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核心价值研究

2021-06-24何顺杰

理论与创新 2021年4期
关键词:忠义岳飞关羽

涓涓流淌的历史长河,拥有海纳百川之胸怀,不择细流之魄力, 汇集华夏武术文化于一体的胸襟。中国文化是根,武术文化是其一个分支,从中国文化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武术文化的渊源。中国文化的 武术篇章包含了众多的历史学问和传统文化,上到人之初的开天辟地,下至科技社会的今天,乃至未来的预见或者设想。在中华武术文化中,存在着一种沿袭至今的忠义思想。忠义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组观念,是数千年封建社会中人们立身行事的根本,是思想道德行为的准则。

品定武圣不仅以勇武为标准,还要以忠、孝、义等道德方面极为杰出为准则;不仅要得到官方认可所利用,也要得到民间百姓的认同和崇敬。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姜尚、关羽和岳飞三位。关羽之首葬于洛阳,岳飞诞生于安阳汤阴,两位武圣和中原大地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代表的武圣文化是中原传统文化中浓烈的一笔。

关羽岳飞是体现中华文明价值观的历史英雄,是传统文化中忠勇正义的化身,被后人尊为武圣。他们不仅在中原大地上被传颂千年,而且河南有很多和他们相关的古迹。

1.关羽岳飞代表的武圣文化的渊源及在中原的体现

汉代儒学被定为一尊后,圣人几乎成为“孔子”的专用词。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玄宗下诏设立“姜太公庙”,姜太公被追封为“武成王”,成为与文宣王孔子齐名的武圣,享受国家级祭典。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万历帝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加封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关羽与岳飞同时被封为帝君,和岳飞同时建庙合祀,民间也开始同时流传“关帝、岳帝”之称。努尔哈赤以关羽为满清的战争守护神。从顺治入关起,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之后10个皇帝中,先后有8个皇帝共13次封谥关羽,最后变成“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 为了独尊“关圣”,岳飞被雍正帝正式下令将移出武庙。同时还下令追封关羽三代,在全国各地普建关帝庙。从此“武圣”关羽与“文圣”孔子一样,被清代列入国家级圣人,享受正式的国家祭祀。

关林,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为埋葬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康熙五年敕封洛阳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始称“关林”,成为与山东曲阜“孔林”并肩而立的两大圣域。

汤阴岳飞庙,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内岳庙街86号,又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是后人为纪念岳飞而于岳飞故里所建的祠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代曾多次作修葺、增建,其内含丰富,殿堂雄伟,碑碣林立。殿宇建筑近百间,座北朝南,外廊呈长方形,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

朱仙镇岳飞庙,俗称岳王庙,在河南省开封市西南45华里的朱仙镇西北隅。绍兴十年(1140),岳飞在朱仙镇大战中,以五百背嵬军击败金人十万兵马,后人为纪念岳飞的功绩而于镇内建庙。该庙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70年)秋九月,座北朝南,外廊呈长方形,三进院落。经明、清多次整修和重建,整个殿堂恢宏壮严,碑亭林立,刻绘塑铸,丰富多彩,与汤阴、武昌和杭州岳飞庙统一称为全国四大岳飞庙。

2.中原武圣文化的具体内涵

2.1忠

建安五年,刘备在徐州被曹操击败之后,被迫远走冀州。关羽则被迫投靠曹操,但是他对刘备也一直念念不忘。在得知了刘备的下落之后,虽然曹操这边有高官厚禄,但是关羽还是毅然辞别曹操,远投刘备。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吕蒙擒获,关羽誓死不降,最终被孙权下令处死。

岳飞一生胸怀大志,渴望成为砥砺名节、以身许国的英雄。他北伐抗金,挥师百战。但岳飞追求功名并非为了荣华富贵,而是其尽忠报国、匡扶社稷的人生追求。当国家遭遇外敌入侵,岳飞毅然报名从军,报效国家。岳飞自二十岁弃家参军,经历大小战役二百余次,直到39岁被冤死,把自已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

2.2义

“义”则体现在“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感人场面中。赤壁之战中,曹操兵败至华容道被关羽截住了去路。此时的关羽想起曹操昔日对他之恩而不顾与诸葛亮立下的军令状将曹操及其部下全部放走。毛宗岗曾将诸葛亮的“智绝”、曹操的“奸绝”和关羽的“义绝”并称为《三国演义》的“三绝”。

2.3孝

岳飞父亲早亡,为其守孝三年。在南方稍事安定,先后十八次派人深入沦陷区将母亲姚氏接至军营。母病每每“药饵必亲”,照顾无微不至。母姚氏病故,岳飞闻讯悲痛难抑,赤脚扶棺近千里。更重要的是以实际行动履行了母亲“尽忠报国”的教诲。

2.4勇

关羽之勇,世人皆知: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

岳飞之勇,不遑多让:在抗击金国的战争中,百战百胜,勇不可当,击溃了强敌,收复了大批失地,让原本已经毫无还手之力的南宋王朝又有了些许生机。

3.中原武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武圣是儒家“忠义、仁勇、诚信”观念的践行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承载者,是“精忠贯日”“义薄云天”的伦理道德典范。

3.1弘扬中原武圣文化有助于伦理道德价值观的重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原武圣文化精神价值的核心就在于其道德价值。“文圣”主要从思想方面建构了伦理道德体系,“武圣”则主要在实践层面成为践行该伦理道德的光辉典范。

中原武圣文化中的讲信义、重承诺,崇尚正义,见义勇为,立身处事不违良知的道德品格,历来为社会所认同、为世人所称道。一方面,其核心精神“忠义、仁勇、诚信”有助于调节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原武圣文化,积极倡导“忠义、仁勇、诚信”精神,对推动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其中的伦理道德精神,亦能为当前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支撑。中原武圣文化的核心内容“忠义、仁勇、诚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诚信、友善、敬业”是一致的。

3.2弘扬中原武圣文化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人们对关公、岳飞的崇拜历史悠久,他们由一介武将被推崇为圣人,这一现象亘古罕有。关公、岳飞已经由历史人物,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一尊道德偶像,乃至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感情的纽带。人们把兴建关庙、敬崇关公,作为凝聚民族合力、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僅中国台湾,2300万人口中,关公信众就多达 800万;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为马来西亚一座关帝庙题联:“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充分表明了对关公的共同信仰正是连接两岸乃至全世界华人感情的桥梁和文化纽带。

虽然历史文化的长河大浪淘沙,但关羽、岳飞忠、义、仁、勇的美德千百年来始终彪炳日月,成为国民的道德偶像和人格追求,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承发展、历久弥新。人类精神大厦需要现代文化的支撑,也需要传统文化的基石,中原武圣文化在当代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中一定能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何顺杰(1985.12-),女,汉族,河南汤阴人,本科,初级职称,研究方向为文博研究。

中国文字博物馆    河南安阳    455000

猜你喜欢

忠义岳飞关羽
传话游戏
数据挖掘技术在内河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华容道
岳飞,我想对你说
岳飞遭秦桧陷害 手下大将缘何落井下石
朋友的情谊
关羽大意失荆州
关羽收刀
岳飞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