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革命精神,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

2021-06-25石雷

清风 2021年9期
关键词:西柏坡延安精神井冈山

文_石雷

中国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中国革命精神是对过去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爱国主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都植根于民族的传统道德之中。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造就了不同历史阶段各具特征的革命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不同时期所形成的精神力量,排除万难,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1928年4 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农民军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关键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确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在1928 年10月5 日发表了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的报告,他说:“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革命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升华。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1934 年10 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撤离革命根据地,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它在两年时间里,转战14 个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将中国的革命大本营转移到西北,为抗击日本侵略军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传奇的长征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中国革命的大本营。1936 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陕甘。从此,延安就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面对敌人的军事封锁和经济压迫,领导广大军民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把荒芜的南泥湾变成了塞北江南,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指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过程中,在领导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太行老区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用鲜血和生命培育了光耀千秋、彪柄史册的太行精神。“太行精神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儿女展现出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为民族的解放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为人民的利益展现的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精神。”太行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拯救和振兴中华民族的领导核心,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充分体现了太行儿女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伟大民族。

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8 年5 月26 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移驻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1949 年3 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了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提供了条件,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道路。党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依靠群众、立党为公;与时俱进、科学创新;发扬民主、团结统一”为主要内涵的西柏坡精神。中共中央在这里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始终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弘扬和培育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使民族精神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在党领导人民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实践中得以有机结合,并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使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丰富和发展。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升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与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它是我们党、我们军队和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发展形成的,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岁月中的升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第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河北人民独特的优势和财富,深入研究西柏坡精神,传承发展红色文化,将激励着我们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新征程中奋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经历革命、建设、改革长期考验,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的党。建党100 年来,我们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出最大牺牲,做出最大贡献。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今天,党和国家的事业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迈进,要求党史工作进一步提供历史经验,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猜你喜欢

西柏坡延安精神井冈山
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西柏坡纪念馆馆藏书法精品展
永远的井冈山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井冈山会师》
全景呈现延安精神——评文献纪录片《我们,从延安走来》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西柏坡
延安精神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延安,我把你追寻
西柏坡精神的理论意蕴和党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