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走谁留
2021-06-24高翔
高翔
“终身教授”体制(academic tenure)在西方有较长历史。约一百年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John Dewey就开始鼓吹该体制,并在80年前(1940年代)开始被美国高校逐步接受。该体制于1970年代被广泛接受。伴随着“终身教授”体制的推广,美国的学术研究也进入了黄金年代(1945-1975)。在此,笔者结合个人经验,对该体制做浮光掠影式的简单介绍。笔者自2009年开始,先后执教于哈佛大学(私立学校)和宾州州立大学(公立学校),有幸通过了终身教授的考核,其后多次参与校内和校外评审工作。
什么是“终身教授”体制? 通俗地说,就是给考评合格的高校教师“铁饭碗”。在美国大多数学校,学校会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在特定研究领域招收一名“预聘轨”教授(tenure-track pro-fessor)。他们需要在预聘轨工作6年左右(少数学校如哈佛大学,可以长达12年),然后接受残酷的考评(后文有详述)。如果通过,即可以从预聘轨转为“终身教授”(国内也叫长聘教授);如果考核失败,则要另谋出路。这样就是我们常说的“非升即走”。无独有偶,《大学》中也有“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前人释为‘怠慢)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的描述。
终身教授的考评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要经过外审(5到10名外校专家匿名评审,他们需要和申请者无合作关系)、学校内三级晋升委员会(系、学院和大学),以及系主任、院长和大学教务长的逐级评审,历时将近一年。
科研考核的基本标准是:申请者是否为美国特定研究领域的一个冉冉升起的明星(rising star),即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高水平文章,必须主持有分量的课题(尤其是国家级别的政府课题),必须在国家、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与部分国内高校不同,美国大学考核科研时(尤其是论文发表情况),是根据申请者之前的所有学术成果,而非只关注近期(如过去五年间)发表文章。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美国学校开始关注杂志的影响因子(即该杂志发表文章被引用的评价次数)。在评审过程中(尤其是跨学科评审),评审专家使用手机搜索某杂志影响因子的场景屡见不鲜。我今年作为外审专家考核的两份申请材料里面,申请者也都详细地列了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这和现在专业的细分有关,因为每个教授均为特定领域的专家,对于其他领域,往往了解而不熟悉。尤其是在学院评审中,评审专家的专业跨度更大,可能会出现心理学家考评营养学家的情况。这时候,发表杂志的影响因子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但是,在利用影响因子的时候,专家们往往会根据不同学科的具体情况酌情衡量,而非一刀切,用相同影响因子标准考量不同学科。毕竟,冷门学科被引用次数普遍偏低(意味影响因子低),但这类学科的重要性经常不亚于当前的一些热门学科。
对大多数公立大学来说,课堂教学,尤其是本科生教学,在终身教授考评中所占分量,丝毫不逊于科研。以宾州州立大学营养学系为例,每个预聘轨和终身教授每学期需要承担两门3学分的课程,即每周6学时。预聘轨教授在刚开始工作的2到3年期间,可以每学期少上一门课。教学的考核主要依据同行评议和学生匿名打分。同行评议是由一名资深教授详细审阅所有教学资料(如教学大纲、课件、作业和考试题目),并需要去课堂听讲,然后提交考核报告。同时,学生也会在学期末对任课教师进行匿名打分(满分7分,学生可以放弃评分的权利),然后将所有学生分数进行平均,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在我们学校,如果预聘轨教授在六年间总共两次或多次被学生打低分(4分或更低),他们将很难通过终身教授的评估。把学生评分放到终身教职考核中,近年来颇被学者诟病。尤其是在教授小堂课的时候,最后平均分在很大程度上会被少数厌恶该教师的学生左右(如作业抄袭被警告者)。比如,一门12人选修的课程,假定有6个学生打分,3个学生给了1分(最低分),3个学生给了7分(最高分),这么教授的平均分将只有4,即有被淘汰的危险。现实情况是,通常只有特别喜欢或者特别不喜欢该老师的学生,才愿意在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抽出宝贵时间为老师打分。因此,一些性格强烈的老师会比较吃亏。但是现阶段,尚无更好的教学考核办法。所以大多数学校依然非常看重学生评分。在评审过程中,如何避免对这些评分数字胶柱鼓瑟,并合理解释,是客观公正考核申请者课堂教学的关键。除课堂教学外,教授所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的学术表现,也被列在教学考核中。比如这些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在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和获奖情况。
作为一个学者,除了要做好本职科研、教学工作之外,还必须有公益心。因此,社会服务也被包括在终身教授考核中。申请者除了在本校、系的各种委员会任职之外,尚需在学术社团中承担一定的义务工作。
预聘轨教师会在任职后第二年和第四年接受两次预评。他们向晋升委员会提交详细的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的材料。委员会对这些材料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申请者在第五年的时候正式提出“终身教授”申请(特殊情况下可以推迟一年申请)。如果失败,学校一般会保留一年工作岗位,以便他们有时间能找到下家。在美国绝大多数学校,预聘轨教授只有一次申请终身教职的机会。
能够成功通过考核的教授,需要在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均衡发展。我的经验是,一个预聘轨教授如果申请终身教授的过程失败,通常是因为出现某方面的短板。这有些像那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当一个木桶的木板长短不一的时候,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非最长的那块。另外,态度是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申请者在预聘轨期间,需要积极主动地根据委员会的预评意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调整。如果置若罔闻,或在申请材料里面没有包括相关调整证据,都可能在评审中被质疑。
这些年,美国的学界对“终身教授”体制提出了一些批评。比如,过于强调以上三个方面的平衡发展。因此,与特色鲜明的教授相比,平庸之辈更容易通过考核。部分教授为了在学生考评中获得高分,会有意讨好学生,降低课程难度。另外,还有些人担心部分教授们获得终身职位后便不思进取,裹足不前。
有鉴于此,对于那些未能拿到终身教职的教授来说,我们不应该简单地认为他们能力不足,或者“不善”。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这类需要全能选手的职位并不适合他们。他们可以选择转为短聘轨教师(non-tenure-track),乃至离开高校。在美国高校中,大多数教师(约三分之二)属于短聘轨,而非预聘轨和终身教职。短聘轨教师只需专职教学或者科研(无需兼顾)。学校根据他们的教学或科研业绩(主要是科研经费的多少),每年或三年一聘(不同学校有不同政策)。当教学考核不合格(针对教学型教授)或者无足够的科研经费(针对研究型教授),他们就会被解聘或改为兼职工作(详见我2016年发表在《南方周末》的小文《教授罢课、总统选举及其他》,此处恕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拿到了终身教授,也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在美国约2%的终身教授因为各种原因被校方开除。校方常用的理由包括能力不足以完成其本职工作、大量缺勤、道德堕落和严重失职。然而,开除终身教授,校方需要提供充足的证据,并进行繁琐的听证,因此,和其他工种相比,终身教授还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工作。另外,当学校面临财务危机的时候,也可以开除部分终身教授。比如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61岁时,学校以“人事缩编”为由而终止其教职,据他在《黄仁宇回忆录:黄河青山》中的描述,当时他已是终身教授了。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在美国,终身教授体制变得非常成熟,它为考核通过的大学教授提供了稳定的工作,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学术的百花齐放。不少学者认为,美国二战以后的科学蓬勃发展,终身教授体制居功至伟。虽然近年来对其有不同声音,并有不少学者指出这套体制的诸多不足,但目前来看,还是利大于弊。(作者为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终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