不良习气和自私自利的行为,从社会角度预防中学生的校园暴力行为,稳定社会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保证社会井然有序、安定团结,保证中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一些娱乐场所,包括游戏厅、洗浴中心,均要远离校园,避免杂乱的周边环境对学生形成干扰,严格监管电子影视产品,切断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国家的各个相关部门须通力合作,发挥社会监督效应,消除影视电子产品对中学生可能形成的毒害。
三、学生自身预防
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应从学生抓起,将其作为重点要素,学生应加强预防,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加强自我约束,从根本上防治校园暴力行为问题的发生。中学生应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由家长、书籍等正确引导,加强对自身调节能力的培养,树立自信、自爱、自强的积极心态,学会换位思考、礼仪忍让,形成宽广的胸怀,理智地处理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强化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中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法律武器加强对自身的保护,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敬畏法律,学会明辨是非,形成法律约束力。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最大程度降低外部不良行为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和影响,降低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概率,避免中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学校预防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校园暴力行为防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采取层层排查的方式,保证校园环境和谐、清净、有序,最大程度避免发生校园暴力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生活的关注,用耐心和爱心观察学生、指导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家庭一样的温暖。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罚扰乱校园正常秩序的行为,奖励具备良好行为美德的学生,组建校园暴力快速反应组,通力合作,加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防治。提高教师素质,避免发生过度处罚学生的情况,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抵触情绪。教师应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关系,积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强化中学生的法治意识。可以聘请当地的公安人员来校开展讲座,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正确认识到校园暴力行为的危害。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校园暴力行为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国内外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当前的教育必须将预防校园暴力行为和管理校园暴力行为作为重点,结合综合的力量对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形成深刻的认知并加以预防。根除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建设,促进中学生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以达到抵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目的,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虞凤.当前我国中学生校园暴力及预防对策探究[J].知识文库,2020(21).
[2]陈妍廷.中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对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探析[J].法制博览,2020(21).
注:本文系甘肃省一般课题“新时期中学校园学生暴力行为的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GS[2020]GHB043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