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活动设计

2021-06-25刘娟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3期
关键词:活动设计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刘娟

摘 要: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托于学习目标的制订,依托于教学活动的设计。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利于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体验,利于目标的达成,利于思维的发展,利于思维的沉淀,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设计,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围绕数学核心素养来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活动。丰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围绕数学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关键。

一、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细化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设计的导向,是教学活动设计最终要达成的落脚点,设计主体应是学生。明晰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有效设计的依据;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情;教学目标确定和描述又要指向数学核心素养。

北师大版《认识周长》的课时目标是: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在说一说、围一围、找一找中认识周长。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3.在拼一拼、摆一摆中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平移中的转化思想。每一条目标都紧紧围绕着数学核心素养:第一条和第三条都是围绕核心素养“建立空间观念”,建立周长的概念而制订。第二条围绕核心素养“数的运算”来制订。目标的制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学生学习活动的路径,指向数学核心素养明确。

二、围绕数学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活动

(一)活动设计利于深层次的思维体验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要符合儿童的世界,接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体验,从而增强活动中的数学趣味,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比如,《认识周长》第一环节“初步感知、认识周长”:活动1——围一围,感知周长。从学生常见的“树叶”入手,两人为一组用毛线围出自己心目中的“树叶的周长”。活动设计源于学情,学生有生活经验,知道一圈就是一周,同时源于核心素养“空间观念”——建立周长的表象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在于周长是一条线段,是一维的,它常常伴随着“二维”的面积而存在。通过围一围,让学生直观看到从二维的树叶剥离出一维的封闭图形。学生在静静的“围一围”中,感知从起点到起点的封闭图形,从直观思维碰撞中有深层次的思维体验,见证了从二维到一维的剥离过程。

(二)活动设计利于目标的达成

许多教师片面地理解“数学教学=活动教学”,认为活动环节越多越好,殊不知数学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和操作活动,活动环节要少而精,每个活动的设计都要让价值最大化,每个活动的设计都要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比如《认识周长》的核心活动设计有:

活动1:围一围,认识周长。学生在围一围中,直观看到从二维的树叶剥离出一维封闭图形的过程,对应的教学目标就是“周长概念的建立”,核心素养是“空间观念的形成”。活动2:辨一辨,比较周长。在变化中让学生辨认周长,并能借助長方形对边相等,最终无论怎样连接对角线,分成的A和B两个图形周长都相等。活动3:拼一拼,深化周长。在拼一拼、摆一摆中,学生能深切感受藏起的边越多,露出的边就越少,周长就对应最小,摆成正方形时周长最小。接着抛出问题“怎样去掉一个正方形,周长不变”,当学生展示出去掉“左上角”的正方形,学生讲解了“平移”的方法。继续追问:“最多能去掉几个正方形呢?”即将四个角上正方形都去掉,周长不变。层层递进的追问,每个小活动的设计,逐步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活动设计要利于思维的沉淀

在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静心去经历,认真去思考,只有历经过程,思维碰撞,才会有豁然开朗的体验、顿悟,学生才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活动中要想到操作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其中要有碰撞交流思考的时间;活动后要给学生自我修正的时间,让课堂真正拥有一方思考的“静土”,活动的设计需要留白。比如《认识周长》中围一围树叶的周长,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但真正围的时间根本不需要这么长时间,提问:“你是怎样围的?起点在哪儿,终点在哪儿?”让学生在静静的思考中,在交流、讨论中,不断组织自己的语言,同时也建构了周长的表象。

参考文献:

[1]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曹一鸣,冯启磊,陈鹏举.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学科能力的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