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海防与长城军事聚落时空演变比较研究
2021-06-24吴蓓谭立峰张玉
吴蓓 谭立峰 张玉
摘要:明代沿海防御体系和长城防御体系在军事聚落的时空演变方面具有相似性与差异性。南直隶海防和宣府镇长城是海防和长城防御体系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防区。南直隶海防防御沿海倭寇,护卫南京城;宣府镇防御北部势力入侵,护卫北京城。二者均为明朝防御体系中的军事重地,防御等级相近,具有可比性。通过对其军事聚落的数据梳理、分析与对比,探讨其在防御体系建置、空间布局、规模方面的时空演变过程,并结合历史因素分析各自的形成演化原因,由此得出两防区虽在统一的防御思想和军事制度指挥下,又形成各自的特点海防军事聚落布局开放、规模灵活多变,长城军事聚落设防严密、等级分明。研究可为揭示海防和长城两套防御体系的内在特征提供参照。
关键词:明代防御体系;海防;长城;军事聚落;时空演变;南直隶;宣府镇
明代防御系统主要包含两大体系,一是针对北方蒙古各部势力的长城防线,二是抵御东南沿海倭寇侵扰的海防防线。针对不同外敌而制定的“边防”与“海防”之策虽然在诸多方面都有较为显著的差别,但两套体系却以共性的防御思路为出发点,并针对不同的防御客体逐渐完善,演化成立体高效的防御空间。目前学术界对于明长城与海防防御体系的独立研究已经取得较多成果,在此基础上,对两套体系比较研究,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两套防御体系的内在特点,更为系统地反映出防御体系分布与分化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将更清晰地表明两大防御体系之间的联系,从而宏观把握明代整体的国防思路。
海防和长城防御体系是同一时空语义下的产物,从时间、空间综合的角度建立分析,可以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并高效、精确地揭示明代防御系统的动态演化和内在规律。所以本文以时空演变为切入点,以军事聚落为研究对象,将聚落地理位置与建造时间融合为完整的时空语境,呈现聚落体系演化的完整系统关系。
本文选取南直隶海防与宣府镇长城作为代表性区域对海防和长城的军事聚落时空演变进行比较研究。南直隶海防防御沿海倭寇,护卫南京城;宣府镇防御北部势力入侵,护卫北京城。二者均为明朝防御体系中的军事重地,防御等级相近,具有可比性。
一、防御体系建置过程
(一)南直隶海防防御体系建置
海防防御体系的建立建设,随着不同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体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明朝建立之初,反动势力与海寇相互勾结,不断侵扰东南沿海地区,严重威胁到国内局势的安全稳定,因而明太祖对海军的建设与维护相当重视,并派遣直属水军进行“舟师巡海”以期歼敌海上。洪武十七年(1384年)太祖遣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在重要沿海城市设立卫所,建立起抵挡倭寇的陆上防线。自此,海防防御体系经过洪武、永乐至宣德年间的不断完善,在东南沿海建立起了一道较系统的屏障,并根据省级行政单位划分出了七大防区,即辽东、山东、北直隶、南直隶、浙江、福建与广东。
其中,南直隶的政治经济地位一直极为重要。南直隶是明朝在江南、江淮等地由中央六部直辖的十四府和四直隶州的统称,位于东南沿海中部、长江下游地区,地域辽阔,海防部署主要集中于沿海的松江府、扬州府、淮安府、苏州府、常州府和镇江府区域,内部为江防。南直隶在明初被确立为京师,永乐迁都北京后改为留都,“若获利之多,则未有如淮扬者”[1],作为长江流域的财赋要地,一直是倭寇侵扰的重点目标,因此也是军事防卫的重点区域之一,海防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吴元年(1367年),南直隶沿海已开始设卫所,部署防御。永乐至宣德年间中日关系缓和,局势较为稳定,只有卫所进行部分修缮。天顺之后,明政府放松沿海防御,到嘉靖中期海防已形同虚设。“嘉靖大倭寇”时期,倭寇不断深入内陆,海防需求骤然上升,因而南直隶先前的卫所多有修补,并在长江两岸增补了多处营、堡和水寨。同时,还改变原来单一的“卫所制”,增加了“镇戍制”的作战指挥体制,各设副总兵官分管江南、江北两区域。至此,南直隶海防实现了分区防守,防御体系也基本建设完善,共有10处卫城、14处所城,以及营堡水寨若干。万历之后,倭寇基本平息,南直隶海防体系逐渐没落(图1)。
(二)宣府镇长城防御体系建置
长城防御的思想由来已久,在明代得到了集中的建設,并与海防防御相类似,通过不断地建设与修缮逐渐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洪武初期,明军已夺取都城,然而却仍然面临河北北部残元势力的威胁。洪武六年(1373年),明政府派徐达驻守北平、山西等处备边,在险要之地建立关隘,并修筑卫、所城堡以增强防守。嘉靖时期,不仅东南沿海倭寇泛滥,北边鞑靼部队也多次挑起战事,作为应对,明朝增设蓟镇,完善“九边”防区,并大规模加固城堡,增修墩台,整饬边墙,加强九边协同作战的能力。其后又增设昌镇和真堡镇,由东向西划分出“九边十一镇”防区,其中“九边”即重点防御的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和甘肃镇。
宣府镇位于长城“九边”防线的中段,为北直隶下辖的行政区划之一,西抵大同镇,东邻蓟镇,所辖长城东起居庸关四海冶,西至今山西阳高县的西洋河,长一千零二十三里。宣府镇被称为“北陲第一边镇” “紫荆控其南,长城枕其北,居庸左峙,云中右屏,内拱陵京,外制胡虏”[5],是京师在西北方向的屏障,足见其重中之重的军事地位。
宣府原为元朝宣德州,洪武初期被明军占据后更名“宣府”。靖难之役后,宣府逐渐成为攻防前沿,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永乐七年(1409年),宣府没镇守总兵官固定镇守,正式建镇;永乐九年(1411年)没北路分守参将,开始转为分路防守的方式;正统年间,“土木之变”导致宣府镇受到重创,经历景泰、成化时期的恢复发展,确定了北、中、西、南、东五路设防的格局;嘉靖时期,对宣府镇原有五路进行分割和调整,分西路为上西路、下西路,另外增设保卫皇家陵寝的南山路;万历时期又分北路为上北路、下北路。至此,宣府镇正式形成八路据守四方的防守格局,对应设立8个路城,其下又辖64个卫所堡城,另有不属路,辖1个驿城。万历后期,宣府镇军事力量逐步削弱(图2)。
(三)防御体系建置对比分析
纵观整个明时期,宣府镇的防御体系不断地进行完善,南直隶的防御体系建设则呈现阶段性的特征,与倭寇入侵密切相关。主要的防御建设工作在洪武时期为最密集,明一建国,南直隶等沿海地区就面临着严重的倭寇侵扰,劫略财物,杀伤居民,所以朱元璋在位时十分重视海防建设;其次是嘉靖中后期,倭寇呈现前所未有的猖獗,据统计,仅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到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之间,南直隶倭寇进犯达89次之多[6],而在此之前,沿海多年的平静导致海防逐渐废弛,所以该时期再次加强了海防力量的建设。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防和长城防御作战管理方式都进行了调整,导致了南直隶海防和宣府镇长城在聚落层级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最初,两防区都在单一的卫所制管理体制下,城堡可以划分为卫城、所城、堡城三个层级。面对嘉靖时期骤然上升的海防需求,南直隶在沿海附近岛屿增设水寨,这些岛屿是常常被倭寇和海盗利用作为休憩、补给的重要地点,所以南直隶的军事聚落形成了4个层次(图3)。
然而卫所体制下的军队并不是常备的作战体系,遇战事紧急,临时征调将领,将士互不了解则很难迅速形成战斗力。所以永乐迁都北京后,为了加强北边的防御,必须要使戍守任务具体化,宣府镇建立了总兵镇戍制,并开始分路管理,没立镇城、路城。这样的新体制可以连数个城堡为一防区,便于统一指挥,协同对敌,实则比过去一卫一所的防区扩大了。根据城堡所驻官兵的级别,宣府镇的城堡可划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但镇戍制并不替代卫所军制,而是在新的防御形势下对其的完善补充,卫所制负责军务管理,镇戍制负责统帅作战,所设镇城、路城仍以卫所为依托。所以,宣府镇防御层级的构建是交叠式的,实体聚落与战略层级渗透结合(图4)。
二、空问布局演变过程
(一)南直隶海防聚落的空间布局
南直隶的海防防御体系在明初就已大体成型,洪武末年,南直隶已建有23处卫所,以及少数水寨,集中分布于长江人海口及三江交汇处,前者是从海上进入内地的要道,若不加强此处的防御,则倭寇容易沿长江水道深入内陆,直逼南京,后者护卫着留都乃至江南腹地,“万一贼据京口,则东风上潮,片帆可以向采石”[7],所以同样是设防的重点。永乐至正统年间,南直隶又进一步加强了崇明岛附近的军事力量,此地是江南苏州、松江、常州等府包括吴淞江等内地港口的屏障;然而在此后至嘉靖中期的几十年间,海防体系逐渐没落,军事聚落的建设几乎没有变化;到嘉靖中后期,倭寇的大规模入侵又带来了城堡建设的高潮,南直隶地区在长江沿线及其沿海岸线地区增置了许多营寨等,长江沿线基本覆盖完全,防御范围更大化(图5、6)。
再对各时期的聚落分布密度进行计算。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的平均最近邻(Average NearestNeighbor)方法,这是一种能更为准确和客观地确定某一布点格局的分析方式,最早由生态学家Clark和Evans于1945年提出,用来研究植物分布模式问题,后续被引入到聚落的空间分布分析中。平均最近邻分析结果的z值得分判断该区域中聚落的分布模式:当z< -1.65,分布模式为集聚型;当z介于-1.65 -1.65之间,分布模式为随机型;当z>1.65,则分布模式为离散型(图7)。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显示,南直隶军事聚落的平均最近邻指标z值和平均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年下降,聚落分布密度逐年增高,由最初的随机分布模式逐渐转变为集聚型。进一步证实了南直隶的军事聚落战略布局的调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加密补充。且从数值的下降幅度看,嘉靖初年到明末的变化最为剧烈,说明除了明建国时,嘉靖时期是南直隶军事聚落建设的另一个高潮时期。
(二)宣府镇长城聚落的空间布局
洪武时期,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尚未形成,明政府主要选择在宣府镇中部核心地区部署军事力量,所建城堡均位于宣化盆地开阔平坦、交通便捷之地,护卫着内地交通孔道;永乐迁都北京后,宣府镇的防御地位上升,成为护卫京师的重要防线,所以开始大规模修筑城堡,不断往北扩展,到正统末年,防御部署已基本成型; “土木之变”使宣府镇的防御体系遭到破坏,在此之后,除了修复原有设施外,在各路增筑城堡,以北部沿线和腹地水系附近的最为凸出;嘉靖时期,在东路防区及腹内扼守关沟前冲陆续修筑城堡,东路防线基本完善,至明末形成以镇城宣府城为核心,各路城堡拒守四方的空间格局(圖8、9)。
宣府镇军事聚落的平均最近邻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整个明时期,宣府镇军事聚落平均距离处于持续下降的水平,表明分布密度逐年增加,其中永乐至正统年间是宣府镇军事聚落密度增加幅度最大的一段时期。结合评价指标z值来看,四个时期的平均最近邻指数仅有小幅波动,始终为随机分布模式,说明了宣府镇聚落的空间布局除了加密更多的是在整个区域内的扩张。
(三)空间布局演变对比分析
南直隶海防与宣府镇长城军事聚落的空间布局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断调整。明初,南京为都城,南直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军事聚落的布局在洪武时期就基本确定,后期的修筑进行了加密和补充;而宣府镇的布控处于持续变化和完善中,初期占据中部核心地区来实现对整个区域的控制,之后不断往四周沿边扩展,空间的变化体现了其防御地位的逐步上升。
从聚落分布密度的变化来看,宣府镇始终高于南直隶,且宣府镇为随机分布型,而南直隶逐渐演化为集聚分布型。这说明了宣府镇在布局方面更为严密,全面设防;南直隶则有选择性的突出重点防守。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化,可从防御对象来分析:倭寇侵犯南直隶受季风、洋流等客观条件影响,可选择着陆地点较为局限;而宣府镇所防御的长城外游牧民族的军事攻击,可来自四面八方,其中还包括从西部边镇突破的进攻力量,所以必须在各个方位紧密防守。
然而,两防区在空间布局方面的防御思想颇为一致,都遵从御敌于外的战略思想,通过“点”的布置形成“线”状的防御,由外到内纵深布置层层防线,且沿线为布防最严密之处,深入腹地则逐渐稀疏,这样的布局可以将兵力最大化地分布在敌人入侵的最前线,防止敌人长驱直入。且两防区都相当重视把守门户:宣府镇有独石城, “北路绝塞之地,三面孤悬,九边之尤称冲要”[8];南直隶有吴淞所, “乃水陆之要冲,苏松之喉舌”[9]。这些地方或是敌人入侵的必经之处,或为易取之地,守御好这些地方,才可以在战事中居于上风。
二、规模演变过程
南直隶堡寨数量多且等级较低,史料不足,故本文集中于两防区堡以上级别聚落的规模比较。
(一)南直隶海防聚落规模
南直隶地区海防共设10个卫城,14个所城(见表3)。卫城全部在洪武时期修建完成,其中苏州卫规模最大,周长达45里,其余卫城规模相差不多,多集中在周长10里左右;所城同样多数修建于洪武时期,少数为嘉靖时期所建,所城城堡尺寸相差较大,最小的宝山所周长仅2里,而最大的东海所则有13里。
(二)宣府镇长城聚落规模
宣府镇1个镇城下辖8个路城,另设6个卫城和4个所城(见表4)。镇城宣府城规模最大,周长24里,为洪武时期所建;路城、卫城、所城在各个时期都有修筑,周长皆不超过10里。
(三)规模演变对比分析 依据所收集资料,本文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两防区的城堡周长与建置时间进行数据化的对比分析。(图10、11)通过绘制散点图来直观地判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趋势走向,并将数值R2作为主要衡量依据,R2越接近1,则说明变量之间越趋向于此线性相关关系。
南直隶与宣府镇的城堡规模与建置时间大体成反比关系,即建置时间越早,城堡规模越大,如宣府镇洪武元年(1368年)所筑的怀来城(8里337步),其周长尺寸远大于宣德六年(1431年)所筑同等级的龙门城(4里56步)。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战争频繁程度和明政府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明朝初期,对外战争频繁,使政府开支压力不断增大,只能通过提高赋税得以应对,所以财政收入较高,可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修筑军堡;而宣德年间以后,对外战争大大减少,并减免田赋,政府财政收入下降,同样明显地在城堡规模上有所体现;直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期,对外战争重启,赋税加重,政府财政收入才逐渐升高,而军堡基本在此时期之前已基本修筑完[13]。这也正是南直隶的城堡尺寸大于宣府镇的原因。
且宣府镇相关性分析中R2的数值高于南直隶,可见宣府城堡在修筑时更具有规律性。南直隶地处富饶之地,沿海地区开放贸易,居住的平民较多,会有军堡与州府合一的情况,城堡规模更灵活多变。而宣府镇处于北方前线,聚落几乎都为军用,虽未完全符合明朝当时的制度规定,但是相较于南直隶的城堡规模还是更为规整。
四、结语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出明朝南直隶海防与宣府镇长城防御在统一的军事制度管理下,从最初的相似性逐渐演化为符合各自需求的防御体系。也可以进一步窥探出,明朝两大防御体系军事聚落时空演变过程中差异性的产生主要受以下三方面的影响:其一,明朝最初的都司卫所制度到后期镇戍制的演变,长城防御聚落在后期划分出了镇城、路城两种特殊的城堡等级,导致军事聚落组织层级不同;其二,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例如明朝都城的变迁以及政府经济实力的变化,使明朝的国防重心北移,导致海防和长城军事聚落在建置时间和城堡规模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其三,防御对象不同,海防军事聚落抵御倭寇从海上入侵,相对长城所防御的北部骑兵而言,受季风、洋流与海岸线地理条件限制较大,导致海防军事聚落的集聚特征逐渐突出。
明朝海防与长城防御体系既然是同一历史时期的军事防御部署,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的研究较多处于独立研究的层面,少有交集。比较研究有利于更全面了解明朝的防御性聚落,运用变化的眼光去分析两者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的状态,探寻其形成过程和背后的原因,可加深对于明朝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举措的理解。
(本文图表由作者自绘)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明代海防与长城防御体系及军事聚落比较研究”(编号:5167839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黄河流域传统堡寨聚落群系整体性研究” (编号:51778400)]
参考文献:
[1](明)茅元仪武备志[M]台北:华世出版社,1984
[2][6]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M]北京海军出版社,2005[3][10]郭红,靳润成,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12]杨申茂,明长城宣府镇军事聚落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5](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M]台北正中书局,1981
[7](明)陈仁锡皇明世法录江南倭防镇江府总论[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
[8](清)王者輔宣化府志[M]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1969
[9]范中义筹海图编浅说[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 987
[11]陈嘉璇 明南直隶地区海防军事聚落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7
[13]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及结构试探[J]经济学(季刊),2010,9(03):787 828
(责任编辑:张双敏)
②③明制长度单位与米换算方式参考:吴慧明清的度量衡[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1步=163.25厘米;1量地尺=32.64厘米;1丈=3.264米;1里=180丈=360步=587.7米。
①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