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是国有企业党员学史明理的精神滋养

2021-06-24徐耀强

企业文明 2021年5期
关键词:广大党员党史红色

徐耀强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底在福建省考察时特别强调,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

红色是国有企业的“底色”“基色”和“本色”。在笔者看来,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和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先进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及其凝结的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国有企业党史事件多、革命先辈多、红色资源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红色文化是国有企业党员学史明理的重要精神滋养。

国有企业红色文化的禀赋特征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国有企业在其发轫的前身,以及改造、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一直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因而是我们党领导工人阶级进行革命、建设、活动最为重要的阵地。这种血肉联系,决定了国有企业是红色文化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在国有企业的禀赋特征十分鲜明。

其一,分布面广。红色文化在国有企业的分布不仅行业广泛,而且地域宽广。在中国工业化进程较快较发达的区域,具有“地标”意义的石油、电力、煤炭、航天、航空、机械、电子等行业的许多国有企业,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红色传统,积淀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拥有鲜明的红色基因。

其二,历史悠久。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红色文化在国有企业的发育和发展贯穿于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整个过程。红色文化资源展现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对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的丰富和發展。

其三,生命力强。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厚重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政治信仰、精神追求和思想道德,是一种先进的革命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所展现的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在国有企业一代代革命和建设者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其四,时代感浓。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实践之中,通过与时俱进,在国有企业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注入了许多新的时代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五,认同度高。在国有企业中,红色文化始终是与工人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紧密相连的,始终代表和体现了工人群众的意志和情感。广大的工人群众既是红色文化的缔造者又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因而对红色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和理解。

国有企业红色文化的存在形态

红色基因是信仰的种子、精神的谱系;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在笔者看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红色文化在国有企业中的内在结构一般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因此,红色文化在国有企业中一般表现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种存在形态。

一是物质形态。文化的物质性是文化价值的承载体,也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媒介,是文化之“体”。在国有企业中,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一般是指: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战争遗址、会议遗址、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堂等物质呈现物,是各种红色记忆、红色标识、红色经典的生动记述和真实见证。例如:1948年人民音乐家马可在佳木斯发电厂体验生活后创作的革命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就成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精神标识。

二是制度形态。文化的制度性表现为行为规范、工作准则、规章制度等,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文化之“维”。在国有企业中,红色文化的制度形态是指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重要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制度等规范层面的呈现物,往往体现在企业的各项文献与政策法规中。如:产生于60年代的“鞍钢宪法”,其“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就曾在我国工业战线全面推广,影响深远。

三是精神形态。文化的精神性表现为文化的精神实质、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基本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文化之“魂”。在国有企业中,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是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革命和时代精神、革命道德传统等的精神体现,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和动力来源。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国有企业直接孕育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

国有企业红色文化的精神品格

尽管不同时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千差万别,但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始终是其主色调,具有穿越时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红色文化在国有企业的价值内蕴除具有这样的一般共性外,还有其自身特定的价值指向和精神品格。

一是信念坚定、立场鲜明。以国有企业工人为代表的中国工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立场鲜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涌现出林祥谦、顾正红、苏兆征等一大批代表人物。

二是艰苦奋斗、勇于奉献。以国有企业工人为代表的中国工人始终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自力更生、迎难而上,为国家分忧、替企业解难,表现出工人阶级大公无私、不怕牺牲的高尚情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工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恢复国民经济,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为建立起我国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涌现出孟泰、马恒昌、王进喜等一批英雄代表人物。

三是胸怀大局、纪律严明。以国有企业工人为代表的中国工人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意识,表现了工人阶级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面对社会利益关系格局的重大调整,正是由于广大工人群众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正确看待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坚决拥护改革,积极投身改革,才保证了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

四是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以国有企业工人为代表的中国工人具有强烈的开拓意识、创新意识和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以及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勤于学习、善于实践,积极掌握新知识、努力增强新技能,主动应对各种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凸显了工人阶级与时俱进的阶级秉性。例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广大中国工人立足本职、争创一流,积极参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火热实践,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铸就了丰功伟绩,涌现出许振超、李斌、包起帆、王洪军、徐虎、窦铁成等代表人物。

国有企业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

红色是党旗、国旗、军旗的颜色,代表了信仰、忠诚、责任和担当。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来坚守、建设和弘扬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国有企业中的教化作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广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具有十分重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一,思想引领功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它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理想;体现了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革命精神;体现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体现了共产党人爱党爱国爱民、不怕牺牲、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它是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是建设社會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深远的教育价值及导向意义。在国有企业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导向作用,以此引导企业广大党员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其二,精神激励功能。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特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正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源。国有企业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实现广大党员的精神归宿与人生信仰的重建,使红色文化中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献身精神等成为激励企业党员奋力前行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柱。

其三,行为规范功能。近年来,由于受全球化、消费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不断显现,且容易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极易诱发人们的道德失范和行为失范。而红色文化所张扬的对正义、崇高、理想、信念的向往和追求,既契合了当下大众心灵深处的渴望,也增强了民众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实现对广大党员思想、道德和行为的重塑与规范。特别是红色文化中所强调的规矩意识、纪律要求,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内部的制度、纪律和作风建设,有利于企业党员遵法守纪、照章办事的意识养成,从而不断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国有企业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

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国企精神,以此凝聚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丰富和创新教育的形式内容,是确保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

第一,要围绕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不动摇。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要切实担当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个重要力量”的职责和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因此,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始终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不动摇,积极引导广大党员传承发扬国有企业的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使广大党员增强知党恩报党恩的深厚情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要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不放松。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因此,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不放松,认真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中国梦宣传教育和党的宗旨使命教育,不断增强理论武装、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坚定、增强广大党员“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的自觉性。

第三,要围绕服务生产经营这个原则不偏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因此,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紧密结合国有企业实际,以传承红色精神、推动企业发展为目的,教育广大党员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企业战略定位和目标措施上来,爱岗敬业、拼搏奉献,努力做好生产经营工作,为企业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第四,要围绕方法手段创新这个关键不懈怠。新时代新形势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方法手段创新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要坚持把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加强党的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将红色教育基地作为接受红色洗礼的重要平台,特别是要积极应用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进行“互联网+红色教育”,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唱响正气歌、激发正能量,由此团结凝聚广大党员为企业改革发展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法学博士、教授、资深企业文化专家,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办副主任)(责任编辑:疏 影)

猜你喜欢

广大党员党史红色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红色在哪里?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