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育有效实施例谈

2021-06-25鲁清清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3期
关键词:例谈情境教育有效实施

鲁清清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教材以及学生认知水平创设情境,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同时也在真实情境之下,引导学生融情入景,深刻理解文章内容。情境教育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课堂氛围的调动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案例,谈一谈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育的有效实施,为情境创设提出可供参考的结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育;有效实施;例谈

当前,随着情境教育走入各大课堂,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融情入景,深入理解文本,产生自主思考、分析、探究的主观能动性,发表个性化的阅读观点,不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一、挖掘隐藏信息,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课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文中部分内容有所省略。从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优秀文章来看,不乏行文省略、悬念迭起、余音袅袅的写法,无形中存在不少的留白,也就意味着隐藏了一部分与文本相关的信息。结合这些文章的留白来创设有效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在《金色的鱼钩》一文中写道,小梁看到老班长吃鱼骨这一场景时,教师就此提出问题:这句话后面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回答正确:就是省略了小梁没有说出的话)教师可以趁机以这一文末的留白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与深入思考。教师继续创设问题情境,“请问你能补充出来吗?”“如果你作为小梁,看到老班长吃鱼骨一幕,会怎么想,又该如何做?”使得学生充分利用省略号体现的空白进行思维发散,自由想象。由此通过发挥学生个性化的想象对隐含情节进行补充。学生各自展示个性解读,充分发挥独特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深刻体会“小梁”看到老班长吃鱼骨表现出来的忧虑、吃惊以及感动等情绪,进一步理解老班长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竭尽全力,忍饥挨饿,高尚的革命品质跃然纸上。

二、找准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语文课文并不都是完全写实,这里面也包含艺术创作,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必然存在一些差異,由此,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则会产生“与现实不符”的困惑,导致出现理解错误。而这一困惑恰恰是教师创设情境的切入点,能够借助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超越现实认知、弄通弄透文本实际蕴含的意义。依然以《金色的鱼钩》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引导:“请大家围绕这一课的题目想一想,鱼钩是什么样的,与鱼钩有关的人又是哪些人?”学生经过认真阅读和积极思考回答了问题,并很快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阅读老班长外貌的语句,学生对这一英雄形象有了初步的感受,而此时,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班长与金色鱼钩有何关系?那么,又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而不是别的颜色的鱼钩呢?”学生产生了质疑和困惑,也产生了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围绕老班长与鱼钩的关系等诸多疑问,更为细致地去阅读课文,从而获取信息来解疑释惑。文本中学生的疑惑正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应充分利用问题创设情境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从而切实地以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精准解读文本,增强了情境创设的实效性以及艺术性。

三、接地气贴学生,创设生活情境

文学是对生活的一种艺术体现,而生活则是文学创造的根源。小学语文课文艺术化地再现了生活原型,所折射出的是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哲理、故事等等。因此,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与文本的亲近感,使得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深入了解文本。比如,在《再见了,亲人》这一课的教学中,只有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文本同频共振,为此,教师利用通俗的日常经历来引导学生,“我想问问大家,当我们与亲人道别后,为什么还要说再见?内心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感?”让学生找准情感主基调,并能理顺思路。当理顺弄清这些问题之后,学生对于文章中的“亲人”究竟指的是谁,为何要说再见就有了准确答案。教师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掀起“头脑风暴”,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回忆与亲人分离的一点一滴,唤起情感,尝试解决课文问题。由此,学生在细读精研课文之中主动获取知识,同时还能释疑解惑。

四、结合主题,创设探究情境

为了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要与文本的主题紧密相连,在这一情境之中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如,教学《山中访友》时,教师鼓励学生以作者的第一视角,体会作者独自在山林间一日游的所见所闻和这些景物包含何种意义,为此,教师以“访友”为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作者为何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其本意是什么。让学生随作者一起观察美、发现美,所览之景都充满了新奇色彩。既有树林、古桥、小溪、瀑布,又有白云、落花、石头、雷雨等自然景物。学生经过深入探究,眼前似乎也生动形象地浮现出一景一物,对大自然之爱油然而生。这一情感不仅在作者的心中积淀,幻化为美妙的文字,同时,作为读者的小学生也同样能感知到自然界的一景一物,倍感亲切。在创设探究式情境时,教师与作者的主题紧密联系,并且通过与作者处于相同的视角,真正将这些自然界的一景一物作为亲近无比的朋友看待,对于整个课文的探究走向深入。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开展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贾海静.结合情境 让阅读更有效: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探究[J].吉林教育,2017(14).

猜你喜欢

例谈情境教育有效实施
简论高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