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在传承发展中的挑战

2021-06-24赵丹

理论与创新 2021年4期
关键词:书写汉字文字

赵丹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且还在使用的古老文字。它的创造和发展是中国文化史的浓缩与再现,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是人类的文化结晶。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更多的科技产品正在冲击着古老的文字,“提笔忘字”、“见字忘音”的现象不再是个别人存在的问题,汉字危机愈行愈近。了解汉字的起源、现状以及发展,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汉字文化独有的魅力。

1.汉字的演变过程

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国文化史的浓缩再现呢?

在上古时期,先人通过刻画符号用来表示所要记录的事情;殷商时期,商人迷信,逢事必问鬼神,甲骨经过钻孔和灼烧,呈现不同形状的裂痕,象征吉凶祸福、成败行止,在旁边刻写卜辞,卜辞内容为占卜时间、占卜者、问诸神灵之事、卜兆显示的神灵指示以及日后之验证等等,换言之甲骨文主要指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古代铸、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在青铜器物上铸、刻文辞之事,始于商代,盛于两周,延续至秦汉;篆书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丞相李斯负责,在原来秦国使用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后,创制了以小篆为统一文字的书写形式,小篆做为官方使用文字,改变了古文字中同一字有众多异体字的情况,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篆从一笔画变为隶书的四个主要笔画起源于秦朝,隶书因其点画分明,有粗细轻重之变,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化圆转为方折,大大的提高了书写效率;在楷书出现以前, 书体始终处在变化不定的状态,自从公元三世纪楷书出现后, 书体便基本定型,从文字学的角度说, 楷书是一种规范、端正、成熟的书体 ;“行书”之名始见于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中,早期的行书体因实用而产生,为了简便、省时、省力才出现的一种快捷写法;战国末期,草书开始萌芽,到了西汉中晚期草书基本形成,经过章草和今草的演变后,对隶书、行书、楷书都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2.汉字的发展变化

汉字在几千年的变革中,由最初比照着实物绘画出其特点的甲骨文,到现在横撇竖捺简体方块字,改变的是字形结构,不变的是文化的传承。

早期文字具有很强的图画性,象形性的特点。例如“安”字,(宀,新房)(女,新娘),“安”,上面是一个房子的形状,房子里面象两支手交叉跪坐的人形,那是一个女字。整字会意一个女人安然坐在房中,是“安”的最初字形。上古时代,猛兽居多,女子只有待在家里才没有危险。造字本义: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

又如“福”字,甲骨文中的“福”为会意字和形声字,与祭祀祈祷有关,祖先认为人间的美好都是上天所赐,于是将世上最好的五谷美酒用于祭天,以求苍天赐佑助。早期甲骨文的“福”字没有左边象征神主的“示”字,只是一个酒坛的形状,后来加上两只手,像是双手捧着酒坛。创造这个字的用意在于“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

3.汉字迎接挑战

现今社会随着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涌入人们的生活,身边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更加简单了,电脑、手机中的拼音输入法,让人抛掉了提笔忘字的尴尬。人们特别是孩子们对电脑和手机越来越依赖,一笔一划的书写样式似乎正在疾速变成“过去时”,这使得我们的对汉字的认知越来越低。

说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从而导致了汉字书写逐渐被替代。目前,如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朝夕相伴”。在这个“提笔忘字”的年代,不可或缺的键盘和功能强大的汉字输入法已经演变成了“救命稻草”。第二,“见字如见人”的汉字书写评价功能被忽视。当前,汉字书写的美观大方似乎已经不再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过去的老人曾训诫孩童,一定要好好练字,因为字写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脸面,见字如见人。如今,敲打键盘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在不同行业的各自岗位上也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无纸化办公”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传统汉字书写的运用。第三,公众缺乏对汉字、汉语的敬畏、热爱和爱惜之情,对汉字文化的传承还没有达到一个较好的认知,此外,过度重视外语、轻视母语,使汉语教育受到挤压。

4.汉字迎难而上

汉字文化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充满了生机,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要放弃原有的传统思想,以崭新的方式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汉字,从而再一次点燃人们心中对汉字的那份崇敬之情。

(1)近几年来在政策、市场和受众群体需求合力的推动下,出现了《见字如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汉字风云会》等文字文化类节目。在发扬娱乐精神的同时还能肩负文化使命。以汉字文化为题材,运用多元化的形式激发观众对汉字文化的热情。

(2)展示汉字独特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通过《汉字》巡展进校园、进社区,使神秘的文字发展过程以通俗易懂的表現方式展现出来,使大家了解汉字的发展过程,从而更加热爱我们汉字。

(3)也有专家建议设立“汉字节”。建立汉字文化教育基地,在国家层面重视汉字和汉字文化,通过加强大众对汉字的认知和书写来守住“汉字”这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

(4)在国内有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书法课,重视和加强中小学汉字书写教学。一代代中小学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训练之后,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并影响他们以后对书写的审美追求。

(5)一股强劲的国学风正在被向大江南北,从娃娃时期就要抓起对汉字文化的认识、认知。在西周时期国学教育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与今天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是相吻合的,其中“书”这一科目就是汉字的书写训练,从古至今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5.结语

借用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斯是民族主义之根砥、源泉也。”中国是拥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但文字却从未间断过,它是一脉相承延续下来的,通过演变、发展、变化一直沿用至今,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辉煌和衰败,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对于汉字的传承与发展,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高淑燕,李洪智.汉字及其载体的发展史研究——从甲骨文到电脑字体[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2]孟云飞,孙秀明.隶书的发展演变与审美[J].艺术传播研究,2020

[3]赵博海.楷书书体的演变[J].中国地名,2014

[4]何学森. 论行书的形成与风格演变[D].首都师范大学,2002.

中国文字博物馆    河南安阳    455000

猜你喜欢

书写汉字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梦中的文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