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素养下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探析

2021-06-24许忠义

文理导航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中学教学农村教育科学素养

许忠义

【摘 要】科学素养下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进一步发生转变,改变以往教学方法和模式,所有教学工作的开展都要充分体现出科学素养,通过物理教学对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培养,促使学生拥有更高的科学素养,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科学素养;物理;中学教学;农村教育

科学素养已经被列为我国公民应当必备的素质之一,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工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来说,公民具有科学素养的占比较低,要想改善这一情况只能够通过教育来实现。物理作为与人们生活十分贴近的学科,利用物理教学渗透科学素养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因此本文就针对科学素养下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定参考,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科学素养的概述

科学素养是近些年才被教育界工作者所重视的能力培养,根据国际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一共可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学生在科学知识上的了解情况;二是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是否了解具体的研究过程和所使用的方法;三是学生对科技在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及个人所产生的影响了解情况。根据上述三方面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也就有了新的要求,为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不仅要对基础知识和内容进行讲解,而且还要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

通过物理教学对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培养,主要是以实验与观察为基础,通过在应用意识、价值观等方面对物理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根据现阶段物理教学来看,应当对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等方面进行培养,但是要想获得理想的科学素养培养效果,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给予充分重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满足教学工作的要求,而且要对农村资源加以利用,从而实现生活化教学。

二、农村初中物理教育科学素养培养遇到的难题

(一)农村初中物理教育科学素养培养现状

在农村地区开展科学教育工作时,常常因为该地区存在封建思想,信息闭塞,再加上教育水平相对较为落后,成为了科学教育的重大阻碍。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农村地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数占比仅为1.51%,由此能够看出农村居民科学素养整体情况并不乐观,而且与城市相比较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媒体和教育是农村居民获得信息最为重要的渠道,但是因为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为落后,而且科普活动的开展也非常少,更没有有关于科普的场地和基础设施,如此则导致农村依然存在非常多的求神算命的现象,致使迷信思想要高于科学普及,这也使得科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非常大的难度。

(二)农村初中物理教育科学素养培养难题

为能够改善这一现象,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开始逐渐对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培养,但是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难题,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教学资源存在不足,这也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面临最为严峻的问题,再加上能够提升其科学素养的途径也很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能够依赖于课堂教学;二是和城市初中生相比较,农村地区学生比较缺少课外对课内学习进行补充的途径。在农村地区,不仅科普场所十分短缺,而且在科学场馆、图书馆等方面的建设也极为落后,在绝大多数地区没有构建农村图书馆,难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多的体验,也无法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究活动,无法通过课外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三、科学素养下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方法

(一)提升教师素养满足教学要求

在开展物理教学工作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应当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榜样作用。在教育资源上,农村学校相对于城市学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也是造成其自身科学素养较低的重要原因,而且教师普遍存在教学理念落后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很多教师并非相关专业院校毕业,再加上后续缺少培训以及其他外界原因,物理教学的开展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和概念,在该教学模式下难以渗透科学素养,更无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要通过有效措施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物理教学也是非常严谨的过程,而且很多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以实验为主,如果在实验时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所得出的实验结果。因此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让学生对世界有更加深入的探索。例如,当对“物体的运动”相关内容进行实验时,教师需要控制好力的大小与方向,如果无法有效控制力,那么将会导致物体偏离轨道。而学生在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时便常常会出现该情况,从而造成实验与既定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在该时候,教师需要对每一名学生的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并对存在操作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以此来对实验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出现实验失误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在相关规律与概念上的认识。如果当教师自身素养未达到教学要求,那么也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其也就无法形成科学素养。

(二)物理教学生活化

让教学实现生活化主要是先确定教学目标,再根据学生和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学生生活相接近的教学内容与形式,这样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将教学进行生活化处理,能够让课堂教学工作和学生生活变得更近,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农村生活的学生,其拥有非常多的实践机会,而且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会接触到更多的物理现象,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让生活化教学充分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当教师对农村生活变得十分熟悉后,那么便能够灵活应用物理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其和生活两者有效对接在一起。生活教学方法可以在物理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生活情景;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选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实验的开展应当尽量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等等。

(三)始终利用科学态度解答问题

教学工作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当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处理,并用来解决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是一种科学素养的体现。根据相关文件中的要求,目标在2020年让我国公民中超过10%要具备科学素养,要想达到该目标是极为困难,根据在2015年所统计的数据,该比例仅有6.20%。所以,要想促使全面科学素养得到提升,在农村地区进行科学素养是格外重要的。初中物理是基础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知识普及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通过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在科技教育上的水平,并为广大农村中学生提供更多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虽然,在农村地区是我国传统文化保留相对较为完整的地区,但是也充斥着各种封建迷信,学生在对各类自然现象进行解答时常常会存在很多疑惑。因此,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当中要让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中的封建迷信提出质疑,并使用物理知识解答封建迷信,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客观事实,并养成实事求是的良好科學态度。针对于物理学在公式、概念等方面的内容会随着进入社会而逐渐被淡忘,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遇到问题采用科学手段进行解答的习惯却不会被遗忘。

(四)重视学法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常常会出現虽然在课堂上听讲状态十分认真,而且也极其遵守课堂纪律,然而所获得的效果却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学生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更难以掌握教师在讲课时的要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重点和难点内容给予学法指导,对于部分相对简单的知识要少讲少练,着重讲解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对学生死角问题的解决,并掌握不同物理知识相互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着“问题—实验—分析—解决”这一思路进行讲解,并以学生自身所掌握的客观规律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知识和对问题进行处理的相关方法。在教学开始时,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做好笔记,当每一章节讲解结束后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当经过较短的时间训练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出相关的表格,让学生进行填写,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和总结知识,而且还能够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知识网络。另外,部分初中生在解题上存在非常不好的习惯,导致其在处理问题时能力非常差,而这也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指导,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是变相培养其自身的科学素养。例如,当对电学相关知识进行解答时,学生常常不分析电路图而直接套用公式,如此则导致结果常常出现错误。教师在面对这一情况时,需要提醒学生在面对任何电学相关问题时一定要先对电路图进行分析,之后再采取方法解答问题。

(五)拓展学生学习途径

要想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还需要拓展农村地区学生学习途径,让学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完成学习,实现科学素养的培养。农村地区需要加强科普的宣传和科普场所的建设,学校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定期开展科普展览,让学生通过科普展览了解物理知识以及世界上经典的物理实验案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物理知识,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身学科素养。另外,乡村政府和学校共同加强图书馆的建设,为广大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场所,拓展学生学习途径,通过图书馆实现物理教育,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养成物理科学素养。

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想将科学素养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不是在短时间就能够实现的,需要教师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促使教学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总体来说,科学素养下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进一步发生转变,改变以往教学方法和模式,所有教学工作的开展都要充分体现出科学素养,也是通过物理教学对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培养,促使学生拥有更高的科学素养,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林泉.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下),2013(10):72.

[2]黄灵茗.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作业效能——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物理作业多样化设计案例分析[J].中学物理,2016

(10):82-83.

[3]林秉顺.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生科学素养培育[J].时代教育,2013(04):132.

猜你喜欢

中学教学农村教育科学素养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例谈细胞器知识在中学教学中的延伸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