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呐喊》中的讽刺艺术探析

2021-06-25黄福享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呐喊阿Q孔乙己

黄福享

鲁迅先生曾有言:“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这一句道出了讽刺艺术的真谛,讽刺手法经常采用过分夸张或反讽的形式去暴露某些事物的缺点和可笑之处,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幽默效果。某些讽刺文学作品利用虚实交错的描述来揭露现实的不公和残酷,通讀鲁迅先生大部分的作品则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既借鉴和继承了传统讽刺艺术的精髓,又结合了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知识对讽刺手法进行创新和拓展。

一、《呐喊》中的讽刺手法分类

短篇小说集《呐喊》包含了《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等近14篇小说。从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来看,其主要运用了三种讽刺手法,分别为:嬉笑式的讽刺、白描式的讽刺、叱骂式的讽刺。

(一)嬉笑式的讽刺

鲁迅先生的小说和记叙文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嬉笑式讽刺手法,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叙述展开故事情节,并运用一些夸张式的方法去表达人物扭曲的心态和违反常规的行为,形成一种强烈的讽刺效果。在《阿Q正传》一文中,对于主人公阿Q形象的描写多了一些诙谐的感觉,例如当阿Q被人捉住时,他自嘲自己是“虫豸”并且为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可以做到能屈能伸。当被别人殴打时,自我想象自己是被“儿子”打了,在他孱弱的精神世界里自己经常可以“转败为胜”。这让读者在嬉笑之余同时对阿Q的这种自我安慰精神胜利法有所感慨,其永远都想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并且自己永远是精神世界的胜利者。鲁迅先生通过描写这样一位可笑的小人物来揭示当时的社会早已破败不堪,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 白描式的讽刺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孔乙己》运用了白描式的讽刺手法来表达封建社会没落的必然,小说的主人公孔乙己在封建社会时期是一位人人尊敬的“读书人”,也是一位有文化、有知识、有前途的“君子”。鲁迅这样描写孔乙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清白脸色……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生活在封建科举制早已被人摒弃的时代中,主人公仍然选择麻痹自己不敢面对现实,仍然不敢承认自己早已不再属于那类受人敬仰的“读书人”。何不食肉糜的丁举人以及势力的酒馆老板一直嘲笑穷困潦倒的主人公孔乙己,这说明处于末期的封建王朝,金钱仍然还是决定人的价值的关键因素。鲁迅先生通过对主人公孔乙己迂腐、死要面子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那些人物唯利是图的嘴脸。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人的肆意妄为不被人在意,但穷苦人“还欠九个钱”却格外使酒馆老板牵肠挂肚。鲁迅先生用这种讽刺手法揭示了当时的残酷现实,寥寥数语就直击矛盾的关键,每一字、每一句都蕴含着独特的社会意义。

另一篇《祝福》中的又一悲剧式的人物——祥林嫂的描写也相当深刻,鲁迅先生在描述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时多次运用一些动词和形容词来刻画那些愚昧封建的人物形象,例如“绳子一捆”“塞到花轿里”等词语,使读者感受到祥林嫂被逼迫改嫁时的无奈和可怜,以及当时旁观者的冷漠,表现了当时的旁观者是多么愚昧无知且毫无同情之心,甚至将祥林嫂的不幸当作一篇“故事”或“笑料”来讨论、鉴赏一番。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这种事情是少见多怪的,是必然的。鲁迅先生对于人们的冷漠并未做大篇幅的描写,只用“铁屋子”“熟睡”等词语深刻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理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读者熟读静思,体会着被封建传统禁锢着的人们的麻木不仁,也深刻理解鲁迅先生想要从精神层面改变他们的伟大思想和强烈愿望。

(三)叱骂式的讽刺

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如此精彩感人,正是因为他的故事经常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的“骂人”自然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如《阿Q正传》中的一篇名为《论“他妈的”》便向世人展现了主人公阿Q的“骂”术掌握得相当熟练,宛如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要来些“骂”才适当。文中鲁迅先生写道:“待张开眼睛,原来太阳已经照在西墙上头了。他坐起身,一面说道:‘妈妈的……”这一段将主人公阿Q已经习以为常的“骂”展现了出来,句子中所提到的“妈妈的”就是人民大众所熟悉的“他妈的”的另一种表现,将人称代词隐隐略去显得似乎轻柔了些,却也不减它的骂人本质,且似乎带了一些阿Q本人独特的性格色彩或地域特点。紧接着鲁迅先生又写道:“只是没有人来叫他做短工,却使阿Q肚子饿,这委实是一件非常‘妈妈的的事情”“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 太可恨!”这些处处充斥着“骂”的句子不仅刻画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行为举止粗鄙不堪的小人物,而且讽刺了当时的社会处处充斥着黑暗与不公,一个“穷怕了”的人身无长技。他靠着自己所谓的“气势”试图掩饰自己的自卑、软弱,却对改变自身的现状无能为力,在这腐朽的封建统治社会中苟且偷生无法看到希望。鲁迅先生不仅通过“骂”来展现旧社会的现实状况,还通过“骂”来抒发自己对中外反动派的不满和愤怒。

在鲁迅另一篇作品《友邦惊诧论》中这样写道:“好个国民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这些句子都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一腔愤怒,对待敌对势力毫无保留的斥责,拆穿那些所谓“友邦人士”的丑恶面孔。这也把读者的情绪也引入其中,仿佛那些伪善人士就在眼前等待审判。鲁迅先生的这种叱骂式讽刺手法增强了句子表述的穿透力,易于和读者情感产生共鸣。

二、《呐喊》的讽刺艺术探析

(一)反映现实

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运用的成功之处,是他在《呐喊》所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来自社会现实的创作。每篇文章的主人公无论从性格还是所作所为都能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影子,可以让当时麻木的人们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缩影。甚至是每一件事,都能够符合当时社会中现实的逻辑,鲁迅先生将嬉笑怒骂的讽刺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深刻地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失望,以及试图运用文字的力量来唤醒国民以及改变国民的精神世界。他认为“满嘴的仁义道德”掩盖了封建礼教的丑陋本质使国民深受其害,这种讽刺的运用使读者陷入深思去回味其真实性,并从真实中撼动人心产生共鸣,从而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二) 揭示矛盾

鲁迅先生将讽刺与幽默结合起来,更加有力量去批判和唤醒旧社会麻木的人们。幽默和讽刺相互对立,更容易產生一些矛盾,读者可以从这种矛盾中体会悲剧与戏剧结合所带来的力量。对于当时的旧社会来说幽默是很难形成的,鲁迅先生的幽默里常常隐藏着残酷的现实,通过这种笑中带泪的方式来表达某中的深刻现实含义,来揭示社会黑暗以及改变国民原有的精神。鲁迅先生所产生的幽默并不是让读者感受到轻松愉快,而是让读者怀揣一种复杂的心境去分析找出文章中的矛盾所在。例如阿Q就是一位“悲喜交加”的矛盾型人物,其现实生活穷困潦倒但却试图在精神世界自我安慰、自欺欺人、寻求慰藉。鲁迅先生以此为代表深刻揭露了当时旧社会国民存在的劣根性和麻痹思想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

(三)展现技巧

鲁迅先生在作品中表现讽刺艺术的手法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描写“友邦人士”时看似褒扬当时社会,实则强烈地批判当时社会的种种恶劣的行为,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与怨恨。再比如描述阿Q时使用“勇武”这样的词汇,恰恰深刻地描绘出这样一位可悲又可笑的人物。这种反语的表达方式往往更加具有力量,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鲁迅先生的作品大多都是运用白话文来完成的,但在个别处仍然使用了文言文。尤其是在《孔乙己》中较多出现在落魄书生孔乙己的语言里。如“君子固穷”“之乎者也”等,无不透漏出孔文人的酸腐之气,使这个人物的迂腐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使句子表达更加灵动充满讽刺的意味。

三、《呐喊》中蕴含的讽刺精神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方法是在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一新倒像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这句话体现了鲁迅先生为何在文章中运用多种讽刺手法,正是出自鲁迅先生对于民族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呐喊》作品集中的生活都凸显现实的影子,虽然小说中的每一个人都荒诞可笑令人同情,但是时刻提醒人们要审视自己、警醒世人。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顽固腐朽痛心疾首,对国民麻痹自我安于这满目疮痍的旧社会,任由所谓的封建礼仪去“吃人”大声疾呼。鲁迅先生用这种夸张、反讽的讽刺手法试图与读者产生共鸣以引起读者对于自身的反省。鲁迅先生不甘于陷入这种令人悲哀的生活,同时希望改变愚昧麻木国民的精神,每篇作品都充满着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大义和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四、结语

可以说,讽刺手法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是先生作品中的点睛之笔,使用此种方式写作的句子都能使读者细心玩味,体会先生其中的深意,让读者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当时的病态社会产生强烈不满并试图改变的决心,以及试图极力唤醒当时的国民来反抗封建社会的心情。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是基于他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先进的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现实主义作品的发展,同时也让读者对近代中国产生深刻的认识和反思,感受文字所带来的思想碰撞,感受鲁迅“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呐喊阿Q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阿Q和老A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阅读《呐喊》《彷徨》的记忆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