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从严管理理念,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
2021-06-25范琳含
范琳含
摘 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及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规划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发展建设的关键。本文对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通过体系、规章制度和教师队伍建设,确保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树立从严管理理念,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管理专业化。
关键词: 高校 规范化管理 管理理念
如今高等学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高等学校建设在市场上的进一步深化,需要接受各方面的竞争,因此高校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一个重点,成为高校可持续建设的挑战[1](232)。高校教学管理必须与时代相结合,与教育改革要求相一致,通过提高管理效率,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这是高校在教学管理中适应时代的基础。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应当通过制定相关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确保高校日常教学顺利进行,同时使高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从严管理的理念,从理论上加强高校教学管理。
一、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概念
高校进行教学管理是指高校教学时对全过程进行管理,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涉及要素——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手段、形式等的相互协调,达到优化,通过组合各方面要素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是指将教学过程中的人才培养标准、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的体系程序通过制度或者条例的方式确定下来,对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同时实施制度和条例,确保教学科学性,使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可操作性,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专业化[2](69-70)。
二、一些高校教学管理的状况
如今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及社会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和模式不断更新,同时教学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目前仍有一些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时存在某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对自身职能认识不够充分,同时教学管理以学校为中心,并没有切身考虑学生的利益,进行教学管理的活力不足。规章制度建设不够完善,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但因没有相应的体系保障,导致制度建设不够规范。同时因为监督体系不够完善,使整个教学管理体系在实施时缺乏科学性。在进行教学管理时,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足,专业化不够,无法很好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手段,导致高校教学管理质量不高。
三、高校进行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具体对策
(一)完善教学管理的领导体系
高校要确保教学管理规范化,首先要加强和完善教学管理的领导体系。高校教学管理领导体系是在校长和黨委的具体领导下,以教务处为中心,在教务处的统一指导下,使各个院校完成教务处布置的教学管理任务,确保学校教学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在教学管理领导体系下校长和党委主要宏观地对教学任务进行指导,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控,各个学院作为教学管理的实体,需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对本学院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负责,各个学院有着一定的对外沟通、财产管理、自主开设课堂的权利。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主要对各个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对各个学院整体做好教学管理工作[3](228-229)。在进行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时,高校的教学管理领导体系是核心。这些年来我国各高校对校内的管理机构及制度进行了改革,并对教学管理机制进行了建设,使其更加合理。通过教学制度很好地发挥教学管理领导体系的决策作用,但高校进行教学管理时存在一些弊端。校级领导人与各个院校之间分工不够明确,导致校级领导人彻底掌握教学管理的决策权,各个院校只是贯彻学校的决策,或者从本学院的角度提出反馈意见,基本上缺乏决策自主权,在教学管理时统一执行学校领导人的要求,各个学院创新程度不高。因为各个院系在教学管理时没有太大决策权,所以在进行管理时不够积极主动,甚至存在应付的情况。为了确保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就要通过对教学管理领导体系进行完善,将责任和权利相对应,使教学管理组织更加规范化。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应当树立从严管理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管理促进各个院校的发展,同时在管理时以教学服务为基本,通过强化教学管理制度的灵活性使教学管理制度更具服务性,使学生在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时得到自主发展[4](816-817)。
(二)落实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居民的法制意识越来越强。高校在教学管理时要确定教学规章制度,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在进行高校教学管理时,首先要建立教学文件,贯彻国家统一的指令和教育部门颁发的教学指令,就是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本。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要将管理条例形成文件,通过文件对教师进行监督。确保严格按照文件执行,每个学期教务处要将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总结以文件形式下发,通过文件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使教学工作可以正常运作。
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要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化使教学管理更加高效,使整个教学过程有序进行。教学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必须依靠一定的规章制度才能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应当根据现状完善规章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可以依据。各个院校是教学管理的实体,负责具体的教学活动。各个院校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建设时,要通过对教学计划进行管理,通过教学计划确保人才得到培养。通过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人员和学校领导人确定责任制,确保教学人员和学校领导人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增强责任心,促进教学工作质量得到提高。
在规章制度建立后,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建设,确保规章制度可以对教学活动起到示范作用,使规章制度可以得到很好地落实。教学人员应当对规章制度进行宣传和理解,做好对制度执行的反馈工作,对执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使制度日益完善,在实践过程中更进一步建设制度[5](27-28)。
(三)运行监督与评价体系
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教学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进一步为其做出保障。
教学监督体系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学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教学人员可以依法进行教学活动。通过建立教学监督体系,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监督和指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监督体系主要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并对教学进行改革,为教学改革提出一定的建议。通过教学监督体系,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也可以收集到教学的各类资料及学生对教学管理的反馈,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建立教育学监督体系为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数据。
在进行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时,要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进行公正的评价,使教学体系得到改进。通过评价体系可以了解教学质量,同时对反馈信息进行认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进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时,要通过学生评教和教学人员的互相评价,使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使学校领导人能够较为准确而全面地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6](134-137)。在对学校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进行评价时,可以通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制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各个院系之间进行同行互评,有效避免教学人员对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性质不了解而盲目评价,使学校领导人全面认识教学管理人员,有利于教学管理人员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
(四)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人才标准得到提高。高等院校要通过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使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在对教学管理队伍进行建设时,首先要对教学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提高专业化水平。教学管理队伍大部分是非教学管理专业的人员,工作初期对工作流程并不熟悉,导致教学工作受到影响,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当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长期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同时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提高自身,通过对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知识的学习,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教学管理造成影响,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7](233-234)。
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延续性,从事教学管理的队伍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教学管理较为复杂,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较大,日常需要及时处理具体事物,导致教学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比理论经验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管理水平难以提高。随着教学管理压力较大,职称上升较难,导致教学管理队伍不够稳定,因此学校领导应当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激励和考核,将工作结果与物质挂钩,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为了确保高校教学有序进行,需要对高校教学进行管理,使其规范化。在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时,通过完善教学管理的领导体系,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使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相应的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监管,对教学管理人员队伍进行建设,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从各个方面使高校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李俊喜.加强高校教研室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体育风尚,2018(04).
[2]孟丽,李华良.加强高校教学规范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1).
[3]朱洁晶.关于加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7).
[4]徐锋,林译丛.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思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05).
[5]王豫生.加强民办高校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7(04).
[6]王雪慧.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的现状与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7]黄宝玲.浅析如何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