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了解孩子,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1-06-25凯楠
凯楠
近20年来,心理学专家陈默接触了8000多个家庭案例后发现,如今的孩子已和过去大不一样。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变化,不从本质上去把握,教育就很难取得成功。因为——
陈默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高级咨询师、上海心理学会基础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学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
日前,她结合自己多年来接触的案例,深入分析了当今孩子们的特点。她认为,当今的孩子有几个和父辈、祖辈完全不同的心理特征。如果家长不能从本质上把握这些心理特征,家庭教育就很难教育到点儿上。
1993年,中国取缔了粮票,这意味着吃饭不愁了,也意味着从此以后人们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笔者:中国家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重视和做好是两回事。如今,家长教育孩子尽心尽力,效果却不如人意,教育之难有目共睹。有道是“有付出就有回报”,为什么家长付出了很多心血,回报却寥寥?
陈默:“有付出就有回报”的前提是,你了解对方,知道对方需求,然后满足对方。如果你不了解对方,盲目付出,除感动自己外,没有回报是大概率的事。
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然而真正了解孩子的并不多。
近20年来,我接触了8000多个家庭案例后发现,如今的孩子和过去已大不一样。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变化,不从本质上去把握,教育孩子就很难教育到点儿上。
欲了解孩子的改变,要从1993年说起。1993年,中国取缔了粮票,这意味着吃饭不愁了,也意味着从此以后人们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1993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在吃饱肚子之后,有了更多精神上的追求。同时,由于当时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他们又多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带着与生俱来的孤独,在人生需求上更是不同于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大的父辈。
当今的孩子和过去的孩子相比,更善良、知识面更广、要求个性化、敢于直言,同时又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现实感很弱
笔者:现在的孩子,总体来说,生活条件好,但同龄伙伴少。这样的孩子和过去的孩子相比,在心理特征上到底有哪些不同?
陈默:第一,当今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
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过多地关注某一个孩子。但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有六个大人围着他,且都会把最好的给他。孩子小时候享受了大人们对他的好,本能地想长大后报恩。可等他渐渐长大,发现他报不了这个恩。为什么?因为大人们对他好,目的是让他进名牌大学。可名牌大学就这么几个,他未必能进得去。
有个高三的学生向我吐槽:无法投入地学习,每天忍不住地刷手机短视频。我问他想不想考大学?他说,想,还要考好的。那为什么不投入学习呢?因为他太焦虑,只能用刷短视频来缓解焦虑。我说:“你这样肯定是考不上理想大学的。但考不上,你又会觉得对不起家长,因为他们对你实在太好了。是不是?”孩子一听,眼泪就淌了下来。
孩子想让家长满意——这种想法让他背负着沉重的情感压力。
我对这个孩子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对另外一个人的幸福负责。所以家长的幸福,也不用你来负责。”
有个妈妈养育了一个博士后儿子,儿子后来当了外交官,但这个妈妈天天吃抗抑郁的药。还有个妈妈,儿子是普通工人,但她天天乐呵呵地跳广场舞。这两个妈妈,谁更幸福?当然是后者。所以,家长不要把自己的幸福押在孩子身上,你的幸福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的主观体验。要让孩子不背包袱,轻装前进,这才是给孩子的正能量。
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只是显性压力,而危害更大的隐性压力是孩子整天跟焦虑高危人群在一起,比如父母。你想想,孩子在学校,老师不停地强调考试、学习;孩子回到家,家长还强调考试、学习,孩子怎能不疲惫?如今,中国孩子的压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当今孩子对话语权的要求很高。
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是从来没有过的。我常想,独生子女政策虽有很多弊端,但它一定会推动民主进程。为什么?因为环境不一样了。我们小时候被教育“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現在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有什么会直接跟大人说。他们有天然的平等要求,认为你能说,我也能说。但是在这方面,我们现在的教育没有跟上,还是老一套。有的学生被家长、老师教育,根本不听,为什么?因为你不尊重他的话语权,不给他平等的对话机会,他打心眼儿里就不会听从你的教育。而且,你不给他话语权,不让他在生活中说,他会到网上说,你堵不住。
第三,当今孩子的知识面广。
过去,老师是百科全书,说的话是金科玉律。如今,老师已经没有这么高的地位了。孩子有不懂的更喜欢上网百度。这是时代的特征。北上广的孩子读初中时,很多人已经走过了半个地球。老师在课堂上讲加拿大,学生已经在加拿大待过一段时间,而老师尚未去过。
第四,当今孩子都很善良。
现在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非常善良。在路上,看到乞丐,他会拖住妈妈慢点走,想让妈妈给这个乞丐一点钱。他在爱与丰厚物质的环境中长大,善良,有同情心,道德水平也更高。
第五,当今孩子现实感非常弱。
如今的孩子,从小到大一切生活事务都被家长包办了,只知道学习,而学校也没有给孩子提供处理事务的机会。孩子在现代化的电脑世界里生活,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世界里体会真实,在真实世界里有虚拟感。比如,现在学生玩“手办”的比例大概是1/4。“手办”是以日本动漫为模板制作的玩偶。孩子跟这些玩偶玩,有的甚至会爱上某个玩偶,这就属于在虚拟世界里追求真实感。孩子与孩子之间更习惯于网上交流。两个人在网上聊得很好,便相约线下见面。结果发现,两人坐在一起,无话可说,“我们还去网上说吧,再见”。
当几个孩子在一间没有大人的房间里,依据以往经验,我们会以为这个房间一定闹翻天了。但现实是,推门一看,里面鸦雀无声,每个孩子都抱着手机各玩各的。
我们的孩子“不怕死,就怕苦”。你跟孩子说,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会过苦日子。他会说:“那不可能。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就去死。”
一位老军人到某学校开讲座,说:“战争年代非常艰苦,你们现在却天天想着穿名牌。”高中生说:“爷爷,你们当初打仗,如果不是为了让我们今天穿名牌,那是为了什么?”
所以,目前我们的德育真该动动脑筋,换种方式了。德育是教育孩子如何做身心健康的人,而不是纯粹灌输理论。
有个重点中学的学生,给我看一个短视频:“老师,我们在玩这个。”我一看,吓了一跳。玩的是什么?一人割自己一刀。这好玩吗?这就是孩子现实感缺乏的表现,他们必须这样做才能找到自己真实的存在。可惜,我们全然不知孩子内心的痛苦,只知他的成绩上来了还是下去了。
第六,当今孩子对个性化的生活要求非常高。
我们小时候被教育“做大海里的一滴水、沙漠里的一粒沙”,而现在孩子希望的则是“雁过留声,你要知道我来过”,他要展现个性。但我们的教育不太允许。有个学生非要留长发,但班主任说,你不理发就别来上学。班主任认为孩子不服从学校管理,却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动漫画得非常棒。孩子感觉周围环境太压抑,进而抗争。我们管这叫逆反。为什么逆反?因为我们不允许孩子长大。逆反有“硬抗”,就是你说东他往西,你要他考高中,他偏要上职校。“硬抗”还好一点,“软抗”就更麻烦了。如果老師、家长“强大无比”“不可战胜”,孩子的攻击性就会转向内部,从而出现精神问题。现在,青少年的精神问题层出不穷,就是在提醒我们: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其个性,给其展示个性的舞台。
第七,当今的孩子活在“第三个笼子”里。
有这样一个试验:把老鼠关在三个笼子里:
第一个笼子,里面有个装置,踩一下会有食物进来。老鼠踩了一下,有食物进来;再踩一下,又有食物进来。结果,老鼠一饿就会踩装置。
第二个笼子,踩一下装置,就被电击一下。结果,老鼠连踩几次之后,再也不踩了。
第三个笼子,踩一下装置,可能得到食物,也可能被电击。老鼠试了几次之后,实在找不出规律,就不知道该踩还是不该踩,百般纠结。
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家长在物质上充分满足他,让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感觉踩一下装置就能得到食物;同时,家长给孩子设立的目标难以企及,孩子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感觉自己待在笼子里,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电击。他们如同生活在第三个笼子里的老鼠,内心充满了矛盾。
每个家长都渴望孩子成功,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各行各业,凡是成功者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不怕输,不怕推倒了重来,最后才有赢的机会。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只允许孩子成功,不允许孩子失败。孩子回家,家长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宝宝,今天得了几个五角星?”“一个。”“小明得了几个?”“两个。”“那,明天你一定要超过小明。”在这种教育下,孩子十有八九是不肯输的,输了就急。家长想让孩子成功,却不培养他成功的品质。请问,他如何成功?
还有,家长希望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可自从孩子上学后,家长就为他安排一切,从小学到高中,都找了好学校;高考结束,再帮孩子找好大学好专业,以便毕业后能托关系找个好工作;孩子有了好工作,再买套房子给他,并发动亲朋好友给孩子介绍对象,然后拿钱给孩子办婚事,最后帮忙带孙子。
家长控制了孩子的一生,却又想让他有迎战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这显然又是一个悖论。实际上,孩子清楚家长为他设立的目标是什么,同时心里清楚自己没这个能耐。
就是说,家长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不给他成长的机会,却又希望他一夜之间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孩子办不到,内心痛苦而矛盾,对父母是该感激,还是该痛恨?
孩子已是新的,而我们的教育却还是旧的
笔者:孩子越来越难教育,原来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不了解孩子造成的?
陈默:是的。我们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育孩子,却不知孩子已是新的,而我们的教育却还是旧的。所以,家长朋友不要再用感动自己、孩子却不领情的方式教育孩子了,而要真切地了解孩子的变化和内心需求,并给予尊重、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先了解孩子再进行教育,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