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国企全面从严治党及其模式研究

2021-06-24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文明 2021年5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党组织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部署,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

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在“全面”。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全面”,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内容实现全覆盖。具体来说,囊括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包括思想层面、组织层面、作风层面、反腐倡廉层面和制度层面等领域的建设。其二是主体实现全覆盖。也就是说,在涉及管党治党的主体界定上,除了各级党组织之外,还包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组织的负责人。因此,“全面”凸显了从严治党全覆盖特点,体现了治党内容的完整性、治党本领的全面性。总的来说,全面从严治党需要体现全面性,换言之,“全面”是基础,只有体现全面性,从严治党的意义与价值才能获得真正体现。

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严”。“严”的核心思想就是真管、敢管、长管。国家治理有赖于对党的治理,治党一定要严格。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管党治党必须严格。这也赋予了“严”字新的含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严治党,一是要严格思想教育;二是要严格纪律规矩;三是要严格管理监督。

全面从严治党的要害在“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治”。只有关键主体的责任落实了,才能实现严格之“治”、认真之“治”、及时之“治”,才能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一是要明确并逐渐完善“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二是要设立并完善“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三是要加强完善“不想腐”的自律机制。

全面从严治党对国有企业的实践价值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国有企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新修订的党章明确了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能够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准确实施。而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是国有企业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国有企业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就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党的领导融入到企业管治的各个环节,落实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积淀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从严治党,有利于从思想认识统一、规章制度完善、生产经营守规、人才队伍活力等方面积淀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全面从严治党“112”模式

“112”模式是新时代中国一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总体实践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重”)党委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思路、一个规划、两个体系”的党建工作总框架,开创了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有效筑牢了“根”和“魂”,推动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一个思路”是指着力创建符合企业实际的、能更好“发挥两个作用、坚持三个保证、开展五创工程、建立五大体系、实现一个目标”的“23551”党建工作总体思路。其中“2”是指不断坚持和更好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和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中“3”是指坚持党建工作为企业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组织保证和监督保证。其中前一个“5”是指,在各级组织中扎实开展创新、创业、创造、创优、创效工程;后一个“5”是指建立完善党建工作指标、责任、跟踪、评价、考核五大体系。其中“1”是指通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为做强做优做大中国一重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个规划”是指全面立体化制定覆盖政治、思想、干部、组织、作风、纪律、制度七大建设的党建工作总体规划。

“两个体系”是指构建“三基石、四支柱、一横梁、一顶层”的党建保障体系和“指标、责任、跟踪、评价、考核”党建闭环管理体系。所谓党建保障体系是指着力构建以制度为横梁,以政治为顶层,以纽带、创新、干部、人才为立柱,以组织、廉洁、思想為基石的综合性保障体系。所谓党建闭环管理体系是指由指标体系、责任体系、跟踪体系、评价体系、考核体系而组成的立体管理体系。中国一重严格按照党委制定的党建工作总体框架,全力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纵深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112”模式的实践路径

始终坚持思想从严

一是高度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贯彻工作。中国一重不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实现对集团255个党组织、424个班组、3 883名党员、8 010名职工无死角、全覆盖,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支部、进班组、进头脑,确保了集中宣讲、专题研讨、集中轮训、领导干部讲党课、学习宣传“五个全覆盖”,并在直属党组织中组建了15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课题组,总结提炼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十二个工作方法论”。

二是坚持不懈推动思想大解放,以思想之“变”引领行为之“变”、以行为之“变”撬动发展之“变”。中国一重坚持问题导向,在集团职能部门、各分子公司、事业部、中心及制造厂和班组等各个层级,累计开展180余场次、近9 000人次参与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查找出11个方面226个问题,不断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

三是扎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三省重要讲话及视察中国一重时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一重,中国一重第一时间召开党委常委会、党委常委扩大会议暨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一重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三省重要讲话及视察中国一重重要指示精神 加快推进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了10个方面、80条具体措施,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优先序,进一步压实了责任,并就重点任务进行“挂表督战”,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始终坚持作风从严

一是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国一重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抓苗头、抓小微、抓经常、抓始终,从领导干部和党员严格抓起,要求他们既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又牢记谨慎用权、严守底线的要求,当好改变作风的先行者。

二是立行立改、快速转“变”。中国一重打破了沿用几十年的“工厂制”管理模式,确立了以营销为龙头的经营新机制,实行每天7:30早间运营调度会制度,把市场的信息反馈到生产系统中,做到“小事不过班,大事不过天”,第一时间解决产品质量和交货期问题,由“坐商”向“行商”转变。

三是“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现实。中国一重彻底改变“一重就是重、谁也拱不动”的传统观念,在干部职工中灌输“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和“努力到无能为力、奋斗到感动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教育干部职工坚持从不会干中找出路、从不能干中找对策、从不想干中找担当。

始终坚持基础从严

一是建好基本组织,筑牢堡垒厚壁。中国一重坚决贯彻落实“四同步”“四对接”原则,不仅在集团层面保留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办公室等党务机构,还在二级单位全部设立党群工作部;不断强化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坚持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在独立法人单位、职能中心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行政负责人“一肩挑”,在党员数较多的单位配备专职副书记,并全面推进企业党建工作要求进入集团章程工作;探索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基层党建,开展“1+6”基层党支部建设工程;广泛创建“党员活动室”,设立党员创新工作室,并与劳模创新工作室紧密联合。截至目前已完成基层创新课题210项,累计创效4.54亿元。

二是建强基本队伍,凝聚先锋力量。中国一重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定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从“细”界定责任主体、从“全”明确责任内容、从“实”确立责任清单、从“严”兑现责任结果,切实解决好党建责任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构建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工作明责、述责、评责、考责、问责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党务人员全员系统培训;实施党员“滴灌式”跟踪培养,建立党员积分制量化管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先锋岗“2个平台”创优作用,建立压担子、挂职、轮岗“3种类别”锻炼方式,创建营销、技术、管理、技能“4条通道”发展路径,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

三是健全基本制度,扎密规矩“篱笆”。中国一重坚持以制度抓党建、以制度促党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突出问题导向推进党建制度建设,打出了一套制度建设“组合拳”,并构建了中国一重党建“1+N”制度体系,为提高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

始终坚持治干从严

一是坚持政治要求上从严。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字标准严格要求党员干部,使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推动企业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干部管理上从严。以从严治干引领三项制度改革,通过坚持党委对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大胆引进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的方式,率先在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的领域,放手让企业董事会打开、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基础上,大力开展市场化选聘,推行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责任与权利,建立了自律、他律相结合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和强激励、硬约束相结合的动态化激励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用市场化方式建立起企业与各类职工的契约化关系,用科学理念为优秀企业职工搭建起更高更好的发展平台与人生舞台。

三是在干部治理上从严。中国一重从各级班子和干部入手,加大了治理干部“庸懒散漫”“乱作为、慢作为、不作为”力度,畅通干部“下”的渠道,干得好就奖励、干不好就调整,倒逼各级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履职尽责。另外,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构建容错纠错机制,不仅使干部做到干净用权,而且又增添了大家敢闯敢试、敢作敢为的信心,使干部“甩开膀子”投入企业全面振兴发展之中。

始终坚持监督从严

一方面,全力加强党内监督。中国一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层层推进签约背书,由党委书记分别与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共同与直属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责任书》,并督促直属党组织逐级签约背书,推动压力责任层层传导。同时,坚定不移正风肃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认真开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四不”作风问题。

另一方面,创新拓宽党外监督渠道。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坚持把党内监督、内外部审计监督、法律监督、职工代表监督、舆论监督等相结合,实现监察、纪检、审计、财务等部门联动,达到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防患于未然,不断巩固党在中国一重改革发展事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全面从严治党“112”模式取得的成效

党兴则企业兴、党强则企业强。中国一重通过“112”党建工作总框架的实施,有力推动了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从经济指标看, 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39.3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利润总额3.08亿元,同比增长184.1%。2019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面超越历史最好发展水平。从党建成效看,企业党的建设质量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实施目标化党建,实现“软”指标变“硬”杠杠。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建责任中,进一步细化党建责任,把目标分解为共性目标、個性目标、创新目标3类,并建立刚性管用的党建考核机制,确保各级党组织既重“经济账”,又重“党建账”,其考核指标既保证实现党建的规定动作,又与完成的经济指标密不可分。

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实施标准化党建,实现“粗”功“细”做。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建考核中,对党建的每一项重点工作的目标、任务、进度等要素尽可能做到量化、数据化和标准化,督促下级党组织工作标准看齐上级党组织工作标准,使党建工作层层细化、硬化,可追溯、可考核,做到“评有标准、干有目标”,以“标准化”夯实党建根基。

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实施项目化党建,实现“虚”功“实”做。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建过程中,借鉴生产管理理念,遵循“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任务责任化、责任目标具体化”原则,细化创建目标、具体措施、活动载体、时间步骤、预期目标等,以项目化方式全程管控党建任务,使党建工作从“活动化”向“项目化”转变。

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实施效益化党建,实现“隐”绩“显”化。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建效果中,以提高企业效益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动生产经营任务完成为目标,利用“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融入市场开拓、技术研发、预算编制等工作,坚持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重点攻关有党员,坚持保证生产经营任务组织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使党的政治优势和企业的市场化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确保党建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抓手、见效益,使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更紧密、推动工作更有效,服务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本文系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2019年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主要执笔人:高文超)

编者心语

中国一重的研究成果紧紧围绕新时代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及其治理模式这一重大课题,从科学内涵到国企实践再到实践模式三个层面展开研究。第一层面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第二层面为全面从严治党对国有企业的实践价值: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国有企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有利于国有企业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有利于积淀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第三层面为新时代中国一重全面从严治党“112”模式及实践:中国一重党委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思路、一个规划、两个体系”的全面从严治党总框架,在实践路径上始终坚持思想从严、基础从严、治干从严、监督从严。从党建和经营成效看,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中国一重目标化党建实现“软”指标变“硬”杠杠,标准化党建实现“粗”功“细”做,项目化党建实现“虚”功“实”做,效益化党建实现“隐”绩“显”化,全面从严治党“112”模式有力引领和推动了企业生产经营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党组织国有企业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清华党组织公开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